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7)
- 2023(5499)
- 2022(4663)
- 2021(4478)
- 2020(3794)
- 2019(8590)
- 2018(8077)
- 2017(14381)
- 2016(9441)
- 2015(11323)
- 2014(11656)
- 2013(10192)
- 2012(9346)
- 2011(8398)
- 2010(8640)
- 2009(6702)
- 2008(6495)
- 2007(5881)
- 2006(4816)
- 2005(4372)
- 学科
- 济(21157)
- 经济(21129)
- 管理(19442)
- 业(18828)
- 企(14966)
- 企业(14966)
- 中国(13763)
- 教育(11166)
- 教学(11144)
- 方法(11084)
- 理论(10563)
- 数学(9791)
- 数学方法(9541)
- 技术(7821)
- 学法(7410)
- 教学法(7410)
- 学理(6381)
- 学理论(6381)
- 财(6352)
- 农(6331)
- 银(5744)
- 制(5737)
- 银行(5728)
- 行(5428)
- 学(5422)
- 学校(5388)
- 融(4695)
- 金融(4695)
- 业经(4677)
- 务(4383)
- 机构
- 学院(118395)
- 大学(109122)
- 研究(38407)
- 济(36041)
- 经济(34940)
- 管理(34750)
- 理学(30097)
- 理学院(29609)
- 管理学(28656)
- 管理学院(28440)
- 职业(25416)
- 技术(25296)
- 科学(24180)
- 中国(24001)
- 京(23388)
- 范(21248)
- 师范(21028)
- 教育(20774)
- 所(20320)
- 江(19761)
- 农(19050)
- 研究所(18621)
- 职业技术(18147)
- 财(18016)
- 技术学院(17582)
- 业大(16898)
- 中心(16790)
- 师范大学(16267)
- 州(15673)
- 农业(15058)
- 基金
- 项目(78157)
- 研究(64289)
- 科学(61296)
- 基金(50119)
- 家(43238)
- 国家(42720)
- 教育(40078)
- 科学基金(35904)
- 省(35589)
- 社会(34815)
- 社会科(32704)
- 社会科学(32698)
- 划(30295)
- 编号(30247)
- 基金项目(26107)
- 课题(25363)
- 成果(24821)
- 自然(22711)
- 年(22371)
- 自然科(22259)
- 自然科学(22252)
- 自然科学基金(21855)
- 资助(21039)
- 重点(19511)
- 性(18966)
- 规划(18464)
- 部(18371)
- 创(17528)
- 项目编号(17218)
- 发(16897)
共检索到175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林 彭后生
在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历史时期,行业性高职院校由单一主体办学向"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协作办学"的双主体方向迈进。行业性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受到了行业内用人单位的高度关注。行业性高职院校在服务领域的针对性与稳定性方面有着的天然优势,本文基于课程取向视角,以课程与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结合行业性高职院校的特色,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订、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考核评价4个方面描述了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特别注重的一种课程取向,即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的课程取向。
关键词:
行业性 高职院校 课程建设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倪焕敏
行业性高职院校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本文分析了行业性高职院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根据行业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现状,提出建立科学的就业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创品牌显特色,获得优势资源的聚焦;引企业深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链等加强行业性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旨在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而行(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
行业性高职院校 就业能力 学生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静华
选择行业性高职院校这一对象,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以社团的发展过程为主线,分析了这一类院校中专业型社团的特点及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优化专业型社团管理,组建就业服务类机构;加强社团活动指导,凸显行业要素;创新社团活动模式和"浸"入能力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依托企业学院建立专业型社团的新模式,挖掘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途径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
行业性高职院校 专业型社团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良 刘燕 孙静华
近年来,就业导向、能力发展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最强音,结合行业性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发展的特殊要求,专业建设过程中更加需要侧重的是学生就业岗位的针对性,注重的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能力的发展,包括岗位晋升的能力以及领域内转岗的能力。本文根据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还没有切实将学生的就业能力融入专业建设全过程这一现状,结合能力发展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契合点,从专业建设的目标、过程以及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可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行业性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静华 刘燕 黄志良
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的概念,涉及的问题很多,需要高等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全面参与。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及行业性高职院校特点,行业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各个利益相关者明确自身的责任,并以此为基点,多方协作,共建育能机制。
关键词:
行业性高职院校 就业能力 利益相关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束梅玲
职业院校就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IT类学生职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针对高职院校IT类学生就业能力综合测试数据,分析就业能力纵纬度因素与横纬度因素,构建IT类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从而廓清了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给出了将IT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方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就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IT学生 就业能力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良 刘燕 孙静华
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过程。行业与学校分别作为产品的"买方"与"卖方",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鉴于此,论文以行业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行业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扮演着"能力标准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人才培养过程的督导者、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检验者、深度校企合作的推动者、职业院校的相关服务者"等五大角色,并从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能力评价机制的建设四个方面探讨行业将怎样参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学生毕业走向职业岗位的零对接。
关键词:
行业 就业能力 角色 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亚纯 李美娜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逻辑起点。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把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培养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审视其内部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发现存在诸多现实生态病理,如生态理念模糊、生态结构失衡、生态系统阻滞等。鉴于此,文章提出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培养路径。一致性适应:筑牢“四大堡垒”,培养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互补性适应:突出“数字技术”,从“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转型。系统性适应:拓宽“时空逻辑”,工匠精神培养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适应性 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如深化高职教育就业体系改革,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就业指导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开发和提升,关系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在厘清就业能力内涵和构成要素基础上,突出适应性在就业能力中的核心价值,分析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从政府承担责任、学校坚守本分,企业勇于担当,学生自觉自愿等角度深入探析开发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以期形成合力,达到提升高职生职业适应性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生 就业能力 职业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如秒 任宗强
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与学生能力结构的矛盾将更突出、学生职业发展诉求对职业教育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两方面挑战。对此,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需要从供给侧进行三大转变: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向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发展导向,从以技能教学为核心转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从面授教学方式转向人机协同的数字化学习方式。构建以职业适应性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确立以人为本、以职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智能制造特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学习平台、以数字化情景方式强化创新能力。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职业教育 职业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童隆
新时期,注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其首要的教学任务,德育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了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此,提出德育应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应注重专业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将德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育 职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蕾 孙尧
文章从职业转换能力的概念构成及当前毕业生职业转换能力缺失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转换的基本规律,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
职业转换能力 就业能力 能力培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娄季春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首先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紧迫性;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构成要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 竞争力 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霞珍 许玉柏
本文探讨了关键能力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关键能力的主要内容及其培养现状,提出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引入关键能力的概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关键能力 就业指导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