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3)
2023(7517)
2022(6372)
2021(5902)
2020(4827)
2019(11096)
2018(10694)
2017(19358)
2016(11796)
2015(13596)
2014(13490)
2013(12489)
2012(11622)
2011(10679)
2010(11137)
2009(9657)
2008(9532)
2007(8744)
2006(7897)
2005(7186)
作者
(31527)
(26236)
(26060)
(25091)
(16825)
(12466)
(11923)
(10094)
(10030)
(9802)
(8884)
(8750)
(8578)
(8427)
(8337)
(8239)
(8042)
(7925)
(7725)
(7441)
(6844)
(6540)
(6436)
(6149)
(6060)
(5986)
(5821)
(5783)
(5300)
(5296)
学科
(36184)
经济(36154)
管理(29619)
(28812)
(22937)
企业(22937)
中国(15741)
(13923)
方法(13429)
教育(11513)
数学(11422)
数学方法(11173)
(10596)
理论(10474)
(9242)
业经(9192)
农业(9001)
教学(8881)
地方(8396)
技术(7752)
(7587)
贸易(7582)
(7557)
(7407)
(7219)
(6796)
及其(6555)
(5959)
银行(5935)
政策(5901)
机构
学院(157467)
大学(152349)
(58871)
经济(57295)
研究(56122)
管理(55744)
理学(47502)
理学院(46867)
管理学(45897)
管理学院(45576)
中国(38854)
科学(33366)
(32710)
(28203)
(27863)
(26844)
(26719)
(25839)
师范(25647)
研究所(25498)
中心(24823)
技术(23570)
业大(22523)
教育(22103)
职业(21369)
财经(21094)
北京(20907)
农业(20890)
(20441)
(20413)
基金
项目(99970)
研究(81333)
科学(79161)
基金(67364)
(57624)
国家(56967)
科学基金(48266)
社会(47695)
社会科(45050)
社会科学(45040)
教育(43655)
(42015)
编号(36680)
(35852)
基金项目(34249)
成果(31415)
自然(29145)
课题(28545)
自然科(28445)
自然科学(28438)
自然科学基金(27963)
资助(27478)
(24267)
重点(23716)
(23016)
(22864)
规划(21532)
(21516)
项目编号(21366)
(21190)
期刊
(68454)
经济(68454)
研究(49562)
教育(42773)
中国(42662)
(24926)
学报(22011)
管理(21484)
科学(21199)
(20323)
技术(20304)
大学(17472)
农业(17295)
职业(16926)
学学(15758)
(14293)
金融(14293)
业经(11546)
技术教育(11184)
职业技术(11184)
职业技术教育(11184)
(10867)
论坛(10867)
经济研究(10474)
财经(10264)
(9227)
(8954)
问题(8497)
图书(7853)
(7761)
共检索到249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肖丽  谭永平  郑世珍  
文章阐述了职业本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逻辑起点,分析了其内涵和意蕴,并从学校层面提出建立"二元三级"组织体系、打造"双高双强"教学团队、构建"四性五化"内容体系、搭建"四位一体"教学平台、创建"双师双线"教学模式等加强职业本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晓寒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的变革,全球范围内教学和学习的信息技术发展得到了普遍重视。信息技术背景下,教育教学具有四方面特征:学习者参与的开放性、在线资源的生成性、学习行为的独立性、数据资源的可用性等,这些特征既适用于普通教育,亦适用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更需要技术的渗透,职业院校学生需具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信息素养。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技术是基础、标准是导向、课程是依托、教师是支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正斌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情况缺乏理性的定位,职业技能不扎实,功利心较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践经验,文章提出,大学生应该正确把握自身条件及就业形势,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和通用素质,同时打开眼界,拓宽就业渠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白玲  
职业学校"教学名师"对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具有引领、示范和辐射的重要作用。其特有素质应建基于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规定的基本素质和普通学校"教学名师"的优秀素质之上,还应该符合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的特殊要求等,这是"教学名师"素质推衍的逻辑起点。"教学名师"素质内涵丰富,具有融于"专业信念"之中的道德之爱,基于企业历练的实践智慧,"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改变专业境遇的"自我研究"能力,"自我更新"的终身学习力以及引领"团队发展"的奉献精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佳昕  郄海霞  
本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振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打破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历天花板。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上,本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共识,但在对于其基本内涵和定位问题上仍缺乏统一认识。基于此,拟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视角出发,明晰内生发展的技术样态是本科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本科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基于实践导向、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在实践路径上应严把入口端,建立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入学准入制度、规范育人全过程,优化本科职业教育办学要素以及把牢育人质量关,健全本科职业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静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其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却略显薄弱,文章从职业素质的构成、意义和养成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特点,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兵营  
加强职校生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需要、提升职校生综合竞争力、丰富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基于素质本位的职校生职业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从了解素质本位阶段的实际内容出发,以素质本位理论为依据,通过深入剖析当下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职校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华   崔国行  
价值规律在生态产品中的应用与发展是构成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生态产品价值存在或价值本体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本文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是什么”,对国内外生态经济学中生态产品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研究认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话语体系为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提出,我国的生态产品价值体系面向凸显劳动价值、面向发展生产力、面向现实关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面向统筹保护和发展,生态产品价值伦理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此,提出实现策略:一是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基础,发掘中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价值理论;三是结合试点实践,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四是打造面向现实关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建构;五是坚持人民性的生态产品价值伦理取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华  王冰  王博  曹京华  
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日益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也逐渐受到高职院校的关注,但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学校缺乏顶层设计与组织实施,教师专业水平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较差,课程建设力量薄弱等。高职院校应探本求源,寻找破解之道,有效实施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菜花  吴伟平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通过剖析高职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及特征、构成及其地位,就高职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和培养对策作了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连晓庆   张兴会  
培养一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人才,是职业本科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职业本科院校培养的现场工程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性支撑,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价值旨归,更是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职业本科院校要根据自身属性,将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规格定位为工程技术型、能力复合型和实践创新型。基于此,在实施策略上,需要研发专业认证标准,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聚焦工程实践问题,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合多元培养主体,形成育人联动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健  
当下教师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实践性、实效性等问题频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和挑战,有必要建立"高质量教师培训项目"的概念,在理论研究、政策设计和实践操作层面厘清其意蕴,创新实现意蕴的策略。高质量教师培训项目应以培训取向、专业特性和学员需求为逻辑起点,涵育认知学习与情感体验并重、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结合、即时效果与延伸效应兼备、利他价值与主体价值统一等内涵特征,并实施情绪管理、校地合作、双导师制、文化濡染等创新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加鹏飞   高婷婷   梁伟豪  
“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是职业院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实践探索,是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提高职业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的积极尝试。基于“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三坚持”“两提升”的内在逻辑,分析“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存在政策机制失范、多元主体协同失调、招考评价失准、课程体系衔接失序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优化策略,即建立明晰的政策框架、搭建政校企互联平台、创建统一的招考评价机制、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雪冬  吴志鹏  王辉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文章通过呈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提出培养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以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新时期员工的要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如俊  
数字时代数字素养将成为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工作、学习与生活必备的核心素养。在对数字素养以及职业院校学生数字素养内涵流变的追溯基础上,以胜任特征模型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人格心理学理论与教育生态理论为逻辑依据,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法、量化分析法、质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学生数字素养总体框架模型,诠释框架的基本要素要义,提出解决学生数字素养培养问题的实践路向,即构建系统化的培育目标体系,设计层级化的要素结构框架模型,搭建多元化的培育课程体系,建设开放的培育生态,从而为职业院校实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与政策制定提供学理参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