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9)
- 2023(14476)
- 2022(12341)
- 2021(11575)
- 2020(9791)
- 2019(22110)
- 2018(21856)
- 2017(41569)
- 2016(22956)
- 2015(25913)
- 2014(25299)
- 2013(24635)
- 2012(22397)
- 2011(19907)
- 2010(19859)
- 2009(18083)
- 2008(17878)
- 2007(15550)
- 2006(13635)
- 2005(12042)
- 学科
- 济(87987)
- 经济(87879)
- 业(87706)
- 企(86551)
- 企业(86551)
- 管理(82600)
- 方法(41139)
- 数学(31664)
- 数学方法(31300)
- 财(29371)
- 业经(27835)
- 中国(24492)
- 务(22506)
- 财务(22441)
- 财务管理(22421)
- 技术(21938)
- 企业财务(21294)
- 理论(20172)
- 农(19874)
- 和(17760)
- 制(17059)
- 划(16506)
- 地方(16458)
- 学(16294)
- 贸(15171)
- 贸易(15160)
- 易(14740)
- 策(14681)
- 技术管理(14307)
- 农业(13455)
- 机构
- 学院(314451)
- 大学(310787)
- 管理(131853)
- 济(121677)
- 经济(118979)
- 理学(113914)
- 理学院(112736)
- 管理学(111063)
- 管理学院(110468)
- 研究(96491)
- 中国(72120)
- 京(65639)
- 科学(58293)
- 财(57394)
- 江(46958)
- 所(46778)
- 财经(45917)
- 中心(43632)
- 业大(43011)
- 研究所(42316)
- 经(41671)
- 北京(41356)
- 范(41205)
- 师范(40884)
- 农(40821)
- 州(37826)
- 技术(36520)
- 商学(35744)
- 院(35721)
- 商学院(35381)
- 基金
- 项目(213195)
- 科学(170244)
- 研究(161873)
- 基金(153863)
- 家(131624)
- 国家(130361)
- 科学基金(114653)
- 社会(101239)
- 社会科(95868)
- 社会科学(95844)
- 省(85461)
- 基金项目(82076)
- 教育(76556)
- 自然(73948)
- 自然科(72298)
- 自然科学(72283)
- 划(71073)
- 自然科学基金(71036)
- 编号(67594)
- 资助(61960)
- 成果(53621)
- 创(49054)
- 重点(47099)
- 课题(46940)
- 部(46884)
- 发(45096)
- 创新(44832)
- 项目编号(42780)
- 教育部(41154)
- 人文(40473)
- 期刊
- 济(134384)
- 经济(134384)
- 研究(90394)
- 中国(62573)
- 管理(54431)
- 财(47487)
- 教育(44622)
- 学报(43188)
- 科学(41957)
- 农(35476)
- 技术(34521)
- 大学(33483)
- 学学(31266)
- 农业(24861)
- 融(24207)
- 金融(24207)
- 业经(22895)
- 财经(22648)
- 经济研究(20625)
- 经(19363)
- 技术经济(17244)
- 问题(16539)
- 科技(16537)
- 图书(16407)
- 职业(16113)
- 现代(15233)
- 财会(15077)
- 理论(15073)
- 业(14987)
- 坛(14285)
共检索到461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影
校企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在需求。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重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和教材创新、实训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创新。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制约因素,需要政府重视与支持,校企双方也要强化责任观念,建立保障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包进
校企协同机制应当是以合作方利益的一致性、目标的共同性为基础,将各自的优势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实现全方位、全程化的协作,共同推动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的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柴蕾
校企协同创新团队是校企合作办学的升华,校企协同创新团队能否真正实现和展现其活力创新作用,从根本上讲还是靠人才和机制。人才是校企协同创新的关键构成要素,而机制是提高校企协同创新团队发挥作用的助推器。目前不少校企协同创新团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制约因素,产生了"闲置"问题,要通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团队新模式,以推进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关键词:
校企 协同创新 团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惠平
处于"四化"同步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高职教育,其可持续发展,要以内涵建设与"下移"发展并行为基本战略——即"以创新质量换取发展空间"和"以生存空间换取发展空间"为政策取向,以"县校合作"为基本路径,以"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为核心内容和突破口,来实现研究和实践的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爱华
本文将协同创新理念引入校企合作中,为校企双方提供全新的合作思路。指出了协同创新理念下校企合作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并从目标协同、组织协同、体制协同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协同创新理念下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提出了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 办学机制 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文彬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其越来越得到政府、社会及高职院校的注重。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升级,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经过实践的尝试与理论的整合,逐渐形成了校企协同创新理念,其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时代要求、文化认同存在内在契合,为校企协同创新理念指导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能。在现实状态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认识误区、导向不明、运行机制不畅、内在动力不足等问题,成为了制约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瓶颈。重新确立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目标定位,校企共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完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关键词:
校企协同创新 高职学生 创业能力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莹 洪林
本文从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入手,着重强调了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在阐释当前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不足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人才培养导向的校企协同创新开展策略。
关键词:
校企协同创新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南 鲁丽军 何梦娇
为了探析企业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间协同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大数据分析能力、协同创新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三者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217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大数据有形资源、人力资源、无形资源三个维度,其中,大数据有形资源对人力资源、无形资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协同创新能力、协同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通过大数据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对协同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影响。大数据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均通过协同创新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协同创新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霄红 王自勤 孙玺慧
实现现代职教体系中的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的贯通,不仅涉及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关系到中职教育的发展与应用本科的转型。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类专业为例,以校企协同创新为手段,构建了中职与高职专科贯通及中职与高职本科贯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贯通的现代物流职教体系。
关键词:
物流职教体系 校企协同 创新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曾照烨
"协同创新"是实现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的重要方法,是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以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介绍该校发展校企协同创新的实现模式、成效及实现校企协同创新的基本经验,为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和经验指导。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职 教育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菊霞 任君庆 彭振博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重要论述为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教育校企协同创新治理提供了政策基础与现实依据。高职教育校企协同创新实践中呈现出校企主体功能效益差异、管理权力运行向度单一、利益平衡机制缺失等问题表征,实际上是由于协同创新价值认同缺失、权力分配失衡、利益共享不均衡等治理不足所致。外溢性的公共价值达成、异质性的多元主体协同及柔性的网络化秩序建立共同构成了高职教育校企协同创新治理的逻辑。结合实践案例分析,校企协同创新治理现代化应通过建立“产科教”融合的治理价值理念、保障协同创新治理主体话语权、建立协同创新治理机制、构建基于自组织的协同创新场域等路径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卢允之 杨海生
随着技术结构日益复杂,协同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融资约束和创新能力会抑制企业协同研发的研究假说。据此,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问卷数据中关于中国企业的样本对以上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融资约束越宽松、创新能力越弱时,其协同研发的意愿及支出均相对越高,其中创新能力的负面作用来自于企业专有能力的不足。此外本文还发现,企业在面临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时,融资约束对自身研发、协同研发的抑制效应会更明显。据此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完善金融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卢允之 杨海生
随着技术结构日益复杂,协同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融资约束和创新能力会抑制企业协同研发的研究假说。据此,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问卷数据中关于中国企业的样本对以上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融资约束越宽松、创新能力越弱时,其协同研发的意愿及支出均相对越高,其中创新能力的负面作用来自于企业专有能力的不足。此外本文还发现,企业在面临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时,融资约束对自身研发、协同研发的抑制效应会更明显。据此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纵向合作来促进企业参与协同创新,从而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