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4)
2023(8837)
2022(7517)
2021(7028)
2020(6048)
2019(13967)
2018(13874)
2017(25904)
2016(15098)
2015(17550)
2014(18281)
2013(17472)
2012(16613)
2011(14890)
2010(15224)
2009(13822)
2008(13983)
2007(13086)
2006(10994)
2005(9808)
作者
(44074)
(36892)
(36877)
(35211)
(23111)
(17675)
(17034)
(14594)
(13938)
(13214)
(12430)
(12390)
(11720)
(11717)
(11710)
(11649)
(11470)
(10886)
(10851)
(10406)
(9323)
(9300)
(9108)
(8602)
(8442)
(8381)
(8278)
(8218)
(7661)
(7586)
学科
(55009)
经济(54946)
管理(37265)
(33629)
(27304)
企业(27304)
方法(26587)
数学(22318)
数学方法(22090)
中国(18931)
(16992)
(14232)
(13827)
理论(13030)
(12137)
业经(11955)
地方(11675)
教育(10664)
农业(10639)
(10267)
(9928)
贸易(9928)
(9589)
(9210)
银行(9175)
(9158)
(8768)
(8700)
金融(8692)
(8223)
机构
学院(213685)
大学(210752)
(78120)
经济(76034)
管理(74582)
研究(73533)
理学(63339)
理学院(62528)
管理学(61191)
管理学院(60781)
中国(53089)
科学(46901)
(45455)
(40458)
(38869)
(37345)
研究所(35403)
(34723)
中心(34080)
业大(33817)
(32174)
农业(32112)
师范(31836)
技术(29437)
财经(29136)
北京(28586)
(27251)
(26225)
(26212)
师范大学(25030)
基金
项目(138560)
科学(106606)
研究(105304)
基金(94401)
(82257)
国家(81434)
科学基金(67331)
社会(61933)
社会科(58255)
社会科学(58234)
(57380)
教育(52555)
基金项目(49531)
(48716)
编号(47197)
自然(41869)
自然科(40829)
自然科学(40812)
自然科学基金(40065)
成果(39839)
资助(38484)
课题(34274)
重点(32361)
(30779)
(30659)
(28419)
(28273)
项目编号(28037)
(26902)
创新(26338)
期刊
(87852)
经济(87852)
研究(59868)
中国(48368)
教育(38917)
学报(37417)
(37012)
科学(31286)
(30545)
大学(27592)
学学(25658)
管理(25022)
农业(24623)
技术(24201)
(16894)
金融(16894)
职业(15835)
业经(15237)
财经(14523)
经济研究(13625)
(13380)
图书(12658)
(12553)
问题(12134)
(12050)
(11610)
论坛(11610)
技术教育(11044)
职业技术(11044)
职业技术教育(11044)
共检索到321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彩琴  
在新时代的新语境下,高校推动文化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实施文化育人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科学先进的育人文化体系。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本科教育类型,其育人文化的内涵首先具有一般本科教育的精神性、创新性和地域性等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的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根据职业本科教育遵循劳动和技术的复杂性提升后的新工作场域逻辑,其育人文化在精神文化、技术文化、职业文化、创新文化、地域文化五个层面分别具有工匠精神、科技素养、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和本土意识的逻辑向度。基于职业本科育人文化的内涵特征和逻辑向度,构建“四元融合,五化同步”的育人文化体系,充分发挥育人文化载体作用,以培养职业本科学生内化于心的工匠精神、过硬的科技与职业素养、良好的创新和服务意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玉德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止风险累积演化为系统性风险,推动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财税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必须在厘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基于公共风险视角溯清隐性债务产生的动因及其演化机理,揭示政府、市场和公民个人之间跨部门风险传播并最终汇聚形成隐性债务的风险逻辑。隐性债务主要来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产生的公共财政支出责任和政府部门风险私人化后的再次回流,其实质是公共风险引致的非法定的政府潜在支出义务。据此可以进一步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大类,以消除隐性债务理解上的歧义且能更好地发挥现实指导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荣晨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的战略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抉择。本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建立了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最本质特征、强大动力等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方向、战略基点、主攻方向等内在逻辑以及理论创新进行了系统阐释,形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新发展格局理论体系,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完成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战略重点,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的重大举措提供了行动指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超  堵文静  钱江涵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影响深远,不可替代,其多元、跨界、开放等鲜明特征倒逼学校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从“单治”向“共治”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化、从“经验”向“科学”的转换,深刻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要从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内容与选择、“双高计划”引领下的特色与创新、类型层次视域下的实然与必然等维度,深入理解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蕴;要从治理理念价值重塑、治理形态一体协同、治理效能内外评价、治理方式数字转型、治理制度基础支撑五个层面,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进行“五位一体”的逻辑构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小天  李天元  
进入新千年以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已成为旅游研究中广泛讨论的热点课题。但对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这一概念,人们的认识和界定实际上并未实现统一。本文在回顾已有各种定义的基础上,分别从语言、逻辑和认识论的视角对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辨析,旨在探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运动与作用,并尝试运用系统论思想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之形成的概念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武前波  郭豆豆  接栋正  
回顾梳理城乡社区空间组织模式的演变脉络,对未来社区产生的逻辑、内涵以及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国家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使社会各领域积极探索城市未来生活场景,未来社区由此产生,科技、生态、人本是其3大关注焦点。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单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科技的多重和谐关系将是未来社区建造的价值观,生态、人文、智慧型社区成为建设目标,社会空间、自然空间和技术空间是其建构基础。最后,将未来社区置于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之中,辨析未来社区、未来城市和未来乡村的相互关系,三者均聚焦于人本化、生态化和数字化,以期推动未来城乡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贞山  赵晓芳  
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要构建内涵式发展、中高等职教育发展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渗透、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美好愿景,是职业教育思想现代化、职业教育内容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体制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相促进的过程,需要加强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规划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成为建设公平普及、优质终身和有创新服务能力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杰  
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向来有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等不同角度的争论,其争论又对职业教育政策供给、学校管理理念、教育教学设计等产生重大影响。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因此,如果用"白马非马"的思维方式将之从培养人的大教育中剥离出来,并过于强调用技术和工具价值去审视,既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实际,又不符合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在中国现实背景下,必须用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考量职业教育,并据此采取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诸多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霞  刘向兵  
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看到"通过劳动"的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又要看到"关于劳动"的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正确处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的关系。基于这一认识,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明确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专门一部分,以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建构了"五大目标体系""三大任务体系""1+8实施体系"和"3+1保障体系"环环相扣、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相结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月  王珊珊  
从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指标体系、经济效应、作用渠道以及短期冲击等多个层面,系统梳理了西方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文献。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方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内涵,提出中国推行结构性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注重结构性改革推行的时机;设计合理的结构性改革路线图;认清存在结构性改革短期冲击的本质并努力削弱这一冲击;配合使用结构性改革与传统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文胜   徐坚  
文化强则民族强、国家兴。大学是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着缺乏具象的精神引领、缺乏具化的育人环境、缺乏聚焦的理论研究和缺乏聚合的协同体系等诸多困境。通过以文化记忆理论中对文化传承的时代特点、身份认同,传承媒介和体系载体的分析,构建红色文化传承应然路径。以此为基础,以体系化育人为目标,构建红色文化特色教育证书制度,结合嘉兴南湖学院的红船证书实践,提出重视学思践悟,建设红色校园文化,打通校内外协同育人体系,建设高水平红色文化育人师资队伍的实践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文  
"空间的生产"是近年来新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城市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通过对"空间的生产"理论内涵及逻辑体系的解析,认为"空间的生产"是资本、权力和利益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空间重新塑造,并以其作为底板、介质或产物,形成空间的社会化结构和社会的空间性关系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内外部环境影响下,资本逻辑和权力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空间生产的异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应深度理解空间资本化的双重逻辑,警觉资本逻辑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另类牵引,新型城镇化空间实践的价值取向应平衡"资本"与"人本"的关系,在实践和研究中明确空间生产效能"以人为本"的需求面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金祥  王中兴  巩有奎  李鹏  
职教本科教育在我国的实践层面已经破题,但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研究基础构建尚不完善。适应岗位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教育适应岗位发展,应从岗位能力、岗位发展、岗位知识等基本要素开始,逐步形成自下而上的职教本科逻辑范畴研究实践体系,更好地推动职教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