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5)
2023(5798)
2022(4818)
2021(4591)
2020(3745)
2019(8289)
2018(8002)
2017(14889)
2016(8498)
2015(9350)
2014(9421)
2013(8889)
2012(8266)
2011(7370)
2010(7215)
2009(5959)
2008(5828)
2007(5113)
2006(4110)
2005(3711)
作者
(22173)
(18589)
(18379)
(17685)
(11853)
(9073)
(8451)
(7218)
(7091)
(6797)
(6466)
(6350)
(5910)
(5903)
(5893)
(5730)
(5697)
(5605)
(5381)
(5211)
(4605)
(4585)
(4445)
(4321)
(4282)
(4216)
(4169)
(4094)
(3790)
(3786)
学科
(31804)
经济(31776)
管理(21970)
(21278)
(16000)
企业(16000)
方法(13132)
数学(11580)
数学方法(11439)
中国(11001)
(10967)
(8831)
收入(7993)
农业(6434)
理论(6374)
技术(6311)
(6294)
业经(5714)
(5399)
地产(5306)
(5306)
房地(5306)
房地产(5306)
(4878)
财务(4863)
财务管理(4851)
(4838)
教育(4831)
银行(4830)
企业财务(4681)
机构
学院(111140)
大学(107314)
(42347)
经济(41400)
管理(38756)
研究(37711)
理学(33725)
理学院(33310)
管理学(32595)
管理学院(32392)
中国(25861)
科学(22931)
(21999)
(20836)
(19212)
(18123)
研究所(17612)
中心(16814)
财经(16794)
(16680)
(16569)
师范(16388)
业大(16230)
技术(15879)
(15475)
职业(14466)
农业(14187)
(13944)
经济学(13674)
北京(13605)
基金
项目(77148)
科学(61860)
研究(58174)
基金(55346)
(48702)
国家(48228)
科学基金(41073)
社会(36206)
社会科(34322)
社会科学(34312)
(31118)
教育(30584)
基金项目(29076)
(27014)
自然(26378)
自然科(25850)
自然科学(25842)
自然科学基金(25378)
编号(24178)
资助(22364)
成果(18594)
课题(18434)
重点(18173)
(18045)
(16871)
(16656)
(16417)
教育部(15869)
(15484)
创新(15287)
期刊
(44127)
经济(44127)
研究(29994)
中国(23669)
教育(21642)
学报(17954)
(16246)
(16107)
科学(16025)
技术(14213)
管理(13759)
大学(13739)
学学(13098)
职业(11587)
农业(11188)
(9545)
金融(9545)
技术教育(8474)
职业技术(8474)
职业技术教育(8474)
财经(8396)
经济研究(7678)
(7289)
业经(6995)
(6246)
论坛(6246)
(5762)
问题(5558)
(5242)
科技(4809)
共检索到160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应千伟  罗党论  
根据王小鲁(2010)①的测算,中国居民的隐性收入约占GDP的30%。虽然学界对于隐性收入规模大小尚存在争议,但不少学者基本认同官方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低估了真实的居民收入。如果说居民的隐性收入的确大量存在,那么在不同职业间,隐性收入的差异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遗憾的是由于数据的限制,如何用实证证据验证不同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孙峻  李红波  
借鉴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确定家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的基础上,运用剩余收入法测度了2003-2008年武汉市七种不同类型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剩余收入法测度结果能反映出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具体差距,显示出武汉市中等偏下收入及以下收入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并且收入越低住房承受能力问题越突出,结果比传统比率法更具有说服力。而比率法测度显示中等偏上户及以下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扩大了存在住房承受能力问题的家庭范围。运用剩余收入法可以定量地测度各类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大小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住房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础资源,对其公平配置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构建住房承受能力测度方法-修正的住房承受能力指数的基础上,以武汉市调查样本数据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住房配置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发现住房承受能力水平仍然是影响住房配置公平性的重要标志,住房承受能力越高,对住房制度改革满意程度越高,认为公平的家庭也越多;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主要家庭成员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集体等单位工作,对住房制度改革的满意程度较高;现有住房面积大、个人规模适中的家庭对住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力群  刘鹏田  
本文作者分析了人们一直使用的“房价收入比”指标背后所隐藏的假设条件。指出在房价收入比外,还要考虑地区房价差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民族习惯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因素。文章提出住房价格承受能力问题终究是一个人们的主观判断的问题。因而最好把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的数据来与人们的主观判断相对照,以求达到较客观的认识。但在这些涵盖诸因素的数据没有得到以前,要衡量关于居民房价承受能力,比较好的做法只能是调查人们对房价的主观判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海涛  顾东芳  蒋云赟  任若恩  
该文利用代际核算体系来分析我国2014-2050年的全口径公共养老金体系收支情况,结果显示,在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自2031年开始,公共养老金体系出现收支缺口;若考虑财政补贴,收支缺口将从2033年开始出现。两种情况下估算的2014年公共养老金体系隐性负债分别相当于当年GDP的28.25%、7.77%,各年基金收支缺口将分别引致相当于2014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2.09%和1.74%的额外支出。该文还模拟了主要参数不同假设下的情形,发现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生育率、折现率均与基金隐性负债呈反向变动,其中折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庆禄  
为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实现经济转型,2012年我国开始了渐进式的营改增试点工作。即将推行的银行业营改增政策,会对商业银行的税负水平产生重大影响,银行是否能够承受营改增带来的税收负担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构建一个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财政当局与商业银行关于税收支付率的影响能力及其影响效果进行估计,借以度量国内商业银行的税收承受能力。本研究力求对政府谨慎稳妥、分步推进的营改增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敬东  
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当中,政府需要为每个家庭自食其力地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创造基本条件,同时,政府应当向那些尚不能自食其力的家庭提供帮助.这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在制定住房政策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据此,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住房支出占家庭收入的可承受的比例——则是判定哪些家庭需要得到政府帮助以及应得到多少帮助的尺度或衡量标准.一般而言,政府只向无力按市场价格购、租住房的家庭提供帮助,而且政府提供帮助的限度只限于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与市场房租、房价的差额,就是说,接受政府帮助的家庭仍需要拿出自己收入的可承受的份额支付房租或房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廖俊平  应千伟  罗党论  
本文运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自2009年11月中旬开展的为期3个月的"限价房购房需求调查"数据,研究了居民的住房承受能力问题。研究发现:除了工资收入、住房福利和预期未来收入能显著提高住房承受能力外,居民的职业背景也会影响居民的住房承受能力。具体而言,在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等公有部门工作的居民的住房承受能力要高于在民营、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居民,其可能的原因是前者拥有更多的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同时还发现,居民教育程度,工作年限以及父母亲属对首付的支持也对住房承受能力有显著的正面作用,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居民住房承受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目前正在酝酿的住房制度和居民收入分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健  
随着南昌现代花园城市建设的展开,新建住宅小区鳞次栉比,成为南昌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许多市民都有了“临渊慕鱼”之感。目前房地产业已成为南昌市场的热点,住房也成为了百姓热切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本市300户居民开展了居民住房现状及购买承受力的调查。 一、居民购房需求大而承受力弱 1、居民住房现状不理想、购房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建初  马巾英  
一方面我们要求加快和深化改革,一方面财政年年吃紧,这就涉及到一个财政对改革的承受能力问题。我们已经进行的价格、工资、信贷等一系列改革,使我们认识到要使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充分估量财政承受能力,否则就不能保证经济稳定持久地发展,也不能保证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永秀  杨丽芳  徐欣  王跃锦  
本文首先提出了用户电价承受能力的概念,总结出用户电价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其次,建立了各类电力用户承受能力分析模型。最后,应用上述模型,对某省各类用户的电价承受能力做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对该省各类用户的电价承受能力水平的分析,对未来销售电价的调整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志永  童淑惠  
地区失业承受能力的理论分析西南交通大学贾志永,童淑惠经过一段曲折的认识过程之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失业这一问题,大多数人已达成共识。进人九十年代以后,面对我国劳动供给增长较快的态势,我们在就业问题上似乎面临着一种两难选择:一方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朝鲜  
一、评价承受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 我国理论界对承受能力的测度,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承受能力由人们的态度来反映。一般而言,人们在心理上还不太适应突然的或大幅度的物价调整,而缓慢、渐进的物价变动不大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大而物价补偿又明显不足时,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是极低的,由此往往表现为对价格改革和价格上涨的担心和恐慌。测度这种心态的指标有二:人们对物价改革是否赞成;人们对当前物价是否满意。赞成(或反对)、满意(或不满意)的人数比重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淑芬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中的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天津市城市居民购房承受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结论为房地产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住房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海燕  
近几年中国的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已是共识,建国初我们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只有0.2左右,是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面对目前高达0.41或是更高(衡最尺度问题)情况。过大的差距是否造成对中国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学术界对此也产生了更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