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26)
- 2023(20680)
- 2022(17690)
- 2021(16698)
- 2020(13734)
- 2019(31695)
- 2018(31386)
- 2017(59497)
- 2016(33085)
- 2015(37211)
- 2014(37585)
- 2013(36058)
- 2012(33584)
- 2011(30343)
- 2010(30751)
- 2009(27556)
- 2008(27061)
- 2007(24165)
- 2006(21233)
- 2005(19008)
- 学科
- 济(126464)
- 经济(126320)
- 管理(91851)
- 业(86928)
- 企(70850)
- 企业(70850)
- 方法(53425)
- 数学(45432)
- 数学方法(44740)
- 中国(39036)
- 农(36844)
- 财(33223)
- 业经(29502)
- 地方(29367)
- 学(27921)
- 理论(25121)
- 农业(24827)
- 制(24269)
- 贸(23159)
- 贸易(23143)
- 易(22410)
- 银(21374)
- 银行(21325)
- 务(20712)
- 技术(20643)
- 财务(20619)
- 财务管理(20573)
- 行(20398)
- 和(20326)
- 融(20157)
- 机构
- 学院(456862)
- 大学(455057)
- 济(176264)
- 管理(173038)
- 经济(172025)
- 研究(153765)
- 理学(148187)
- 理学院(146452)
- 管理学(143554)
- 管理学院(142717)
- 中国(114829)
- 京(97690)
- 科学(95001)
- 财(84579)
- 所(77422)
- 农(73538)
- 江(70622)
- 中心(70523)
- 研究所(69946)
- 业大(66485)
- 范(66234)
- 财经(66073)
- 师范(65630)
- 北京(62133)
- 经(60013)
- 州(57514)
- 农业(56965)
- 院(56240)
- 技术(53163)
- 经济学(52537)
- 基金
- 项目(302778)
- 科学(237392)
- 研究(227674)
- 基金(214552)
- 家(185714)
- 国家(184025)
- 科学基金(157792)
- 社会(139316)
- 社会科(131754)
- 社会科学(131725)
- 省(120657)
- 基金项目(112732)
- 教育(109096)
- 自然(101565)
- 划(101322)
- 自然科(99164)
- 自然科学(99138)
- 自然科学基金(97312)
- 编号(96002)
- 资助(88862)
- 成果(79930)
- 重点(68466)
- 课题(68250)
- 发(66894)
- 部(66828)
- 创(62711)
- 项目编号(58463)
- 创新(58314)
- 教育部(57602)
- 科研(57393)
- 期刊
- 济(199760)
- 经济(199760)
- 研究(138451)
- 中国(97127)
- 教育(72000)
- 学报(70575)
- 农(67428)
- 财(65764)
- 管理(64676)
- 科学(64070)
- 大学(54466)
- 学学(50070)
- 农业(46269)
- 技术(45417)
- 融(42690)
- 金融(42690)
- 业经(34028)
- 财经(32060)
- 经济研究(31139)
- 图书(27905)
- 经(27531)
- 问题(25631)
- 业(23583)
- 职业(22344)
- 版(21443)
- 理论(21079)
- 技术经济(21007)
- 坛(20975)
- 论坛(20975)
- 科技(20862)
共检索到692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巩华锋 吴雪萍
职业本科高校教师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职业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职业本科高校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质性分析发现,由于规则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佳、在职研修不足和机制运行不畅等原因,目前在职业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专业思想困惑、专业知识局限、专业能力不足和专业情意受挫等困境。为促进职业本科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各利益相关方应完善职业本科高校师资制度,合理配置校企资源,强化职业本科高校教师的在职研修,建构多方合作育师工作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仙雅
探索高校教师国际化科研成果产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对引导教师向科研国际化方向发展十分有益。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影响国际化成果产出的因素有4类:外驱因素(环境支持和环境驱使)、内驱因素(科研理想和国际化能力)、中介因素(国际化意愿)和调节因素(科研精神)。外驱因素和内驱因素通过影响中介因素促进国际化成果产出,调节因素对中介因素与国际化成果产出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宋亚亚 梁斯琪 张骁鸣
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旅游业尤其是导游职业的负面评价已经到了污名化程度,对旅游业的从业者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学术界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却关注甚少。文章以导游职业这一旅游业受污职业的典型代表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对导游这一职业的污名形成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从施污者的角度,公众的实体感知直接决定了导游职业污名的内容,但污名的最终形成与社会认知的负面渲染作用和信息认知的负面导向作用紧密相关;从受污者的角度,由于从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受污者只能被动承受污名。以上结论对职业污名研究具有较高理论贡献,文章同时为旅游业去污名化实践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导游 职业污名 形成机制 扎根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建平 梅胜军
从持续性变革视角出发,将组织变革视为组织惯例不断演化的动态学习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选择19家(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为对象进行访谈,其中包括5组焦点小组访谈。着重捕捉组织变革过程中组织成员行为模式、组织运作"游戏"规则以及员工集体共识的变化,旨在把握组织变革以及组织惯例的可能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所获取材料进行分析,发现组织惯例的概念构思由交互共识、内隐规范以及行动逻辑三个维度构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朱明
通过对3所案例高校图书馆的扎根理论研究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即高校图书馆在其管理制度过程中,基于制度文本、制度机制、制度环境和制度个体从整体上形成制度制定、制度实施和制度调整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有效性的概念,即由高校图书馆内部根据其自身组织和外部环境制定成文并具备操作性、均衡性、兼容性和约束性的符号性规范,在一致性框架和制度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制度个体通过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和情感价值判断作出符合制度目标的行为选择以及图书馆内部根据制度环境、机制、个体的变化对制度文本进行动态调整的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冉雅璇 卫海英
品牌仪式是一系列围绕品牌活动的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价值和意义的活动。品牌仪式已经在商业广泛应用,而其组成内核、形成机理却仍未曾可知。基于扎根理论,本文通过消费者深度访谈发现,品牌仪式是通过品牌基础意义向品牌仪式意义的迁移而形成,互动方式是意义"链"迁移的驱力。品牌基础意义包括产品意义(产品功能和产品价值)、情感意义(基础情绪和道德情绪)和文化意义(联想意义和价值观意义)三个层面,品牌仪式意义涵盖自我概念意义、自我展示意义、自我参与意义和自我更新意义。此外,品牌仪式的形成过程主要存在四类影响因素: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鹏
提升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是类型教育背景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36名高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方式收集原始资料,按照扎根理论方法步骤,借助NVivo12软件对数据进行程序化编码,融合刺激—机体—反应(SOR)框架,构建高职教师社会地位自我感知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内在状态对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有直接影响;个人因素、工作环境与社会环境是刺激因素,以内在状态为中介,作用于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提升高职教师社会地位自我感知的启示为:改善个人条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改善工作环境,塑造积极校园生态;改善社会环境,营造技能成才氛围;关注内在状态,强化以师为本理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明 廖熙铸
[目的/意义]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是图书馆资源配置和管理创新的基础,论文旨在还原管理制度在图书馆组织内部的内化过程,并对各层级间的转换机制进行解释。[方法/过程]通过对3所案例图书馆的扎根理论研究构建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的理论模型,从组织内化、过程机制和馆员内化3个维度综合考察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的动因和表现,具体涵盖11个主范畴、41个范畴和164个初始概念。[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是在图书馆组织内部构建起组织适应的内化基础后,通过过程机制形成与馆员层面匹配与转化的选择集合,最终由馆员根据理性计算和群体共识对管理制度形成内化并转化为组织内部规范内化的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丽君 金铭
人才政策一直是我国抢占人才高地、谋求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积极向好的总体趋势下,区域间人才政策内容同质化与持续加码的财政压力、部分人才专项经费过剩相互叠加,形成当前国内人才政策在内容创新层面的"内卷"困境,亟待寻求政策内容以外新的竞争增长点。以此为出发点,将营销概念引入人才政策,遵循方便取样原则,选择浙江省96名人才政策工作者和人才政策目标群体作为深度访谈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提炼出与人才政策营销相关联的6个理论要素。结合访谈过程中涌现的问题主线与既有理论线索,构建人才政策营销机理模型,刻画人才政策营销发生作用的3条解释路径,即政府行为—人才体验机制、交换机制、主观能动性调节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桂黄宝 孙璞 江密
中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创新资源约束区创新驱动发展难题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创新资源约束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形成机制及作用路径,建立“行为-情境-效果”多维机制模型。研究发现:(1)政府力量、企业根植性、创新环境和区域协同创新对创新资源约束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形成有重要影响。(2)政府力量是最重要的因素,贯穿于创新资源约束区创新驱动发展全过程,对创新资源约束区创新驱动发展起基础性作用。(3)企业根植性、创新环境和区域协同创新是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企业根植性从微观层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形成,而创新环境和区域协同创新则从宏观层面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创新资源约束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雅威 李宇佳 龚蛟腾
[目的 /意义]探析科技智库在知识服务过程中的关键需求,可为外部机构优化配置资源,进而更高效、精准地服务科技智库提供参考,也为科技智库知识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状态提供科学与客观的测度标尺。[方法 /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科技智库需求的内容、类型与特征,最终得到100项初始概念、23项范畴与7项主范畴,逐步提炼出科技智库需求的MCRT理论分析模型,同时进一步分析需求的形成与管理机制,各主范畴之间的关联及其如何作用于知识服务过程,并辅以案例进行解析。[结果 /结论 ]用户需求与自身发展能够触发科技智库需求,并遵循“刺激—产生—评估—匹配”四个阶段的需求管理机制。科技智库需求包括物质资源、智慧协同、用户需求、自身特质四项维度,各个维度之间关联密切且共同作用于知识服务过程,即物质资源的传递共享和有序流通,可激活智慧协同,优化自身特质;智慧协同可对物质资源及其产品进行分析研判,也可介入用户需求产生环节;用户需求可使物质资源建设更具针对性,亦可驱动智库改善自身特质;自身特质可对用户需求进行序化管理,也可探索物质资源的高效集成与应用机制,最终提升成果整体效能。
关键词:
科技智库 知识服务 需求分析 扎根理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会龙 张宇东 李桂华
为提升竞争优势,企业纷纷通过塑造品牌正宗特性的方式来打造强势品牌。然而,现有文献对品牌正宗性缺乏深入的理解。本文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法文对品牌正宗性的构成维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品牌正宗性的构成维度包括原生连续性、文化建构性、顾客联结性。其中,原生连续性包括了来源独特性、技艺继承性、传承合法性;文化建构性由理念认知性、文化俗成性、定位准确性构成;顾客联结性则由目标一致性、自我表达性、群体归属性组成。研究深入地揭示了品牌正宗性的内涵,完善了品牌化的理论,为企业的品牌正宗性建设提供实践指导,以帮助企业打造出强品牌。
关键词:
品牌正宗性 扎根理论 结构维度 探索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李梅 曲颖
以我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口号为例,采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和发展出一个全新的旅游口号设计模式的理论构架,简称"内源性-外源性模型"。字词选用、句法表达、韵律节奏、目的地识别、独特销售主张和语义诉求是其主要维度。其中,字词选用、句法表达、韵律节奏是内源性语言因素,它直接决定旅游口号的语言模式;目的地识别、独特销售主张和语义诉求作为外源性刺激驱动因素,调节着旅游者的意识和行为之间的联结关系。另外,量化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登陆结果,提炼我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口号的设计特征,表现出"实词使用偏好""简单词使用偏好""短语使用偏好""修辞使用偏好""利益承诺偏好"等特征。最后,在AIDMA理论观照下提出我国旅游口号设计的提升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史丽萍 贾亚男 刘强
团队目标导向对团队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研究团队目标导向的影响因素是从根本上加强团队目标导向引导作用的前提基础。本研究以人的认知为视角,首先通过扎根理论方法从质化研究角度选取团队目标导向的影响因素,其次运用概念格-加权群组DEMATEL方法进行影响因素重要度的识别,在此基础上以实例的形式分别运用传统DEMATEL方法和概念格-加权群组DEMATEL方法计算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对计算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团队目标导向受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因素的影响更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组织承诺和组织公平感,并为企业管理者提出相应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胜利 李迎春 张伟
当前,加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也逐渐成为科技创新趋势,而技术创新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集中、过程复杂等特点,使得构建创新主体间的深层次合作很有必要。采用扎根理论对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影响因素进行挖掘,提炼相应范畴,进而构建技术创新联盟的"动机—过程—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模型。结果表明,联盟建设影响因素中,资源投入是开展创新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协作动机是促进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的内在驱动,组织环境是实施创新合作的基础性条件,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则是联盟运行的重要支撑条件。在联盟构建过程中,协同过程起部分中介桥梁作用,资源投入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联盟 协同创新 扎根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转移新模式——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居民的使用行为——基于扎根理论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与干预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顾客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结构维度——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PPP项目效率的构念建立及维度划分——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VUCA环境下商业模式裂变路径与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ChatGPT-AIGC用户风险感知维度识别与治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农技人员推广导向对农户品牌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代建人特征对项目控制权配置的影响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