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35)
- 2023(5981)
- 2022(4559)
- 2021(4278)
- 2020(3299)
- 2019(7501)
- 2018(7054)
- 2017(12359)
- 2016(7203)
- 2015(8256)
- 2014(8139)
- 2013(7502)
- 2012(6995)
- 2011(6542)
- 2010(6658)
- 2009(5731)
- 2008(5628)
- 2007(5322)
- 2006(4754)
- 2005(4035)
- 学科
- 济(20707)
- 经济(20697)
- 管理(19991)
- 业(14991)
- 企(13203)
- 企业(13203)
- 中国(12461)
- 教育(8492)
- 农(7957)
- 理论(7952)
- 业经(7427)
- 技术(6163)
- 学(6081)
- 地方(5919)
- 方法(5763)
- 教学(5645)
- 和(5620)
- 农业(5302)
- 财(5027)
- 发(4497)
- 策(4343)
- 工作(4156)
- 划(4101)
- 学校(3982)
- 制(3885)
- 环境(3775)
- 研究(3749)
- 学法(3747)
- 教学法(3747)
- 发展(3593)
- 机构
- 学院(91141)
- 大学(88935)
- 管理(31734)
- 研究(31262)
- 济(28131)
- 经济(27142)
- 理学(26407)
- 理学院(26024)
- 管理学(25576)
- 管理学院(25348)
- 中国(20625)
- 京(19973)
- 范(18774)
- 科学(18756)
- 师范(18680)
- 教育(18334)
- 职业(16435)
- 江(16030)
- 技术(15896)
- 师范大学(14838)
- 所(14817)
- 中心(14378)
- 财(14215)
- 研究所(13260)
- 北京(12930)
- 州(12646)
- 院(11801)
- 职业技术(11267)
- 业大(10826)
- 农(10603)
- 基金
- 项目(58527)
- 研究(53030)
- 科学(47211)
- 基金(37555)
- 家(31239)
- 国家(30806)
- 社会(30530)
- 教育(28942)
- 社会科(28613)
- 社会科学(28609)
- 科学基金(26386)
- 编号(25987)
- 省(25244)
- 成果(22660)
- 划(21764)
- 课题(19741)
- 基金项目(19374)
- 年(17521)
- 项目编号(15949)
- 规划(14752)
- 发(14241)
- 重点(14107)
- 自然(14000)
- 自然科(13598)
- 自然科学(13596)
- 自然科学基金(13332)
- 资助(13253)
- 部(13234)
- 创(13077)
- 性(12995)
共检索到151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华 黄婷婷
学科是职业本科学校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科建设是提升职业本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知识论角度看,职业本科学校以技术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研究为己任,应选择技术学科作为主要学科进行建设;从目的论角度看,职业本科学校的学科建设不是自为的,需秉持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以服务企业技术进步和保持专业建设先进性为动力;从方法论视角看,要促进技术学科的发展和繁荣,职业本科学校应建立向外的组织化和向内的教育化两条学科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燕
学科建设是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议题。以科技象限模型为分析框架,提出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知识生产场域是“爱迪生象限”,属于技术开发活动,不属于科学研究活动。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即技术开发知识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以及学校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外延化。面向未来,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有其行动路径,需要构建技术开发本位标准体系,回应技能强国建设需求;优化技术开发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造就创新拔尖技术人才;完善学科建设制度,提升技术开发知识生产效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彬
拥有一门学科知识和从事一项专业工作是学科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前提,而学科教育知识是支撑学科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和学科教育作为专业工作的知识基础。学科教育知识是对所教学科知识进行"教育学转化"和"生本化表达"后形成的,以发挥学科知识育人功能为目的一种新的学科知识形态。加强教育目的的持续引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推动对学生个性化解读和整体性把握,促进教学内容、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的整合,综合考虑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建构学科教育知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学科教师 学科教育 学科知识 教育学知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战锐 徐珊珊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优势特色不明显、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应用型学科建设,可以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应用型学科建设应把实践性技术研究作为基本导向,注重具有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为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应用型高校 学科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洁
高校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加快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营造学科建设环境,汇聚学科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办学内涵的根本。将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是要削弱或忽视学科建设,而是要明确并突出应用型学科方向,规制主导学科专业的发展,使学科建设成为专业构造调整的支撑。新建本科院校培育学科方向的路径是紧扣办学定位构造学科建设机制、以学科方向规制专业建设、探究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 学科方向 学科规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国瑜
学科建设是通过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形成并保持学科优势的过程,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关键和核心。作为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研究生教育是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通过加强高水平课程建设、强化研究生基础科学研究训练、构筑高水平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措施,使研究生教育成为提升学科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基础科学研究 研究生教育 一流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小敏
职业本科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环节,专业建设是办好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石。在传统知识二分法观念下,归属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依据科学逻辑还是技术逻辑,一直贯穿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的理论探讨过程。在试点实践中,也存在照搬论、延伸论、中间论和行动论,持不同观点办学的专业建设标准不统一,缺乏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知识的企业成为主力军,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是动态的,超越了传统二分法。从企业知识创造的视角分析职业本科专业建设,可精准对接现代企业的真实需求,重构职业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创新专业发展路径并建立契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促进职业本科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辛均庚
学科是高校三大职能发挥载体,其建设水平更是高校学术水平、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核心标志,学科建设已经处于高校工作的龙头地位,特别是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应把学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想路径、操作路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从学科建设类型、核心任务、内涵、层次等方面提出发展走向。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学科建设 路径 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印学
新建本科院校在加强学科建设过程中,尚存在着学科建设定位不明确,学术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备,学科队伍不稳定,学术气氛不浓厚等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正确认识学科建设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握学科建设的内涵与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理顺各种关系。应重点加强应用学科建设,兼顾基础学科建设;学科研究要为专业建设服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重硬件建设,更要重软件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耀
一流学科的成长具有外部推动和内在生成双螺旋逻辑的制度特性,由此决定了良性的学科评估必然应同时重视外部显性评价机制和内在隐性评价机制约束并在两种机制约束间保持"适度均衡"。学科评估的双重机制约束"失衡"既会导致诸如学科壁垒与学科自我保护、质量单极化及急功近利等学术效率损失,也会导致行政扩权、服务低效、强化利益机制等行政效率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导致学科评估的"正当性"存在"合法性危机",因此需要从尊重学术研究的自发秩序、构筑良好的学科文化氛围、营造鼓励创新和宽松容错的研究环境、培育独立客观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关键词:
学科评估 机制约束 效率损失 补偿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中才
本文以社会活动层面划分为基础,讨论学科建设、学科和科学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问题。讨论集中于常规科学学科。结果认为,学科建设、学科和科学,是处于社会活动不同层面上的结构,有自身特定的规定性;同时,它们又是有内在联系的网络结构,统一于社会活动的整体之中。自身特定的规定性,决定了它们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决定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发展性。在学科建设的考虑中,应充分顾及到这两个方面,力戒片面,避免偏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楚金华 李洪华
学科是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是职业教育“高等性”的重要体现。但近3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倡导“强化实践”和“理论够用”,过于强调“职业性”,学科建设几乎被忽视。学科的本质是知识分类,以知识为核心组分。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知识传授、生产和应用是其开展人才培养的逻辑主线,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离不开学科建设。鉴于“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知识形态呈“金字塔”型,学科形态呈“四螺旋”型,组织形态呈“超组织”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围绕这些特征进行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和方案建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渊
国家的政治体制、文化底蕴及精神气质、社会发展阶段及战略重点、高等教育治理结构、高校办学传统等深刻影响着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新时代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建立世界一流学科评价的"中国话语"及"中国标准";探索世界一流学科治理的"中国模式"及"中国体系";构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生态";强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创新。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范式",构筑中国世界一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双一流"建设启程的重要规划。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中国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对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贡献不断增强,学科建设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变化的最重要的标识。突出学科建设的基础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