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0)
2023(13472)
2022(11388)
2021(10579)
2020(9087)
2019(21275)
2018(21105)
2017(39361)
2016(22255)
2015(25971)
2014(26361)
2013(25403)
2012(23676)
2011(21422)
2010(22370)
2009(20546)
2008(19926)
2007(18388)
2006(15890)
2005(14395)
作者
(65782)
(54750)
(54519)
(52187)
(34627)
(26437)
(25130)
(21329)
(20782)
(20096)
(18700)
(18620)
(17575)
(17275)
(17195)
(17171)
(17119)
(16179)
(16088)
(15727)
(14015)
(13715)
(13576)
(12506)
(12465)
(12464)
(12316)
(12276)
(11367)
(11132)
学科
(84112)
经济(84031)
管理(57259)
(56536)
(46199)
企业(46199)
方法(41875)
数学(37258)
数学方法(36517)
中国(30805)
(27879)
金融(27876)
(26156)
银行(26100)
(25164)
(23989)
(22452)
理论(19916)
(18813)
(18497)
业经(18414)
地方(17676)
农业(16040)
(15809)
贸易(15796)
(15330)
教学(15320)
(14979)
财务(14926)
财务管理(14881)
机构
学院(318671)
大学(315148)
(119411)
经济(116438)
管理(113609)
研究(104568)
理学(97385)
理学院(96182)
管理学(93759)
管理学院(93194)
中国(82731)
(67045)
科学(66927)
(57190)
(56646)
(55062)
(50973)
中心(50392)
研究所(50108)
业大(49441)
(45445)
农业(45278)
财经(45053)
师范(44903)
北京(42305)
技术(41108)
(41093)
(40574)
经济学(37046)
(36954)
基金
项目(205542)
科学(158877)
研究(151214)
基金(143273)
(125020)
国家(123918)
科学基金(104649)
社会(89625)
社会科(84820)
社会科学(84790)
(84538)
教育(76119)
基金项目(75140)
(71043)
自然(68426)
自然科(66894)
自然科学(66872)
自然科学基金(65668)
编号(64886)
资助(60870)
成果(53681)
重点(47811)
课题(47367)
(45141)
(44332)
(42998)
创新(40053)
科研(39459)
大学(39177)
项目编号(38614)
期刊
(129402)
经济(129402)
研究(90858)
中国(70072)
教育(53948)
学报(52905)
(51469)
科学(45899)
(45500)
管理(40488)
(39848)
金融(39848)
大学(39726)
学学(36996)
技术(35603)
农业(34050)
财经(22365)
业经(21351)
经济研究(20475)
职业(19832)
(19190)
(18589)
问题(16712)
统计(16681)
(16369)
图书(15889)
技术经济(15536)
(15125)
论坛(15125)
(14927)
共检索到480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树沙  
文章在分析职业素养内涵、外延以及属性的基础上,从狭义的职业素养角度提出了职业素养的形成具有养成性、情境性、关联性和渐进性四大特点,进而结合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趋势、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职业素养形成特点,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融入专业技能教学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积极构建融入技能教学过程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理念更新为前提;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真实职业情境为平台;以工作项目导向课程为载体;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支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妍妍  
国外高校图书馆纷纷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成功地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教学与科研过程,取得良好效果。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将嵌入课堂学习与教学过程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归纳为四种,即一次介入式、可扩展模式、分层教学模式和全程跟踪式,为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德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顶层设计。渗透式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以促进企业和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培养教学体系为依托,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以职业情景下职业素养的养成为抓手,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建设内涵,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的健康互动共赢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荣  
媒介融合环境的生成与确立对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变革要求。作为高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需要契合融合媒介传播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全新职业需求标准,提升在新闻信息采集编辑、整合扩散等传播技术层面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必须增强人文精神、审美意蕴、价值判断等通识素养的素质建构,寻求培养理念的职业标准需求与通识素养维度的价值平衡,从而实现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与当前新闻信息传播人才社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旭虎  
电工电子职业技能是目前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针对目前国内高校非电类理工专业学生的电工电子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荣  张斌  
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指标,应给予高度重视。现阶段,职业素养融入职业教育过程的情况不甚理想,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竞争力。鉴于此,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全过程育人理论为指导支撑,将学生职业素养纳入职业教育的理念构建、内容设计、平台搭建、保障与考核机制构建之中,力求形成职业素养的全过程培育机制,以提升高职学生的素养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金凤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创、证、赛"相融合的模式,就是将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实施"课证融通"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新革  牛东育  苏丹  
通过课题研究发现,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较弱,缺乏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工作的能力。本文设计由技能积累→技术提高→主动应用(质变)的三层次信息技术培养模式,提高高职大学生们的信息素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海山  杜文博  陈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方向和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需从理念更新、机制完善、课程建设、实践实训、教学改革、学籍管理以及全方位保障等方面着力,形成畅通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新忠  董泽芳  
总结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存在着注重因素列举、忽视立论依据,注重因素分析、忽视逻辑关系,注重共性因素、忽视个性特色,注重显性因素、忽视完整统一等问题。根据培养过程及其结构,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组织、培养制度、导师队伍、平台建设、方案实施、培养评价等要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青  
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高等幼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缺陷,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为适应新形势下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法,构建新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邢清华  
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职业精神各要素,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机制构成,提出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与职业精神的养成,不断提高高职教育育人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菱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始加大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工作力度,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因诸多限制性因素的存在而仍有一定不足之处。对此,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养培养改进工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准确定位行业需求,探究适合本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努力,形成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合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敏  
培育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基础。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生就业力养成契合度高,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利用现代学徒制平台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