- 年份
- 2024(7119)
- 2023(10351)
- 2022(9071)
- 2021(8839)
- 2020(7166)
- 2019(16900)
- 2018(16922)
- 2017(31601)
- 2016(17989)
- 2015(20430)
- 2014(20564)
- 2013(19751)
- 2012(17935)
- 2011(16033)
- 2010(15917)
- 2009(13672)
- 2008(13009)
- 2007(10920)
- 2006(9330)
- 2005(7970)
- 学科
- 济(60623)
- 经济(60549)
- 管理(47369)
- 业(43100)
- 企(36495)
- 企业(36495)
- 方法(29895)
- 数学(25673)
- 数学方法(25339)
- 中国(19226)
- 农(16609)
- 理论(14575)
- 财(14484)
- 学(14086)
- 业经(14004)
- 地方(13009)
- 教育(12780)
- 技术(11748)
- 农业(11082)
- 和(11017)
- 教学(10742)
- 贸(10212)
- 贸易(10204)
- 环境(9917)
- 易(9889)
- 制(9810)
- 务(9464)
- 财务(9407)
- 财务管理(9393)
- 划(9003)
- 机构
- 学院(236446)
- 大学(233450)
- 管理(94036)
- 济(82870)
- 理学(82171)
- 理学院(81226)
- 经济(80674)
- 管理学(79712)
- 管理学院(79305)
- 研究(74926)
- 中国(52194)
- 京(50007)
- 科学(47984)
- 财(36866)
- 所(36851)
- 范(35339)
- 业大(35151)
- 师范(35046)
- 农(34280)
- 江(34262)
- 中心(34147)
- 研究所(33863)
- 技术(32474)
- 北京(31787)
- 财经(30081)
- 州(28412)
- 师范大学(28176)
- 院(27660)
- 经(27375)
- 职业(27163)
- 基金
- 项目(167195)
- 科学(131161)
- 研究(128771)
- 基金(117012)
- 家(100482)
- 国家(99548)
- 科学基金(85703)
- 社会(75674)
- 社会科(71377)
- 社会科学(71359)
- 省(67703)
- 教育(64004)
- 基金项目(63088)
- 划(57444)
- 编号(56341)
- 自然(55879)
- 自然科(54526)
- 自然科学(54516)
- 自然科学基金(53495)
- 资助(47763)
- 成果(45169)
- 课题(40281)
- 重点(37799)
- 部(37011)
- 发(35579)
- 创(35227)
- 项目编号(34261)
- 年(33406)
- 创新(32516)
- 教育部(32161)
- 期刊
- 济(87393)
- 经济(87393)
- 研究(66932)
- 中国(48479)
- 教育(46320)
- 学报(35330)
- 管理(33746)
- 科学(32667)
- 农(30583)
- 技术(28351)
- 大学(26903)
- 财(26292)
- 学学(24761)
- 农业(22156)
- 职业(17800)
- 融(15579)
- 金融(15579)
- 图书(15520)
- 业经(14712)
- 财经(13456)
- 经济研究(13049)
- 技术教育(12410)
- 职业技术(12410)
- 职业技术教育(12410)
- 理论(12196)
- 坛(11879)
- 论坛(11879)
- 科技(11745)
- 实践(11565)
- 践(11565)
共检索到335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华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类型衔接不畅的问题,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出发,以"学习立交桥"搭建为切入点,选取加拿大萨省理工学院在构建"学习立交桥"方面的实践探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学院搭建学习立交桥的逻辑起点、具体途径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对我国构建学习立交桥3方面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立交桥"构建的关键是对学习者先前学习经历的认证与评估,通过认证,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教育机构间、教育机构与社会行业、企业、学习与学习者工作、生活经验间的衔接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学习者的自由流动。
关键词:
学习立交桥 实践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傅璇卿
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已经成为全球终身教育发展关注的重心,终身学习立交桥在国际上称为"资历框架",在香港称为"资历架构"。香港的资历框架发展经过六年的研究、尝试和评估,于2008年通过立法正式推行。本文基于香港的案例分析,着重描述和分析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七大任务,包括:资历框架的机构合作和立法;建立资历框架的级别和统一能力标准;建立学术和职业资历的质量保证及评审机制;建立基于行业的资历级别能力标准;遵循成效为本的课程建设原理;建立过往资历认可的机制;以及实现学分的积累和转换。作者希望,在我国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中,香港的经验能够供同仁分享。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互相衔接和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全社会人士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阶梯,是全球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心和目标。然而,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基于国际上20多年来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资历框架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的需求、方法以及途径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我国建立学分银行面临的困惑进行剖析。作者提出,我国需要建立国家层面的统一的资历框架,制定统一的各级资历的标准和要求,推广和应用成效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统一的质量保证机制和评审制度,确立先前经验认可的统一标准和评价方法,尤其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建立政府支持的、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系统认可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袁松鹤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中撰文并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了我国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应解决的四个关键问题。终身学习"立交桥"是类似于城市"交通系统"的系列终身学习制度。学分、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学分转换与积累的标准与框架、质量保证是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目前,国际上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仇学南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给高等职业学院发展带来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促进区城经济发展和江西高等职业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由省政府主导,搭建"立交桥",建立协调机制,制定相关制度,联合培养院校试点,取得经验后在省内全面推广。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汤书波 陈梅艳 张宁 周紫艳 李志平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教育"体系"和"门户"的隔阂造成教育领域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不和谐局面,筑起教育沟通和互认的藩篱。开放教育承担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的使命,教育立交桥是完成该使命的必由之路,而学习成果互认是架构教育立交桥的关键环节。本文论证了开放教育解决教育沟通和互认问题的可行性,整理和分析了我国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的典型实践案例,总结出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纵向衔接的成功经验和横向沟通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分银行的开放教育立交桥架构模式,以期实现教育成果无障碍互认,教育体系和教育形式无缝衔接的教育理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子云 蒋国平
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是加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体系之间沟通与衔接的重要模式。了解职业教育升学现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探析,寻求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的良策,以消除教育壁垒,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学历和学位层次高移的深造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为职业教育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升学立交桥 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蔚
在城乡一体化、三农问题、农村现代化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搭建农村职业教育终身学习平台,需要国家教育体制机制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变革,从职业教育终身化视角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使农村劳动者能够适应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莫志明
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战略,也是国家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法律和政策保障不健全、发展路径受限、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职业教育整体上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中先进的立交桥发展模式,探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在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促进职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立交桥模式 德国 人才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翟跃阳 黄彬越 刘颖 陆吉玺 全伟
匀场线圈是量子传感器中的关键部件,在原子磁强计实验中,线圈产生的磁场用于抵消剩余磁场,使磁强计在接近零磁的均匀磁场下工作,实现超高灵敏磁场测量。实验室搭建了支持匀场线圈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测试验证的工程实践平台。平台以线圈磁场分布物理模型为基础,支持利用程序算法优化线圈结构参数,设计加工并测试线圈常数和均匀度指标。学生通过平台完成理论建模和工程实验,加强了对线圈磁场原理的理解,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锻炼了数学思维,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翟跃阳 黄彬越 刘颖 陆吉玺 全伟
匀场线圈是量子传感器中的关键部件,在原子磁强计实验中,线圈产生的磁场用于抵消剩余磁场,使磁强计在接近零磁的均匀磁场下工作,实现超高灵敏磁场测量。实验室搭建了支持匀场线圈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测试验证的工程实践平台。平台以线圈磁场分布物理模型为基础,支持利用程序算法优化线圈结构参数,设计加工并测试线圈常数和均匀度指标。学生通过平台完成理论建模和工程实验,加强了对线圈磁场原理的理解,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锻炼了数学思维,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宇航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新课改的推行,历史作为学生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其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应局限于理论层面,应作出适当调整,搭建理论与实践之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张汉林编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育:追寻什么及如何可能》一书,是一本立足历史教育实际,关注历史理论教育与实践的专业书籍。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系统讲述了历史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敬枫蓉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广大学生明确提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汤永杰 赵明宪
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多年来,吉林农业大学坚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服务“三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育人活动直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中。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突出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开发,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远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是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制订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衔接和沟通的国家资历框架写进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然而,要建立完善的国家资历框架,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尤其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存在尚不完善的瓶颈。本文旨在描述和分析国外资历框架中以工作为本学习为主要模式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我国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迫切性,分析建立资历框架中面临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系列的障碍。第二部分描述国外资历框架中主要采用工作为本学习的职业教育系列和继续教育系列,包括工作为本的中学教育到工作为本的研究生层次教育。第三部分以英国为例,阐述资历框架中工作为本学习的研究生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