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5)
- 2023(15732)
- 2022(13384)
- 2021(12423)
- 2020(10578)
- 2019(24578)
- 2018(24027)
- 2017(44994)
- 2016(24788)
- 2015(28617)
- 2014(28596)
- 2013(27477)
- 2012(25604)
- 2011(23114)
- 2010(23384)
- 2009(21206)
- 2008(20672)
- 2007(18406)
- 2006(16002)
- 2005(14333)
- 学科
- 济(114842)
- 经济(114733)
- 管理(66588)
- 业(62333)
- 企(51426)
- 企业(51426)
- 方法(51355)
- 数学(46012)
- 数学方法(45501)
- 中国(31141)
- 财(26793)
- 农(25776)
- 学(23983)
- 地方(23148)
- 教育(22078)
- 贸(21722)
- 贸易(21714)
- 易(21131)
- 业经(21063)
- 理论(18761)
- 农业(17001)
- 制(16904)
- 务(16172)
- 财务(16127)
- 财务管理(16081)
- 企业财务(15240)
- 技术(15204)
- 和(15077)
- 环境(14666)
- 融(14661)
- 机构
- 大学(355556)
- 学院(350929)
- 济(149167)
- 经济(146216)
- 管理(132680)
- 研究(118176)
- 理学(114965)
- 理学院(113691)
- 管理学(111698)
- 管理学院(111023)
- 中国(83206)
- 京(73704)
- 科学(68380)
- 财(66853)
- 所(57716)
- 中心(54273)
- 财经(54130)
- 范(53391)
- 师范(52973)
- 江(52741)
- 研究所(52353)
- 农(50401)
- 经(49252)
- 经济学(47677)
- 业大(47221)
- 北京(46489)
- 师范大学(43205)
- 经济学院(43021)
- 院(41998)
- 州(41022)
- 基金
- 项目(231959)
- 科学(185458)
- 研究(175327)
- 基金(168490)
- 家(145011)
- 国家(143497)
- 科学基金(124124)
- 社会(112446)
- 社会科(106531)
- 社会科学(106504)
- 省(90890)
- 教育(88488)
- 基金项目(88168)
- 自然(77918)
- 划(77533)
- 自然科(76149)
- 自然科学(76128)
- 自然科学基金(74780)
- 编号(72181)
- 资助(69378)
- 成果(60086)
- 部(54285)
- 重点(53267)
- 课题(51722)
- 发(50579)
- 创(48301)
- 教育部(48114)
- 国家社会(46294)
- 人文(45730)
- 大学(45245)
- 期刊
- 济(160268)
- 经济(160268)
- 研究(110624)
- 中国(70618)
- 教育(62551)
- 财(53078)
- 学报(49892)
- 管理(47436)
- 科学(45925)
- 农(44137)
- 大学(39561)
- 技术(36156)
- 学学(35965)
- 农业(30132)
- 融(28125)
- 金融(28125)
- 财经(27901)
- 经济研究(27138)
- 经(24064)
- 业经(23959)
- 问题(20935)
- 贸(18699)
- 统计(18559)
- 技术经济(18082)
- 职业(17561)
- 策(16493)
- 业(16326)
- 图书(16107)
- 世界(15883)
- 商业(15393)
共检索到523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小浩 翁秋怡
职业权力反映了各类职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及对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影响力。把职业权力纳入以往纯粹的经济分析框架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影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状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对优质教育资源权力寻租的情况下,高职业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家庭的教育支出,带来物美价廉的教育机会。职业权力的经济价值在初级教育阶段比高级教育阶段更加显著,在行政层级较低的区域比层级较高的区域更加显著。以职业权力代表的政治资源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本已严重的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等,具有更高职业权力家庭的子女通过不公平的分配机制以更低的经济成本获取了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公共教育资源和市场教育资源的双重配置机制下,我国教育资源分配...
关键词:
家庭教育支出 职业权力 教育机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教育投入的增加。大量关于中国教育公共财政的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不足,而家庭的私人投资弥补了公共投资的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了解私人投资的决定因素。本文在一次有关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现代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特别发现家庭收入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教育程度是两个非常显著的指标,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经验上的证据。
关键词:
教育支出 收入弹性 期望教育程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颖 岳永 房路生
本文从理论角度讨论了以往对中小企业发展认识及其出现分歧的基本原因。模型分析表明,即使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只要准入政策不存在障碍,当企业个数增加时,垄断市场的效率也会趋近于一般均衡。以往的企业政策加剧了行业收入差距,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使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激励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收入差距 竞争秩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思宇 程雅雯 陈晓宇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流动性约束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缓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家庭物质或文化资本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且在金融发展低水平地区作用更明显,这体现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欣 关晶
随着生产组织形态由手工生产演变为大规模批量生产再演变为精益生产,职业教育技能供需关系也经历了从"雇主自需自供、供需主体合一"到"企需校供、供需主体分离"再到"校企联供、供需主体融合"的变迁。以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职业教育技能供需关系的相关行动者围绕着技能供需内外生不确定性展开的劳动政治博弈型塑了职业教育技能供需关系的这一历史变迁。研究发现,生产组织方式决定企业是否参与职业教育,国家/政府举措则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充分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丽
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现象日益加强,国际力量不仅影响国家行为,而且更深入到国家内部结构。国家经济政策处于应对国际经济力量和国内社会行为体利益偏好的双重约束中。受此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对外开放经济体的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在于国内政治过程。符合社会需求的决策机制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国际经济 国家安全 国内结构 决策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迟巍 钱晓烨 吴斌珍
针对日益受到关注的家庭教育支出不平等这一议题,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1个城市发放的城镇居民教育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分教育阶段、分收入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分布情况。本文发现:1、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的校内教育支出明显高于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支出则表现出相反的模式;2、校外教育支出的不平等性远高于校内教育支出,是造成家庭教育总支出不平等的主要原因;3、高中阶段是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主要阶段,小学阶段则是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不平等现象最为严重的阶段。根据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刘立红
中国教育经费从投资主体上可分为政府、社会团体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2.教育集资;3.教育附加费。本文的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它分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和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纸张文具(各种笔、纸、本、墨水等以及由学校代购的本费);2.书报杂志(从书店购买和由邮局订购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以及由学校代购的书本费和讲义费);3.学杂费(大、中、小学,函授学校,职工学校,各类补习班的学费和杂志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彤娟 郭小静 刘宇飞
本文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对地区产业集聚进行界定,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维度构建PDTC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6年北京市的产业集聚程度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劳动力成本、资本、区域交换网络、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市场规模以及区域外部市场对内部市场的替代或挤压度是影响北京地区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其中劳动力成本对北京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为负,其余五个因素的影响为正。总的来看,基于政治经济学框架的分析模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地区产业集聚现象。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北京市 PDTC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相对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从地位关注的角度,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具有地位商品属性,地位外部性是影响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强化了家庭的地位关注动机,并进一步推高了家庭教育支出的整体水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在教育支出的竞赛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更重的负担。研究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正由学校教育向影子教育拓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相对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从地位关注的角度,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具有地位商品属性,地位外部性是影响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强化了家庭的地位关注动机,并进一步推高了家庭教育支出的整体水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在教育支出的竞赛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更重的负担。研究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正由学校教育向影子教育拓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盛斌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将公共选择的分析范式引入传统贸易理论,从收入分配而非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从政策决策过程的视角来探究贸易干预的水平和结构。本文将这一贸易保护的"内生化"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实证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国家战略主义"体制下的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模型,并通过计量回归的实证研究来验证若干理论假说的真实性和显著性,从而说明中国工业不同时期跨部门的贸易保护结构的政治经济决定因素。
关键词:
中国工业 贸易保护 政治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富华 霍伟东 张永山
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也需要遵循政治逻辑,而政治机制的实现容易受到地理位置的约束。本文构建2009—2014年中国对178个国家(地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双边政治关系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贸易对象国(地区)的双边政治关系越紧密,越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而中国与贸易对象国(地区)的地理距离会弱化双边政治关系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积极影响。当前新形势下中国应重视依托政治影响力有效疏解既得利益者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施加的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再高 覃剑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对区域产业集聚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子系统在内的PD TC模型,用以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以广东省为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产业聚集 PDTC模型 广东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云汇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是劳动力素质的主要表现,也是公共教育投资和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结果,因此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通过教育对劳动力素质的作用,即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而显示出来的。本文以中国陕西省1987年为例,初步考察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家庭生产和收入的影响以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农村学生辍学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