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4)
- 2023(18438)
- 2022(15706)
- 2021(14938)
- 2020(12641)
- 2019(29628)
- 2018(29441)
- 2017(55304)
- 2016(31305)
- 2015(35970)
- 2014(36699)
- 2013(35251)
- 2012(32445)
- 2011(29337)
- 2010(29619)
- 2009(26490)
- 2008(26276)
- 2007(23461)
- 2006(20024)
- 2005(17548)
- 学科
- 济(116828)
- 经济(116700)
- 管理(85593)
- 业(80533)
- 企(66826)
- 企业(66826)
- 方法(59612)
- 数学(52439)
- 数学方法(51557)
- 中国(34473)
- 农(31659)
- 财(30292)
- 学(27660)
- 教育(25760)
- 业经(25091)
- 理论(24795)
- 地方(23053)
- 贸(21070)
- 贸易(21059)
- 农业(21037)
- 易(20434)
- 务(19789)
- 财务(19696)
- 财务管理(19649)
- 技术(19537)
- 制(19494)
- 企业财务(18563)
- 和(18503)
- 环境(17191)
- 教学(16200)
- 机构
- 大学(439562)
- 学院(438479)
- 管理(168184)
- 济(162360)
- 经济(158438)
- 理学(146499)
- 理学院(144783)
- 研究(142459)
- 管理学(141659)
- 管理学院(140865)
- 中国(100538)
- 京(94360)
- 科学(91169)
- 财(74147)
- 所(72308)
- 农(71227)
- 业大(67096)
- 研究所(66083)
- 范(65650)
- 中心(65217)
- 江(65184)
- 师范(65051)
- 财经(60083)
- 北京(59853)
- 农业(56106)
- 经(54488)
- 技术(53468)
- 州(52814)
- 师范大学(52504)
- 院(51585)
- 基金
- 项目(298808)
- 科学(233924)
- 研究(220641)
- 基金(211400)
- 家(183882)
- 国家(182253)
- 科学基金(155877)
- 社会(133393)
- 社会科(126126)
- 社会科学(126090)
- 省(120052)
- 基金项目(111527)
- 教育(109783)
- 自然(102818)
- 划(101835)
- 自然科(100410)
- 自然科学(100384)
- 自然科学基金(98511)
- 编号(93494)
- 资助(89083)
- 成果(77049)
- 重点(68069)
- 课题(66887)
- 部(66525)
- 发(63482)
- 创(61712)
- 科研(57393)
- 创新(57363)
- 教育部(57208)
- 项目编号(56940)
- 期刊
- 济(169179)
- 经济(169179)
- 研究(127777)
- 中国(88849)
- 教育(79896)
- 学报(70508)
- 农(63089)
- 科学(62735)
- 管理(58836)
- 财(57364)
- 大学(53910)
- 学学(49365)
- 技术(45619)
- 农业(44010)
- 融(30125)
- 金融(30125)
- 业经(28767)
- 财经(28243)
- 经济研究(27096)
- 经(24056)
- 业(23564)
- 图书(23357)
- 职业(22885)
- 问题(21937)
- 统计(21387)
- 技术经济(20938)
- 版(20789)
- 科技(19926)
- 理论(19428)
- 策(19241)
共检索到630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晋全 王静霞
人才培养是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逻辑旨归和目标导向。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质与变革,以人才结构优化促进职业本科教育类型化发展。以32所职业本科院校为例,依托近3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四个维度分析发现,32所职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以“产教融合”为实践进路等共性特征。此外,32所职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凸显及标准方式上存在较大校际差异。据此,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心在于明确“人才规格+职业能力”的类型目标定位;推进“标准引领+任务导向”的实践育人过程;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配套培养制度;构建“动态调整+分类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毋磊 周蕾 马银琦
明确我国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向度,对于推动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以21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通过对其近4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培养目标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但缺乏高端产业适配度,强调人才的专业复合性,却忽略了高层次的内涵;专业设置不断提升适应性,本科性有待彰显,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理实尚未一体化,“三教”改革注重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亟需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注重校企协同育人,但缺乏标准引领,“1+X”证书制度稳步推进,含金量有待提升;校内多级评价主体权责分明,企业行业地位重视程度不足,评价导向有所扭转,但欠缺职业特色。据此,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厘清“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定位,彰显类型特色;坚持“技术导向”的培养过程,打造培育优势;深化“校企协同”的培养制度,加强育人保障;构建“知识+技能”的评价体系,提升育人成效。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海峰 张进
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被引导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转型发展的关键是要全面提升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理念、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和评价体系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问题。因此,要在转型定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采取积极措施,实行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提高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淑珍 张春琴 李以镔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造成的人才过剩,而是技术型人才的缺失,是高级技术人才的断层,这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而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机遇。在阐述技术本科的概念基础上,分析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原因,并就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抛砖引玉式的探讨。
关键词:
技术本科 产业结构调整 应用型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鲍洁 梁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发展,创新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北京联合大学自2003年提出"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以来,积极开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应用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职业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为特征的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学校应用性教育教学改革中推广。
关键词:
应用性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颖 董大奎
以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同科学院、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四所院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分析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时学分、主要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总结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进一步构建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
技术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案例研究 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炎辉 黄敏
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基于福建省2012—2014年20所公办本科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本分析,结果表明:高校能较为紧密地结合国家、区域经济、行业及自身实际等对人才培养进行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但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应处理好顶天与立地、趋同与存异、升格与转型三者间关系,走出一条更切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特色发展 应用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丽君 戴蕾
本科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章程作为学校内部的基本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25所本科职业院校章程中的人才培养相关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然状况,发现当前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职教本质认识局限、服务定位和课程设置对接不够紧密、专业设置偏离实际、“双师型”教师能力存在一定的缺位、管理决策困境尚存、监督机制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偏差,建议从人才培养特色化、职教特色地区化、专业设置科学化、管理主体多元化出发,探索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尔忠 吕朝龑 冯小琴 弥宁
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复合性的特征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应是"本科标准+职业能力"。这一模式以重视基础理论,强化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突出职业能力为基本特征,并通过优化课程、搭建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突出实践、实现理论到技能的贯通、工学结合、架通专业到职业的桥梁、综合提升、打开学生多元发展空间来实现。
关键词:
本科标准 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蕾 刘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高移成为发展的必然,技术本科应运而生,技术本科的研究也随之兴起。这一领域研究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路线及研究焦点等方面呈现明显特征,但同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吸引多方参与,壮大研究队伍;丰富研究方法,提升研境价值;深化研究内容,凝练研究重点,并在实践中运用研究成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利剑
随着国家落实"转方式、调结构"战略举措的不断深入,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转变日渐明显,主要体现在对培养层次和质量上的要求更高。在此背景下部分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逐渐转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创新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及整合教学内容,调整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条件是构建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国渝 朱肖川
经过10年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两大途径。本文比较分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等四个方面的异同及利弊,提出了四点研究结论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成林 李慧婷
智能制造对本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机遇。智能制造产业人才需求、国家政策驱动、全球发展趋势是创新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依据。面向智能制造的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能力培养的高层次,培养内容在知识选择与课程设计上寻求新突破,培养过程实现教育的技术与生产的技术同频共振,培养评价强化以人为本的过程与结果并重。建议在三方面推动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宏观层面推进政策衔接,形成各级政策上下一体合力;中观层面实施组织变革,集聚产教协同育人资源;微观层面转变公众认知,强化"成才"与"成人"兼顾的育人观。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本科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