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5)
2023(16166)
2022(13844)
2021(13355)
2020(10683)
2019(24537)
2018(24693)
2017(46190)
2016(25981)
2015(29617)
2014(29491)
2013(28066)
2012(25429)
2011(23172)
2010(23404)
2009(21100)
2008(20143)
2007(17900)
2006(15835)
2005(13649)
作者
(70005)
(58407)
(58111)
(55130)
(36747)
(27973)
(26190)
(22878)
(22289)
(20793)
(19761)
(19469)
(18263)
(18085)
(17759)
(17745)
(17734)
(17144)
(16603)
(16565)
(14616)
(14538)
(14014)
(13466)
(13238)
(13144)
(13009)
(12951)
(11764)
(11515)
学科
(93679)
经济(93569)
(69812)
管理(64664)
(49018)
企业(49018)
(48933)
方法(39036)
数学(32938)
农业(32660)
数学方法(32487)
中国(30170)
业经(25927)
教育(25129)
(21919)
(21849)
理论(21438)
地方(19362)
(18035)
(16344)
贸易(16336)
技术(16292)
(15906)
(15878)
(14393)
环境(14109)
(14072)
教学(13787)
(13700)
银行(13660)
机构
学院(353785)
大学(351242)
管理(135034)
(132055)
经济(128889)
理学(117746)
研究(117300)
理学院(116407)
管理学(114278)
管理学院(113623)
中国(82624)
(75230)
科学(72787)
(69131)
(58239)
(57855)
(56191)
业大(56070)
师范(55829)
中心(53419)
农业(52921)
研究所(52810)
(52686)
北京(47511)
财经(46964)
师范大学(44851)
(42830)
教育(42646)
(42624)
技术(41900)
基金
项目(240776)
科学(189927)
研究(187272)
基金(169518)
(145832)
国家(144362)
科学基金(123613)
社会(114421)
社会科(107631)
社会科学(107606)
(97268)
教育(91871)
基金项目(89870)
(81804)
编号(81712)
自然(77431)
自然科(75542)
自然科学(75529)
自然科学基金(74135)
成果(67915)
资助(67867)
课题(57783)
重点(54711)
(54185)
(53245)
(50647)
项目编号(48037)
(47898)
教育部(46884)
创新(46789)
期刊
(148968)
经济(148968)
研究(108490)
中国(76794)
教育(73037)
(70304)
学报(53971)
科学(49570)
农业(47965)
管理(44799)
大学(42640)
(42005)
学学(38870)
技术(35233)
业经(30236)
(28290)
金融(28290)
(22588)
财经(21791)
经济研究(21335)
职业(20354)
问题(20103)
(18646)
图书(18194)
(17822)
科技(16507)
理论(15721)
现代(15493)
技术经济(15479)
(15232)
共检索到518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立  施必林  
当今社会正处于动态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凸显增强个体灵活性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性。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职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知识技能,以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新型职业农民在职业初始期以获取专业基础性知识为目标,在职业成长期以获取专业管理知识为目标,在职业成熟期以获取专业创新知识为目标。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画像,为甄别对象提供基础;根据职业阶段适应性需求,提供针对性学习内容;根据针对性学习内容,选择有效的培训方法;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选择培训实施者和机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平  
在精准扶贫中科技扶贫作为重要一部分,其可以有效推动贫困地区稳步有序发展,可以帮助贫困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其具备较强的优越性。所以,在精准扶贫视角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扶贫科学技术氛围,而且还可以创新和完善扶贫融资途径。但实事求是的讲,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浅谈了精准扶贫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路径,以供借鉴和学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兰海涛  李月  屠明将  
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功能定位,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四个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优化路径:明确功能定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顶层设计;调整结构布局,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整体效益;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推进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转型升级;优化教育培训设计,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兆明  郑爱翔  刘轩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158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调研,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需求侧角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识强但主动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培训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还不完善、教育培训主体培育积极性高但教学资源和培训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仍需优化等主要瓶颈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与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激励并举机制,完善分类分层分模块的多样化培训内容体系,创新适应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等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凌  何君  
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例,其农民教育法制建设注重实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通过立法确保农民教育顺利开展并提供专项政策支持,有利于扶持农民教育和职业农民发育。与之相对,中国在利用法制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还很滞后,需要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权益,完善各级立法,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和专项扶持政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水玲  
调查发现,在年龄、文化程度、经营规模三个维度上,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实用技术、绿色农业安全知识的需求基本一致;在系统农业实用技术层次的基础上提高至相当于大学教育水平,在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田间地头,借助实物演示与多媒体,以实地观摩的方式接受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对教育培训层次、场所、教学媒体与方式的普遍需要。在三个维度上,新型职业农民对教育培训类型、层次、教育措施和场所的需求亦存在一些差异。综合考量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要在目标、类型、层次、措施和场所要素上进行优化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丽  王海丽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搭建多维度、多层次跨界特色农民创新创业培训合作平台。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绩效评价模型,科学客观地反映培训效果和质量,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培训内容。设计"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路径,探索适合聊城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的新路子,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聊城市乃至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容皋  
省级政府大力支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对农村职业学校进行布局结构调整,责任重大;农村职业技术培训政府支持、任务艰巨,重点突出、方向明确、管理完善、机制畅通;面对新形式,要及时进行机构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压缩传统农业专业,改革课程内容,开展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应该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完善绿色证书与农技资格证书制度,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推进与农业技术有关的资格证书制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正华  
"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关键,"三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是难点。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理论认为:教育将在信息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培育和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后继有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当前,随着城乡统筹、"缩差共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大批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由于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要素——劳动力的再分配,在农村出现了一种"少壮打工去,种禾叟与姑"的现象,他们年龄老化、观念落后、技能单一,与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农业对人才要求大相径庭,未来"谁来种地",已成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徐朝晖  
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宝贵的政策经验。这些政策经验彰显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亮点和特色。总结和分析这些政策经验,对推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深入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万顺  
为了妥善解决"谁来种田"、"如何种田"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中央决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分析查找传统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基础,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思路,以便给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海亮  
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智能农业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逐步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教育培训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的重要途径,必须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农民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杨仕元  蓝定香  
本文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调研数据,分析培训供求差异及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次数、培训地点、培训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踪的供求差异较大;学历、政治面貌、人均年收入,培训的内容差异、师资差异、跟踪差异及三者的交互项对培训效果影响显著。为此,应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优化培训师资队伍、强化培训跟踪机制、健全培训管理体系,以提高培训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留守农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形成的特殊群体。我国留守农民呈现了以老弱妇孺为主体,就业以农业为主,缺乏心理安全等综合性特征。留守农民人力资本不足,缺乏职业培训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设计,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必须研究留守农民需求,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建立具有公益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俊  刘亚奇  
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接轨的产物,科技创新必将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科技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质。本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构成进行了具体构成要素分析,且阐述在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当做到精准厘清培训需求、严格遴选培训对象、多元构建培训组织、多样性创新培训方式、分阶段设定培训内容、分层次组合培训师资、多渠道获取培训经费、科学化开展培训考核,以期精准化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