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0)
2023(10631)
2022(8355)
2021(7399)
2020(6053)
2019(13598)
2018(13081)
2017(23940)
2016(13914)
2015(16484)
2014(16671)
2013(15000)
2012(13268)
2011(11783)
2010(12239)
2009(10765)
2008(9391)
2007(8378)
2006(7515)
2005(6973)
作者
(37112)
(30340)
(30083)
(29059)
(19091)
(14546)
(14016)
(11944)
(11681)
(11040)
(10472)
(10340)
(9625)
(9566)
(9558)
(9537)
(9407)
(9033)
(9019)
(8550)
(7998)
(7630)
(7394)
(7136)
(7063)
(6877)
(6791)
(6783)
(6294)
(6157)
学科
(45380)
经济(45342)
(34253)
管理(33126)
(27533)
企业(27533)
中国(26558)
(25286)
金融(25286)
(22822)
银行(22790)
(22137)
方法(17434)
(15784)
数学(15372)
数学方法(15108)
业经(13331)
理论(12990)
地方(12691)
(12407)
(12254)
教育(11822)
中国金融(11054)
农业(11031)
教学(10636)
技术(10010)
(8691)
财务(8657)
财务管理(8644)
(8596)
机构
学院(182717)
大学(172025)
(66847)
经济(65118)
管理(60382)
研究(59529)
理学(51729)
理学院(51107)
管理学(49785)
管理学院(49503)
中国(48156)
(36149)
科学(35735)
(31288)
(31262)
技术(30008)
(29798)
(29572)
中心(29221)
职业(28645)
(27460)
师范(27168)
研究所(27164)
业大(26580)
财经(24941)
农业(24411)
(24115)
(22652)
北京(22573)
教育(21872)
基金
项目(120872)
研究(96164)
科学(95606)
基金(81835)
(70348)
国家(69607)
科学基金(59574)
社会(57540)
社会科(54487)
社会科学(54471)
(53476)
教育(51510)
(43959)
基金项目(42994)
编号(42909)
自然(36194)
自然科(35422)
自然科学(35414)
自然科学基金(34774)
成果(34287)
课题(33418)
资助(32856)
重点(29145)
(28600)
(28129)
(26928)
(26493)
规划(25713)
项目编号(24871)
创新(24680)
期刊
(70795)
经济(70795)
研究(52586)
中国(48269)
教育(45972)
(30677)
金融(30677)
(29316)
学报(26998)
技术(24821)
(23672)
科学(23643)
管理(22402)
职业(21378)
大学(21324)
学学(19786)
农业(19403)
技术教育(14226)
职业技术(14226)
职业技术教育(14226)
财经(12377)
业经(11972)
(11469)
论坛(11469)
经济研究(11386)
(10719)
(10533)
问题(9198)
(8206)
科技(7641)
共检索到279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雪平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文章提出要实施职业能力目标导向下"双融合、多元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其方向是确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双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方参与、多维载体"的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实时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目标评价与反馈机制;其途径是加强顶层设计、多主体协作育人、丰富育人载体、完善评价机制,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靖国华  
行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环境适应能力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不丰富。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十分必要和紧迫,必须以职业目标为基础,明确德育课程目标;以职业内涵为抓手,优化德育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为导向,丰富课程教学方法;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拓展校企协同德育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骏  
文章分析了职业胜任力导向下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阐述了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矩阵的具体构建及象限分析,进而从基础课程实训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实训体系、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和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系统建设,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应从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校内基地和行企基地四个角度进行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建设,以促进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应晓清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高职院校而言,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问题。重新界定职业素养的概念,理清当前影响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因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专业教学,培育具有企业文化特质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荣红  
高职院校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在促进个人更好发展的同时,推动学校良性运转,最终满足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理想模糊、职业能力不足、缺乏团队精神,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受阻,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工作的主线,构建"三课堂"联动教学,实施"双学分制"考核,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科  李震雷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构建职业素养培养的机制,寻求职业素养的策略和方法,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金凤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创、证、赛"相融合的模式,就是将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实施"课证融通"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仲崇霞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高职学生要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除了要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但目前,高职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转变"专业技能至上"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其将来能够维持和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文晴  匡瑛  
"众创"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并产生了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具有"以完整项目为载体,强调项目的创新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强调指导的差异性"的特征。在未来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应改革"双创"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双创"合作、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以及打造"双创"校园文化方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亚琦  
职业素养对于高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职学校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一些学校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很多高职学生也未能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营造职业素养培育真实环境,建立实现职业素养持续养成的评价制度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小钊  袁德栋  
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文章首先论述了就业导向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几个突出的问题:偏重职业技能,忽视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培育;缺乏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方式。然后指出了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理念:准确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转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理念;对接市场需求,精准把握高等教育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就业导向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多管齐下,多方位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自我管理,主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此外,建议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考核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武  
职业素养问题是导致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通过对高职职业素养培养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培养现状,并探索了如何改进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提出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通过第二课题激发学生职业素养,并加强培养校园企业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霞红  
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社会各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不足,探讨在校企文化融合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重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其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素质训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国明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主要由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品性、职业道德等要素构成。根据企业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认同状况和用人需求,应将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从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入手,做到全范围、全过程和全员培养。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职业资格考试、学生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功能,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晖  饶勤武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成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新形势下"90后"高职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又有着自我中心主义较强,缺乏团队意识,功利主义明显等特点,造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如何提升"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使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与创业十分重要。文章从职业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90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学校、学生自身、企业三个层面对"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缺失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构建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政府、媒体为辅助的"三位一体"提升"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