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203.118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8)
2023(9779)
2022(8278)
2021(7828)
2020(6413)
2019(14702)
2018(14701)
2017(27088)
2016(15182)
2015(17282)
2014(17062)
2013(15721)
2012(13810)
2011(12362)
2010(12583)
2009(11194)
2008(10580)
2007(9333)
2006(7841)
2005(6874)
作者
(38503)
(31788)
(31487)
(30316)
(20187)
(15315)
(14550)
(12333)
(12154)
(11575)
(10914)
(10674)
(10165)
(9885)
(9871)
(9772)
(9612)
(9479)
(9460)
(8982)
(7939)
(7770)
(7693)
(7404)
(7336)
(7159)
(7126)
(7025)
(6495)
(6319)
学科
(48859)
经济(48808)
管理(41257)
(37678)
(32670)
企业(32670)
方法(23658)
数学(20330)
数学方法(19727)
中国(17128)
(14680)
理论(14043)
(12718)
业经(12316)
教学(10878)
教育(10708)
技术(10046)
(9561)
农业(9372)
(9355)
贸易(9348)
(9314)
(9100)
(8414)
地方(8403)
财务(8362)
财务管理(8335)
(8108)
(7849)
银行(7834)
机构
学院(195972)
大学(188150)
管理(72632)
(68406)
经济(66553)
理学(62605)
理学院(61957)
管理学(60328)
管理学院(59989)
研究(57348)
中国(42182)
(38792)
科学(35287)
(32877)
(30880)
(28911)
师范(28643)
技术(28501)
(27924)
中心(27409)
(26801)
业大(26772)
职业(26325)
财经(26003)
(25088)
研究所(25053)
北京(24168)
(23499)
师范大学(22029)
教育(21448)
基金
项目(129495)
科学(102309)
研究(101654)
基金(88954)
(75947)
国家(75232)
科学基金(65432)
社会(60344)
社会科(57025)
社会科学(57012)
(54763)
教育(52955)
基金项目(45940)
编号(45898)
(45577)
自然(41611)
自然科(40710)
自然科学(40703)
自然科学基金(39909)
资助(36822)
成果(36521)
课题(33316)
重点(30027)
(28809)
(28435)
(28106)
(28030)
项目编号(27692)
创新(26191)
规划(26191)
期刊
(76431)
经济(76431)
研究(53792)
中国(44272)
教育(41990)
管理(28178)
(26944)
学报(26217)
技术(25861)
(25039)
科学(24195)
大学(20650)
学学(18940)
职业(17781)
农业(17267)
业经(15422)
(14678)
金融(14678)
经济研究(12398)
技术教育(12087)
职业技术(12087)
职业技术教育(12087)
财经(12052)
(10776)
论坛(10776)
图书(10724)
(10446)
统计(9646)
(9287)
商业(9277)
共检索到28756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坦英  俞双燕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全科医生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应在国家全科医生制度指导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文章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为例,探讨全科医生职业能力视角下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为医学院校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嘉俊  饶素华  
速录行业是一个对个人素质要求很高的行业,今天的速录教育决定了明天的速录队伍。只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岗位要求的速录人才。我们应当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速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职业针对性又有岗位适应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速录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速录人才培养的现状,对"素质平台,能力为主"的速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彩平  
基于科研能力视角的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是指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将科研的意识、思维和能力渗透到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不仅仅体现在毕业论文研究阶段,更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在导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科研积极性,通过参加科研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运用会计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会计人才的方式有很多,从科研能力视角提高会计人才的综合能力是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迎春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数据驱动学习理论、输入假设及模式,探讨了建立在语料库基础上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的几种实现形式,强调了输入强化在发展语用能力过程中的作用。针对目前的课堂语用教学模式的缺陷,作者建议充分利用语料库资源创建微型文本语料库用于课堂中的二语语用教学,并对该模式下的语用教学在具体实施层面提出了可行的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正华  
本文在分析我国技术市场现状,特别是技术经纪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职业技术经纪人的三种基本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裴晓敏  张增常  
以完备心理品质评价体系为指导,对"行商"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从行商视角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构建了集智商、情商、行商于一体的创新型人才评价和集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为一体的完备素质教育结构,对高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海兰  邢伟平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客观上要求会计国际化,使我国的会计规范和实务都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并与国际接轨。这就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高素质会计人才,而会计国际化必然要求会计教育国际化与之相适应。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作为培养会计人才最直接的方式,是实现会计教育国际化的阵地。但目前的会计专业教学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青  
针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改善合作培养模式突出能力培养的一些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鹏  吴书安  李松良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到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现代学徒制框架下需变学校招生为校企联合招生,从国家、地方和实施三个层面建立组织架构,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师团队和实训条件,并建立多元评价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真华  
我国的教育需要创新,会计教育更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大大地提高,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外,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高职高专作为培养会计后备军的摇篮,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要加强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分析高职高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模式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构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会珍  
图书情报教育要持续发展,必须把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纳入培养环节。提出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目标、选拔方式、培养机制、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论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运良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保险人才需求结构性变化,而保险职业教育是我国保险业破除人才需求瓶颈的有效途径。为了完善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构建以保险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善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以"双师"结构为标准的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建玲  
该文以IT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了代工企业内迁背景下西南地区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管理的创新。首先,对西南地区IT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西南地区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晓伟  
以往,高职英语只是属于一般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并没有和职业技能充分融合起来,学生考试及格就能完成英语学科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无法与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充分结合。因此,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要让高职英语与职业教育充分融合,促使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加文  陈胜祥  
近十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有观点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专业设置未与市场需求接轨等等,因而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作大力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然而,理论与现实的逻辑均表明,要求一事物适应另一事物的发展,必须以另一事物是健康发展的为前提。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现象。据此,若只是片面地在高等教育身上查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势必会误导高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