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9)
2023(7019)
2022(5964)
2021(5471)
2020(4556)
2019(10269)
2018(10323)
2017(18605)
2016(10951)
2015(12630)
2014(12984)
2013(12105)
2012(11253)
2011(10262)
2010(10494)
2009(9566)
2008(9603)
2007(8830)
2006(7754)
2005(7395)
作者
(30053)
(24985)
(24955)
(23831)
(15978)
(11979)
(11433)
(9636)
(9614)
(9352)
(8572)
(8437)
(8308)
(8044)
(7981)
(7694)
(7616)
(7522)
(7337)
(7196)
(6606)
(6177)
(6027)
(5938)
(5816)
(5793)
(5588)
(5510)
(5112)
(4918)
学科
管理(36211)
(32965)
经济(32879)
(29814)
(26137)
企业(26137)
(13845)
(13708)
中国(13487)
方法(11556)
(10026)
业经(9350)
数学(9155)
(9125)
数学方法(8993)
理论(8587)
(8566)
财务(8538)
财务管理(8504)
企业财务(7995)
体制(7694)
(7606)
银行(7594)
(7348)
金融(7345)
(7203)
(7202)
教育(7014)
技术(6872)
(6426)
机构
学院(150531)
大学(146636)
(54405)
经济(52816)
管理(51373)
研究(48974)
理学(42625)
理学院(42093)
管理学(41304)
管理学院(41006)
中国(37603)
(31760)
(31183)
科学(28393)
(26264)
(25397)
财经(23549)
中心(22680)
研究所(22074)
(21938)
(21162)
(21058)
师范(20956)
技术(20888)
(20336)
北京(19855)
职业(19588)
业大(19506)
(18057)
(17688)
基金
项目(91392)
研究(72565)
科学(71558)
基金(63121)
(53792)
国家(53242)
科学基金(45259)
社会(43642)
社会科(41021)
社会科学(41014)
(37647)
教育(37328)
基金项目(32679)
编号(32124)
(31647)
自然(27683)
成果(27233)
自然科(26974)
自然科学(26964)
自然科学基金(26491)
资助(25430)
课题(24548)
(23417)
重点(21438)
(20819)
(20544)
(19856)
(19574)
(19257)
项目编号(19158)
期刊
(68504)
经济(68504)
研究(46711)
中国(39726)
教育(29671)
(28156)
学报(21921)
管理(21353)
(20963)
科学(19222)
技术(18777)
大学(17048)
(16110)
金融(16110)
学学(15780)
职业(14144)
农业(13321)
财经(12383)
业经(11292)
(10581)
技术教育(10202)
职业技术(10202)
职业技术教育(10202)
经济研究(9795)
(8854)
论坛(8854)
问题(8470)
财会(8175)
会计(7481)
(7449)
共检索到243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管铁流  
职业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的特殊性决定了统一的工伤保险保障模式不能充分、有效地保护职业病人权利。建立职业病特别救助基金对于职业病诊断、保障及有效分散用人单位风险、化解劳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意义极为重大。职业病特别救助基金,可通过预提费用、行政处罚、社会募集、财政支援等多渠道筹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军伟  
现实中,我国职业病救济不足和不及时等问题非常突出。建议对职业病范围秉持开放式的态度,将因职业而造成的其他疾病尽可能多地纳入法定范围予以认定;简化职业病的认定程序,将职业病认定直接纳入工伤认定的范畴;简化劳动争议纠纷解决途径;设立职业病保障基金,或者建立职业病救济的绿色通道,对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职工予以救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岑敏华  
职业病是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或环境的结果,从"患"病到发病通常有一个较长的时滞过程,治疗和康复过程也相当长,由于职业病潜伏期长、从业工人流动性大以及劳资双方对职业病不了解、不重视、忽视定期检查等原因,且法律法规对此类事故处理没有特别的规范,造成部分已患职业病的工人诊断、治疗延误,索赔失效。我国目前职业病危害以及职业病状况令人担忧,现行职业病保险保障制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职业病保险保障制度加以完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当前社会保障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粹益  张立人  
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后调到到无有毒有害作业的另一个用人单位,在新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那么谁是患职业病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待遇的支付主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岑敏华  粟榆  
工伤保险是当前农民工职业病最主要的保险补偿方式,然而制度设计上偏重普通职业伤害、忽视职业病患者特殊需求的现实,导致大部分农民工职业病患者都无法从工伤保险中得到足额的赔偿金来维持自身及家庭的正常生活。为保障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缓解因职业病而导致的致贫现象,建议根据当前外出务工农民的现实保险需求,完善这一群体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引入商业保险参与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保险补偿,构建以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为主体、商业雇主责任保险为补充的多元保险补偿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天志  武玉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殷继国  
农户信用是农民无须付款就可以获得商品、服务或资金的交易活动的特殊形式。作为农户信用的法律体现,农户信用权是农户依法享有的社会对自己经济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的权利。征信是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环节,由于农户信用的特殊性,农户征信法律制度在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征信机构的设置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征信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忠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组织为主要形态、符合企业运行发展规律的新型企业制度。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祖涛  
林权是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称,是以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为内容的物权。当前的林权法律制度收益权实现途径、处分权的限制等方面存在不足,要以保障林权人利益为出发点,建立权属明晰、收益保障、流转自由、限制合理的林权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清正  
国家商品储备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发展,通过关键物资的保障供给、调节市场价格,维护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正常有序。本文从我国国家商品储备的立法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商品储备法律制度,指出我国商品储备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对于构建我国国家商品储备法律制度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鸿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票据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电子票据概念入手,剖析电子票据的特性,分析电子票据与纸质票据的差异,阐述电子票据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借鉴国外电子票据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忠虎  
《中国劳动》今年第6期刊登了"职业病待遇补偿的主体确认与法律适用"的案例,以及劳动保障同仁的评析文章。笔者对该案发表一点意见,供磋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红  
问题银行的救助重整制度,对于保护存款人及公共利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问题银行重整更倚重国家公共资金的救助,其实际效果只是延缓了危机的爆发,而非彻底根除化解风险,直接导致内耗增加、处置成本攀升。全文对以股东、债权人为代表的私主体救助制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入问题银行救助制度之中国模式的构建思路,以期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继红  岐麟  
问题银行的救助重组制度,对于保护存款人及公共利益,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问题银行重组更倚重国家公共资金的救助,其实际效果只是延缓了危机的爆发,而非彻底根除化解风险,直接导致内耗增加、处置成本攀升。本文对以股东、债权人为代表的私主体救助制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入问题银行救助制度之中国模式的构建思路,以期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鸽  
通过对我国当前职业病病人经济风险分担机制及其问题进行剖析发现,我国职业病病人经济风险分担机制是用人单位为主要负担者、政府保基本、个人或非盈利组织为补充,但实践中还存在诊断和鉴定过程比较繁琐、落实工伤待遇比较困难、赔偿和其他保障救助不到位等问题。建议更加重视应对职业病病人经济风险,诊断鉴定过程中让劳动者少跑路、少等待、少提供材料、少额外开销,施行《工伤保险条例》时让劳动者应参保尽参保、应赔付尽赔付、保障水平"就高不就低",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大病救助制度,鼓励利用市场机制分散病人经济风险,拓宽救助渠道,提高救助精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