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4)
- 2023(9521)
- 2022(7804)
- 2021(7120)
- 2020(5805)
- 2019(13181)
- 2018(12703)
- 2017(23426)
- 2016(13235)
- 2015(15143)
- 2014(15055)
- 2013(14145)
- 2012(12774)
- 2011(11549)
- 2010(11717)
- 2009(10716)
- 2008(10676)
- 2007(9888)
- 2006(8740)
- 2005(7958)
- 学科
- 济(44239)
- 经济(44165)
- 管理(41023)
- 业(33543)
- 企(29286)
- 企业(29286)
- 中国(17339)
- 财(15103)
- 制(14290)
- 农(13814)
- 方法(13332)
- 业经(12664)
- 理论(11523)
- 体(10780)
- 数学(10405)
- 数学方法(10227)
- 教育(9863)
- 地方(9448)
- 务(9259)
- 财务(9222)
- 财务管理(9202)
- 企业财务(8752)
- 农业(8681)
- 技术(8518)
- 教学(8393)
- 体制(8301)
- 银(8255)
- 银行(8249)
- 学(8005)
- 环境(7914)
- 机构
- 学院(175840)
- 大学(169101)
- 济(65456)
- 经济(63742)
- 管理(60514)
- 研究(57736)
- 理学(50720)
- 理学院(50125)
- 管理学(49190)
- 管理学院(48816)
- 中国(42417)
- 京(36185)
- 财(35868)
- 科学(31627)
- 江(29708)
- 所(27727)
- 财经(26613)
- 范(26332)
- 中心(26171)
- 师范(26141)
- 技术(25441)
- 职业(25416)
- 研究所(24360)
- 经(23930)
- 州(23205)
- 北京(23020)
- 农(22965)
- 院(21698)
- 业大(21314)
- 教育(21269)
- 基金
- 项目(110554)
- 研究(92322)
- 科学(87701)
- 基金(75379)
- 家(63322)
- 国家(62643)
- 社会(56058)
- 科学基金(54058)
- 社会科(52690)
- 社会科学(52681)
- 教育(48158)
- 省(46451)
- 编号(41199)
- 基金项目(38901)
- 划(38475)
- 成果(34822)
- 课题(31875)
- 自然(31287)
- 自然科(30469)
- 自然科学(30462)
- 自然科学基金(29901)
- 资助(29445)
- 制(27969)
- 年(27608)
- 重点(26367)
- 部(25313)
- 发(24959)
- 性(24801)
- 项目编号(24415)
- 规划(24067)
- 期刊
- 济(81303)
- 经济(81303)
- 研究(55763)
- 中国(48477)
- 教育(41807)
- 财(30690)
- 管理(25368)
- 技术(23423)
- 农(22890)
- 学报(22036)
- 科学(20460)
- 职业(18965)
- 大学(18538)
- 学学(16556)
- 融(16463)
- 金融(16463)
- 农业(15049)
- 财经(13934)
- 业经(13918)
- 技术教育(13019)
- 职业技术(13019)
- 职业技术教育(13019)
- 经济研究(12337)
- 经(12023)
- 坛(11096)
- 论坛(11096)
- 问题(10002)
- 图书(9487)
- 贸(8327)
- 会计(8308)
共检索到284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俊生 张国镛 高羽
职业本科院校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是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具有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方针、促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引领“三教”改革等多重价值。为了推动一流专业建设的有序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需要加快建立健全专业人才供需研究机制、专业调研与论证机制、专业建设管理机制以及质量保障机制;同时,还需要加快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专业建设标准,打造突显类型教育特征的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新型专业教学模式,以此稳步实施一流专业建设。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一流专业 高质量发展 机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华
从高职教育发展进程梳理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发展路径:办学特色发展;开放教育发展;人才的全面发展;专业群协同发展;多渠道师资发展;塑造文化底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校建设 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黄惠璇 罗霞
“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层面以“科目”为单位推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递次改革的制度基础上,“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形成信息化赋能、类型化发展两个方面的制度要义。其中,信息化赋能的机制较为成熟,类型化发展的要义则需要通过优化课程目标、改进课程内容与结构、深化课程资源建设、稳抓课程实施质量、打造示范引领样板效应五个方面来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翠兰
建设一流专业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任务的核心基础,也是基于自身属性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推动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要从经验采集、目标设定、合作伙伴选择及举措设计与推进等方面综合考虑。据此,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六个策略,即凸显立德树人、坚持校企融合、重视团队建设、注重模式创新、实施课程延展、把握监控评价。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专业建设 双一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荃 李萌仕
以"双一流"视角审视我国高职院校建设,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对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双一流"的目标和理念建设高职院校,有助于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社会信任感、经济支撑度和国际影响力。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加强院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双师"素质,全面推进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和高职院校的一流专业建设,以期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产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勇 童昀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旅游教育体系,无论是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还是各层次招生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旅游管理作为本科专业一级大类,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中获得了143个拟建设指标(超过经济学类和地理科学类),充分反映了旅游管理类专业在我国本科教育专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蓬勃的发展态势。首批旅游管理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共有4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建设与验收,成为新时代一流旅游本科教育建设的主线和重点。
关键词:
一流专业 总体目标 价值诉求 实施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万里 易自力
从一流本科教育的相关概念与内涵解析进行探讨,结合一流本科与"双一流"的内在联系,提出全面优化本科教育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深度激活教育者潜心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着力创新本科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分析构建保障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体系,探析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一流大学必有一流的本科教学。一流大学本科教学具有精英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性质,表现出造就一流人才、高选择性招生、一流的教学、一流的学习能力、一流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流的课程教学、一流的教学设施条件、一流的教学质量保障和一流的教学文化等特征。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整体观,应当在现有的本科教学体系中植入一流的基因和元素,树立全面的英才教学理念,制定并实施英才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完善英才教学治理体系,以及培育全面的英才教学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有才
2016年启动实施的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将高水平专业建设作为四大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构建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创新驱动机制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一个十分严肃和现实的重大课题。需要做好专业建设的优化布局,建立产教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机制,建立"三位一体"教育教学创新驱动机制,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强师工程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打造广东高职教育品牌为目标,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田舒蕾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重点在于专业建设。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是适应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满足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之举,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环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遵循自身基本逻辑,坚持转型与塑型并举、传承与发展并重、融合与创新并行。强化机制构建,构建专业标准体系,形成专业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专业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规范专业建设评价,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探索可为路径,坚持办学方向、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不变,提升专业建设支撑力;坚守职业性和高等性两种属性,强化专业建设驱动力;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专业建设内核力。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专业建设 专业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羽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我国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而办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关键在于专业建设。首先,要明确目标指向,即主要为增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奠定基础,为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支撑,为满足我国产业形态高级化变革需求提供保障。其次,要强化机制构建,加强前期研究分析,健全调研论证机制;打造专业标准体系,构建示范引领机制;降低专业管理重心,实行动态调整机制;评议专业建设成效,建立质量保证机制。最后,要探索具体路径,明确专业建设目标,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强化课程、教材建设,夯实专业发展基础;加大师资建设力度,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创新专业教学模式,持续提高专业教育水平;加快专业数字化改造,紧随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本科层次 职业教育 专业 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本文集中讨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必须解决的三方面问题。首先,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提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必须遵循的三项原则;其次,讨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并予以资源保障的建设重点,包括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制度和平台;第三,分析实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和达到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如何认识和识别一流本科教育,二是如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前者首先要解决对本科教育重要性等方面的认识问题,以提高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及深化对一流本科教育的认识;其次要明晰一流本科教育具备的基本特征,以清楚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方向和评价标准。后者涉及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建设重点、课程教学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其中建设路径主要按照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逻辑过程,讨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需要经历的主要环节、内涵及其要求。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一流本科教育的认识问题、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统建
新工科视域下的林业院校正面临着一场持续、全面而深入的教育治理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了当前国内林业院校本科教育遭遇的现实困境;根据新工科提倡的专业建设新理念、新思维、新方式和新方法。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林业院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总体思路。借鉴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理念提出"新林科"概念,从专业结构交叉融合、课程新体系构造和实验实践教育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工科 林业院校 一流本科教育 新林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曲木铁西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汉语言文学一起担负着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丰富和促进我国人文科学长足发展的同时,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社会的转型发展、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来看,在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目标;另一方面在确定建设目标时要充分认识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是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和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建设理念;二是科学合理构建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强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保障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
双一流 高等院校 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