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8)
- 2023(10951)
- 2022(9171)
- 2021(8432)
- 2020(6643)
- 2019(15447)
- 2018(14935)
- 2017(28011)
- 2016(15807)
- 2015(17893)
- 2014(17964)
- 2013(17264)
- 2012(16587)
- 2011(15228)
- 2010(15960)
- 2009(14345)
- 2008(14322)
- 2007(13178)
- 2006(12140)
- 2005(11364)
- 学科
- 济(65335)
- 经济(65190)
- 管理(44157)
- 业(42667)
- 企(33837)
- 企业(33837)
- 中国(25909)
- 农(21271)
- 地方(20451)
- 方法(18410)
- 业经(16718)
- 财(15300)
- 数学(14389)
- 农业(14159)
- 数学方法(14133)
- 理论(13598)
- 策(13457)
- 制(13216)
- 银(12456)
- 银行(12445)
- 学(12295)
- 行(12168)
- 贸(12109)
- 贸易(12095)
- 融(12034)
- 金融(12034)
- 发(11929)
- 技术(11677)
- 易(11650)
- 教育(11187)
- 机构
- 学院(223908)
- 大学(216098)
- 济(91441)
- 经济(89168)
- 研究(81416)
- 管理(80509)
- 理学(66969)
- 理学院(66140)
- 管理学(65086)
- 管理学院(64626)
- 中国(61468)
- 京(47779)
- 科学(45739)
- 财(45143)
- 所(41044)
- 江(37802)
- 研究所(36391)
- 中心(36090)
- 范(34377)
- 师范(34132)
- 财经(33560)
- 农(32815)
- 北京(31255)
- 州(30299)
- 经(30157)
- 院(29609)
- 技术(29266)
- 业大(27187)
- 经济学(26846)
- 师范大学(26821)
- 基金
- 项目(133343)
- 研究(108173)
- 科学(105973)
- 基金(91345)
- 家(77098)
- 国家(76283)
- 社会(66131)
- 科学基金(65396)
- 社会科(62359)
- 社会科学(62350)
- 省(54822)
- 教育(53488)
- 编号(47908)
- 基金项目(46387)
- 划(45851)
- 成果(40741)
- 自然(38491)
- 资助(37682)
- 自然科(37559)
- 自然科学(37551)
- 自然科学基金(36869)
- 课题(36360)
- 发(34892)
- 重点(31272)
- 年(30575)
- 部(29962)
- 发展(28889)
- 展(28335)
- 性(28218)
- 项目编号(27927)
- 期刊
- 济(116834)
- 经济(116834)
- 研究(75285)
- 中国(58159)
- 教育(44799)
- 财(33726)
- 管理(33587)
- 农(32397)
- 科学(27015)
- 学报(26594)
- 融(25996)
- 金融(25996)
- 技术(25841)
- 农业(22125)
- 大学(21335)
- 业经(20153)
- 学学(19326)
- 经济研究(18089)
- 职业(17690)
- 财经(16891)
- 问题(14675)
- 经(14660)
- 坛(14025)
- 论坛(14025)
- 贸(12313)
- 技术教育(12082)
- 职业技术(12082)
- 职业技术教育(12082)
- 图书(11885)
- 业(11536)
共检索到371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天源 石伟平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从追求“大而全”的规模竞争转变为“精而优”的质量竞争,促使职业本科院校也要走“百花齐放”的特色发展之路,在规范办学基础上,适应外在经济社会需要、传承创新内在办学基因,形成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独特风格。为此,职业本科院校应重点关注规划中长期发展目标,打造特色品牌学校;挖掘整合校地优势办学资源,建设特色专业群;校企共推教学改革,完善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坚守中国职业大学的品格,涵养特色学校文化等关键任务。同时,职业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企业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协作,需要多元主体共同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分类评价改革、健全职业本科院校内外部治理体系、深化职业本科院校产教双向融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翠迎 郑春荣 汪伟 张熠
2018年11月17—18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为主题,来自国内外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余位学者以及《学术月刊》《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财经研究》等多家杂志社的编辑齐聚一堂,聚焦当前中国社
关键词:
社会保障理论 上海财经大学 社会保险费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革吹响了号角。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职业教育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全局。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评价作为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评价 高质量发展 普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陶启付 庄熊 王雅婷
文章在阐述工匠精神当代价值和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重塑路径:重塑工匠精神思想价值、重构职业院校教育导向、创新工匠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校园工匠文化体系。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培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忠玉
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好中趋稳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年均增长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2017年,在外需好于预期、房地产销售依然旺盛、工业补库存等需求拉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以及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等因素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速加快、结构优化、动能增强、质量效益提升的好中趋稳态势。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刘泽圻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投资发展与改革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及共享五个维度分析了高质量发展与投资结构优化的内在联系以及优化投资结构的必要性;考察了目前我国投资领域中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投资不仅创造需求,还创造供给。要培育创新驱动力、补齐经济发展的短板、完成“双碳目标”、形成经济开放新格局、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用新发展理论引导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刚
本文循着员工职业发展的时间路径,探讨了求职面试、职场新人、职场老人和领导干部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印象管理策略与技巧,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印象管理 职业发展阶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音学 柏培文
在中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探讨劳动收入占比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研究显示,劳动收入占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U型变化,与收入差距具有负向线性关系,并且目前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主要来源于中部与西部地区。叠加影响后,劳动收入占比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正向的经济效应,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有利于发展质量提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洪亮 沈妍
以适度消费系数衡量的消费类型变迁在引领中国经济迈向高水平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引入适度消费概念,以城乡居民消费类型差异为切入点,测算中国适度消费系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适度消费系数下,基础性消费与享受性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绩效的拉动作用存在着显著不同,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与适度消费系数的变动存在倒U型的相关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云生
教育与经济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关键支撑,二者深度关联,交互着力,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必须基于与经济的生态网络关系主动因应,深刻变革,超前布局引领型人才培养,深度融入知识型产业体系建设,适度参与人力资本服务市场,充分彰显本真的教育尺度,深入推动教育自身质量性变革,既在服务经济上有所作为,也在超越经济上有所行动,居经济之先牵引、之后驱动、之内构筑、之外丰富和之侧共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让教育与经济二者近则归于很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远则归于促进人类的幸福生存和永续发展。
关键词:
教育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昉
从经济社会的维度讨论人口变化即社会性流动发现,得益于经济增长、产业变化和教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性明显增强,而在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社会性流动类型发生变化。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需要破解新阶段下社会性流动潜在具有的零和博弈性质,保持社会流动渠道畅通。这关系着能否在中等偏上收入阶段乃至跨过高收入门槛后,收入分配状况持续得到改善,以及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继续得到充分分享,从而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对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性流动之间关系的分析,立足于破解效率与公平"取舍"难题,保持保障民生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动态平衡,从加大再分配力度、推进教育深化和均等化及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社会性流动 再分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笑宇
<正>文旅市场合理的投资行为,应当基于对消费需求的深刻洞察,回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现实需要。鉴于全球政治经济的新格局,以及国内扩大内需、转型发展新形势,一方面,高质量的文旅消费与投资已成为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求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方式;另一方面,当前文旅投资还存在供需错配、资金错位、能力匮乏、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亟须在聚焦需求、提升能力、高效投资、完善环境等方面进行合理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鹏
文章系统厘清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并利用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取决于技术创新投入类型,若以发明创造投入为主,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正相关;若以运用推广投入为主,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负相关;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为正,但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依赖于其投入类型,其中,以发明创造为主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与收入差距正相关,以运用推广为主的技术创新运用投入与收入差距负相关。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技术创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永恒 郝寿义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供给层面,需要从产业优化升级的约束和目标对其路径进行分析,约束条件包括生态和空间层面,目标导向下包括要素、产业结构以及产业链三个层面。要素禀赋是产业优化升级并实现新旧动力转换的落脚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应从提高要素流动形式多样化、提升各类要素禀赋等级、细化要素禀赋分类、创造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新要素等四方面着手。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 新旧动力转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陈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稳就业、促就业"为核心的政策文件,整体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就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需要看到,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基本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未来新的经济环境、新技术变革和新业态发展都会对我国就业带来深刻影响,必须高度重视,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有助于推进供给侧改革,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就业 结构矛盾 高质量 供给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