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
2023(1234)
2022(1131)
2021(1146)
2020(929)
2019(2366)
2018(2299)
2017(4414)
2016(2564)
2015(3192)
2014(3012)
2013(2794)
2012(2502)
2011(2153)
2010(1988)
2009(1417)
2008(1254)
2007(982)
2006(792)
2005(624)
作者
(5960)
(4867)
(4847)
(4485)
(3074)
(2415)
(2297)
(1959)
(1957)
(1807)
(1758)
(1651)
(1563)
(1506)
(1481)
(1468)
(1450)
(1429)
(1403)
(1402)
(1261)
(1195)
(1185)
(1161)
(1141)
(1132)
(1075)
(1049)
(1044)
(1026)
学科
(6306)
经济(6301)
管理(4567)
(3759)
教学(3351)
理论(2853)
地方(2790)
(2638)
企业(2638)
学法(2557)
教学法(2557)
(2383)
学理(2327)
学理论(2327)
方法(1936)
农业(1721)
数学(1715)
数学方法(1689)
教育(1615)
中国(1537)
技术(1493)
业经(1457)
(1445)
贸易(1444)
(1377)
研究(1311)
环境(1239)
(1179)
地方经济(1114)
电子(1088)
机构
学院(29215)
大学(25805)
管理(9680)
理学(8246)
理学院(8121)
研究(7977)
管理学(7909)
管理学院(7849)
(7664)
经济(7346)
职业(6094)
(6028)
技术(5904)
科学(5709)
中国(5500)
(4995)
师范(4964)
(4806)
(4647)
业大(4605)
技术学院(4386)
职业技术(4368)
中心(4056)
(3978)
师范大学(3848)
农业(3683)
(3641)
北京(3431)
研究所(3375)
教育(3275)
基金
项目(20766)
研究(17600)
科学(15500)
基金(12434)
(10525)
国家(10397)
(10295)
教育(9486)
科学基金(8901)
编号(8723)
社会(8512)
(8002)
社会科(7944)
社会科学(7943)
基金项目(7265)
课题(6565)
成果(6460)
(5973)
自然(5948)
自然科(5758)
自然科学(5758)
自然科学基金(5622)
(4944)
资助(4737)
规划(4720)
重点(4707)
项目编号(4610)
(4602)
(4338)
创新(4227)
期刊
(8817)
经济(8817)
教育(8197)
研究(7569)
中国(6889)
技术(5102)
(4101)
职业(4012)
学报(3317)
科学(3239)
技术教育(3106)
职业技术(3106)
职业技术教育(3106)
农业(2990)
(2695)
管理(2663)
大学(2552)
学学(2223)
资源(2129)
(2099)
图书(2042)
(1990)
论坛(1990)
业经(1876)
(1848)
城市(1455)
财会(1400)
现代(1373)
职教(1347)
科技(1300)
共检索到40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王富荣  马乔林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高职与本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和衔接是关键。本着学科立体、生态发展的理念,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3+2)专业以课程体系的衔接为出发点,突出职业性、整体性、合作性和实时性,采取倒三角形课程衔接结构,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制和学分一贯及互通的转阶段考核制度,构建出一套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季本山  
随着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推进以及试点专业的开设,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职与本科院校要从制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着手,明确课程体系衔接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研究重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等,构建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丽华  吉顺莉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是江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本文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与南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分段培养项目为例,通过对项目开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原则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与举措,为同类项目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燕  
通过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工作需求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目前国航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性和实用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方面给出了相应对策。并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志勇  
立足漳州和闽南金三角,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港口物流和闽台经贸为重点,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着力点落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上。通过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实施强化实践性教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建设具有"教、学、做"特色,体现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教学资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国泉  余晓红  王雷  
课程内容的衔接是"3+4"分段培养模式衔接的基础问题。针对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方式和学生认知能力存在的差异,探讨了"3+4"分段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体系衔接的理念、思路、程序和方法。并以苏州科技大学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3+4"分段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仓储管理》为例,采用内容解构与体系重构的思路进行系统性的衔接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雍君  邓举青  
专本沟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以课程衔接为着力点构建专本贯通的培养体系,将实现职业教育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手段等多个方面实现顺畅沟通与紧密衔接。通过推动专、本院校教师合作组建协同培养共同体,构建校企协同创新项目化实训体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现代化专本衔接课程与教学资源,确保专、本课程衔接工作得到落实。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亚琦  王永富  
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满足物流行业人才多样化需求,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应构建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入手,剖析了当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点,并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其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红  曾文良  马炎坤  王景智  
从高职到本科的课程体系衔接是贯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分析目前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发现,实现一体化高本衔接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处理好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适度设置、课程重复以及课程体系分别承载的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课程衔接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课程结构从"应用模式"向"建构模式"的转变,在职业教育同一体系下,完成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承载的两个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莹雪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实施计划以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宇  杜文汉  陈磊  熊超  袁洪春  
课程衔接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实现有效贯通的关键所在。文章就常州工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3+2"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衔接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立足实际培养实践过程进行教学改革,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用人单位就业市场需要的课程衔接建设思路,并就培养目标的定位、衔接式课程模块设计、主干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环节衔接等方面具体方案进行介绍。同时就各模块的衔接、主干课程建设、教师教学等方面提出继续改进与完善的措施,并对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出策略和对策。通过分析讨论,对发展适应当前产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静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解决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的课程衔接思路,构建了"二层次、三类型、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在垂直(继续性)与水平(整合性)的衔接,以达到培养"应用特色+本科底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济群  
在深入学习中高职教育衔接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与中职学校共同探索"2+3"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制、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抓好衔接,确保"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慧娟  
分析会计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不同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课程衔接的起点,模块化、体系化是设计课程衔接的关键,合理的教学模式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课程衔接效果的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建民  
本文认为应从人才需求调研和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设计营销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的"三个课堂"有机融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