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7)
2023(9560)
2022(8133)
2021(7770)
2020(6497)
2019(14892)
2018(14478)
2017(27748)
2016(14896)
2015(16871)
2014(16294)
2013(15192)
2012(13804)
2011(12144)
2010(11754)
2009(9817)
2008(8910)
2007(7300)
2006(5848)
2005(4766)
作者
(37308)
(31225)
(31191)
(29737)
(19759)
(15066)
(14118)
(12437)
(12315)
(10897)
(10769)
(10536)
(9803)
(9702)
(9573)
(9367)
(9364)
(9342)
(9113)
(8930)
(7591)
(7532)
(7477)
(7232)
(7054)
(7006)
(6804)
(6721)
(6127)
(6096)
学科
(52807)
经济(52755)
管理(40212)
(38011)
(30961)
企业(30961)
方法(28221)
数学(25637)
数学方法(25266)
中国(16904)
(15555)
(14519)
业经(11212)
农业(10280)
技术(9655)
地方(9651)
(9577)
(9452)
财务(9417)
财务管理(9400)
理论(9363)
(9266)
贸易(9257)
(9216)
(9018)
企业财务(8962)
(7731)
环境(7710)
(7299)
银行(7289)
机构
学院(188187)
大学(184769)
管理(76246)
(74623)
经济(73142)
理学(67175)
理学院(66503)
管理学(65199)
管理学院(64850)
研究(57035)
中国(42364)
(36638)
科学(34091)
(34046)
中心(29300)
财经(28017)
(27611)
业大(27305)
(27302)
(26166)
(25892)
(25808)
师范(25616)
研究所(24124)
技术(23511)
经济学(23114)
北京(21848)
(21775)
(21309)
财经大学(21286)
基金
项目(140095)
科学(113242)
研究(105152)
基金(102958)
(89295)
国家(88530)
科学基金(77848)
社会(66986)
社会科(63485)
社会科学(63472)
(55365)
基金项目(55127)
教育(52506)
自然(50816)
自然科(49721)
自然科学(49710)
自然科学基金(48807)
(47488)
编号(43710)
资助(41011)
成果(32568)
重点(32360)
(32254)
(30405)
课题(30332)
(30035)
教育部(28534)
创新(27998)
国家社会(27808)
科研(27658)
期刊
(71301)
经济(71301)
研究(48671)
中国(35759)
教育(27868)
管理(27148)
(26067)
学报(25896)
科学(25170)
技术(23348)
(23021)
大学(21006)
学学(19711)
农业(15658)
(14588)
金融(14588)
职业(13487)
财经(13071)
业经(12760)
经济研究(11403)
(11212)
技术教育(9781)
职业技术(9781)
职业技术教育(9781)
问题(9594)
统计(8821)
(8753)
论坛(8753)
图书(8714)
理论(8703)
共检索到262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红  丁允乔  曹静  
基于407份企业员工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个体职业锚的分布特征及单一职业锚个体(N=292)所属职业锚与当前工作特征的匹配状况。结果表明:生活锚个体的工作特征与个体职业锚总体不匹配率为78.72%,呈现了职业选择与真实需求的背离状态;创造创业锚、挑战锚个体职业选择出现了"次优匹配"居多的状况;其它锚型则呈现"右侧次优匹配"选择度大于"左侧次优匹配"选择度的特点;以期为基于职业锚的职业选择与生涯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移风  程燕婉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具有雇佣单位特色的烙印。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长期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具有雇佣单位特色的烙印。著名的管理学家莫尼卡·希金斯把职业烙印定义为一个人在某家公司工作时获得和形成的一套特定的能力、行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霍丽芳  吴真  
为了了解中职生职业锚及其与人格类型的匹配水平,从而为职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某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模具和电子三个代表性专业194名学生为被试,采用职业锚问卷和MBTI人格类型量表进行了测试与调查。结果发现:(1)中职生的主导锚型是安全型,随后为创造型和管理型。(2)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中职生职业锚类型的人数百分比差异显著。男女生的主导锚型都是安全型,但女生安全型的人数百分比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创造型的人数百分比显著高于女生;一年级挑战型的人数百分比显著高于二年级。(3)在职业锚与人格类型的匹配水平上,12.9%中职生完全不匹配,75.8%中职生处于部分匹配水平,11.3%中职生完全匹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美强  
能力是衡量学习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与职业相匹配的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与职业相匹配的能力结构模型揭示了"知识""技能""能力"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通用能力、跨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就业能力构成了与职业相匹配的高职学生四大能力子系统。构建与职业匹配的高职学生能力系统及结构,对改进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更新学生学习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毅  王立明  刘钾  周馨茹  
人脸作为相貌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简历筛选和面试等诸多环节,对于印象形成和特质推断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人职匹配的关键信息来源。笔者基于社会感知理论、个性推断理论和职业匹配理论,构建了应聘者面部特征通过个性推断影响职业匹配效应的概念模型,整合主观评价与物理测量两种方式对应聘者的面部特征进行抽取,并通过一系列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印证了对应聘者面部特征的社会感知直接影响其职业匹配的效应机理,证明了应聘者具体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脸部轮廓等)与职业类别(律师和销售员)间的匹配关系,揭示了基于面部特征对应聘者的个性推断在此过程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招聘理论和人才特质理论等进行有益的补充和拓展,丰富了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在现实中可以为招聘者和应聘者双方树立正确的相貌观和实现提升人职匹配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挚  黄娟  
理论界与实务界一般认为 ,财务风险与收益是成正相关的 ,即风险越大 ,收益越高。然而 ,在实践中 ,常常出现收益与风险不匹配 ,甚至相背离的现象。基于此 ,笔者从财务风险与收益的诱惑效应、平衡效应、约束效应出发 ,探讨财务风险与收益不相适应的原因 ,并指出财务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应具备的条件 ,以期对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存  
针对“一对多”车货匹配问题,分析了目前车货匹配信息平台中存在的车货信息不对称和不能实时进行车货匹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深度特征选择模型的车货匹配算法,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模型,在输入层之前加上一层特征选择层,以增强重要因素的影响力,减少无关因素的影响,达到提高匹配正确度的目的。最后将其与传统的基于半马尔科夫的车货匹配算法在匹配准确度和匹配时间效率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特征选择的车货匹配算法在匹配准确度和匹配效率上,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半马尔科夫的车货匹配算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原  
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主要体现在数量结构和质量素质两方面。基于2001~2014年中国职业教育的经验评估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培养规模不足、专业和地区结构偏离等问题,职业人才质量与精细化、层次化、通识化、集约化和国际化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此,未来的职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层次衔接完整、专业分科、地区分布协调的培养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满足人才培养精细化和通识化的双向要求;提升培养方式的产业融合性,发挥"现代学徒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扩大高端职业人才规模,构建国际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翁清雄  卞泽娟  
本文借助人与环境匹配理论、组织支持理论和工作动机理论,阐明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职业指导、职业支持)通过P-O(人与组织的价值观)匹配和P-J(人与岗位的能力要求)匹配促进员工职业成长的机制。本研究采取三波次时跨一年的问卷调查,收集了364个有效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指导和职业支持均对P-O匹配和P-J匹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O匹配和P-J匹配对职业成长的三个维度(职业目标进展、职业能力发展、组织回报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成长的关系中起显著中介作用;在控制匹配的作用后,职业指导仍对职业目标进展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职业支持对职业能力发展、组织回报增长也具有直接的正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慧娟  龙立荣  
以华中及华南地区22家企业1000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比较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需要-供给匹配与要求-能力匹配影响工作满意度时的相对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等方法对收集的83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效应最大,价值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力匹配对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作用,从而揭示了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优势效应。研究结果有效拓展了中国背景下的个人-组织匹配研究,并为企业开展有效的匹配管理提供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学磊  薛河儒  周艳青  
针对点云配准算法易受噪声、体外孤点以及采样率影响的问题,采用形状指数关键点检测方法、最近邻距离比法和迭代最近点算法,基于三维点云对羊体点云配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协方差矩阵特征描述子能对形状指数方法检测的关键点进行描述;2)基于特征匹配的配准方法能对不同视角的羊体点云进行配准,最大均方根误差为0.024 1;3)对于含有噪声、体外孤点或较低采样率的不同类型的羊体点云模型,配准的最大均方根误差为0.023 8。试验证明基于特征匹配的配准方法能准确地对羊体点云进行配准,并且不受噪声、体外孤点以及采样率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建奇  张抗私  
职业不匹配是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未得到既有文献的深入考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O*NET工作内容分析数据构造多维技能错配变量表征职业不匹配程度,研究职业不匹配对劳动者之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职业不匹配通过抑制劳动者接受在职培训、获取绩效工资、获得职位晋升与签订劳动合同的机会,导致其遭遇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后果在女性、大学生和年长者群体中更为严重,并且难以通过职业转换来缓解。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平均职业匹配程度每降低1个标准差,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扩大19%~29%。政府主导的公共就业服务可以提高职业匹配程度,缓解职业不匹配带来的不平等后果。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匹配程度的提升是中国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与“共同富裕”两大政策目标的重要依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泽敏  
个性类型与职业匹配主要是研究不同的个性类型与职业环境类型之间的关系,该理论最早由霍兰德提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个性—职业匹配模型提出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但是对该模型本身的一些内在机制却鲜有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阐述了个性类型和职业环境类型的划分及衡量,并探讨了个性与职业匹配程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健  马士斌  
来自全国五个省市区的524份样本显示:(1)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员工的个人兴趣与职业匹配程度很低,反映出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2)不同所有制、不同学历员工对兴趣与职业匹配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员工对此感知差异亦有一定显著性,不同性别员工感知无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凯  
性格与职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度决定事业的成功与否。本文论述了关于性格的理论,阐述了实现个人性格与职业匹配的方法,提出了培养和塑造良好性格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