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4)
2023(15647)
2022(13192)
2021(12492)
2020(10341)
2019(23845)
2018(23673)
2017(44214)
2016(25068)
2015(28389)
2014(28674)
2013(27565)
2012(25019)
2011(22512)
2010(22642)
2009(20865)
2008(20849)
2007(18427)
2006(16437)
2005(14922)
作者
(68966)
(56889)
(56808)
(54211)
(36460)
(27313)
(25989)
(22234)
(21850)
(20696)
(19597)
(19177)
(18310)
(18059)
(17587)
(17499)
(17152)
(17022)
(16485)
(16217)
(14261)
(14105)
(13648)
(13059)
(13041)
(12944)
(12652)
(12575)
(11314)
(11161)
学科
(92234)
经济(92081)
(89050)
管理(88112)
(87077)
企业(87077)
方法(42543)
(33327)
数学(33116)
数学方法(32733)
业经(28124)
中国(27590)
(24009)
财务(23940)
财务管理(23910)
教育(23609)
企业财务(22715)
理论(22526)
(22258)
(21514)
技术(20394)
(19164)
(18434)
(17287)
(16267)
地方(16166)
(15814)
贸易(15806)
(15404)
(15268)
机构
大学(351847)
学院(349299)
管理(139016)
(132131)
经济(129037)
理学(119762)
理学院(118417)
管理学(116558)
管理学院(115867)
研究(111773)
中国(80119)
(75882)
科学(66272)
(66252)
(54692)
(53412)
(52503)
财经(52251)
师范(52167)
中心(49628)
研究所(49227)
北京(48483)
(47302)
业大(46813)
(45508)
师范大学(42459)
(42432)
教育(41010)
(40751)
技术(39521)
基金
项目(230758)
科学(184304)
研究(177984)
基金(165657)
(141307)
国家(139903)
科学基金(122082)
社会(110647)
社会科(104618)
社会科学(104590)
(91462)
教育(88387)
基金项目(87566)
自然(77693)
(77658)
自然科(75877)
自然科学(75861)
编号(75005)
自然科学基金(74525)
资助(67264)
成果(63098)
课题(53823)
(52566)
重点(51999)
(49596)
(48758)
项目编号(47317)
(46736)
教育部(46493)
创新(45844)
期刊
(148592)
经济(148592)
研究(111110)
中国(75351)
教育(68070)
管理(55982)
(54980)
学报(48342)
科学(45938)
(40387)
大学(38560)
技术(36278)
学学(34888)
农业(27824)
(27258)
金融(27258)
财经(26328)
业经(24037)
(22482)
经济研究(22189)
职业(18676)
问题(18582)
技术经济(17250)
图书(16813)
财会(16589)
理论(16452)
现代(15981)
科技(15893)
(15646)
会计(15569)
共检索到524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建良   翟炜从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指出职业本科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校企协同育人体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度较低、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瓶颈、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缺失。据此,提出职业本科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策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与反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在办学中探索并实践了"校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其核心内涵是"双会双主导、双核双枢纽"。该模式得到学生、行业企业、政府和社会认同,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13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与湖北省物流协会共同牵头成立湖北物流职教集团,2014年学院牵头成立湖北省职教学会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任主任单位。由此,学院实现了从最初的"学校-企业"合作,到"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再到"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青  
产教融合下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涵盖产教有效融合"、双师型"教师培养、新型学徒制实施、社区教育、评价监督、信息沟通等各方面。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正在上下求索的实践探索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含笑  柴政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软件类应用型专业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但在某些地区因未能构建良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企业热、学校冷",或者毕业学年企业主导学校参与度不高,使得学生对学校认同度下降等问题。文章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构建机制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例,以期为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畅  解旭东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统筹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需要政校行企等主体之间的协同联动。围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搭建政校企行协同育人机制,关键是构建互利共赢的需求动力机制、共享共荣的资源配置机制、规范有效的动态协调机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行业组织深度参与的协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吟龙  廖发良  
校企一体、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交通运输行业需求,从校企一体、协同育人关系特征、平台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明确协同育人关系,搭建协同育人平台,理顺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伍俊晖  黄小东  蔡丽  
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协且同、融且合、合且优”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即完善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咏  
哈肯的协同理论揭示了自然界开放系统中物质、能量交换产生的内部协同和平衡关系,认为系统内各子系统或各要素间基于非平衡相变,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进而在宏观上产生独立部分之和的系统整体价值,即协同效应。高校研究生育人机制中存在着若干彼此相关的子系统结构,科学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机制,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子系统或各要素间的整合、协同、配合,有利于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和目标利益的最大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蔺伟  王军政  纪惠文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立足发展大局,在"三个转变"中把握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符合一流大学建设发展的根本要求、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现实需求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实践诉求。认为新形势下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要从责任协同、阵地协同、队伍协同、保障协同四个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努力开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洋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挑战,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意义、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领导重视、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营造等方面提出了协同育人的途径与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姗姗  
传统的大学继续教育存在封闭式办学与学科化人才培养的缺陷,基于大学继续教育服务型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大学应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并着力从组织、制度、平台、评价系统等方面强化育人机制的保障系统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益芙  魏会贤  
高职院校推进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校企合作共赢,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需要创新协同育人理念,突出实践育人的引领作用;实施分层分段培养,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作用;形成“四类协同机制”,凸显实践育人的系统作用;构筑“四型实践平台”,深化实践育人的长效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旖旎  买琳燕  刘科江  
校企协同育人是"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提出的重大要求。通过对校企协同育人现状的审视,发现诸多问题影响了协同育人的长效发展,如缺乏利益主体间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多层次、系统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以及缺乏先进的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等。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部分地区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因地制宜型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把握新技术型校企精准育人模式以及具有"国际范"的协同育人模式等。未来应建立校企协同网络公共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协同育人等以创新培养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丹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正处于心身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还存在适应不了社会规则和自身角色的转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需要学校和家庭协同教育,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大学生家校协同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由秦波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素》一书,在现有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对大学生所作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提供探讨方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费广胜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从“人”“时”“空”对学生进行无缝隙立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要求。“三全育人”需要建构体系化协同机制,以整合高校一切人财物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产生协同效应。为此,有必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构建育人主体协同机制、育人过程协调机制和育人环境协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