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1)
- 2023(10155)
- 2022(8303)
- 2021(8064)
- 2020(6417)
- 2019(14978)
- 2018(14674)
- 2017(25285)
- 2016(14958)
- 2015(17258)
- 2014(17033)
- 2013(16240)
- 2012(15367)
- 2011(14437)
- 2010(14545)
- 2009(12982)
- 2008(12644)
- 2007(11347)
- 2006(10356)
- 2005(9763)
- 学科
- 济(54932)
- 经济(54865)
- 管理(31765)
- 业(27975)
- 中国(25356)
- 教育(21468)
- 企(20665)
- 企业(20665)
- 方法(20299)
- 数学(18161)
- 数学方法(17935)
- 农(16283)
- 学(13367)
- 贸(12718)
- 贸易(12704)
- 易(12445)
- 制(12304)
- 财(11209)
- 业经(10894)
- 理论(10879)
- 农业(10522)
- 发(9823)
- 地方(9790)
- 银(9648)
- 银行(9623)
- 行(9398)
- 体(9332)
- 融(8975)
- 金融(8974)
- 关系(8728)
- 机构
- 大学(206007)
- 学院(199701)
- 研究(83421)
- 济(82716)
- 经济(80952)
- 管理(64053)
- 中国(58671)
- 理学(53862)
- 理学院(53103)
- 管理学(52107)
- 管理学院(51721)
- 科学(47623)
- 京(47132)
- 所(42513)
- 研究所(38694)
- 财(37025)
- 范(36831)
- 师范(36506)
- 中心(35960)
- 教育(34785)
- 农(34083)
- 江(32259)
- 北京(31588)
- 院(30178)
- 师范大学(30092)
- 财经(28741)
- 业大(26841)
- 农业(26715)
- 经济学(26657)
- 经(26394)
- 基金
- 项目(127836)
- 科学(101969)
- 研究(101199)
- 基金(90533)
- 家(80038)
- 国家(79242)
- 科学基金(65020)
- 社会(62703)
- 社会科(59077)
- 社会科学(59066)
- 教育(54774)
- 省(48297)
- 基金项目(45006)
- 划(44640)
- 编号(42155)
- 自然(38737)
- 成果(38280)
- 资助(37962)
- 自然科(37840)
- 自然科学(37825)
- 自然科学基金(37182)
- 课题(34181)
- 部(31692)
- 重点(31340)
- 发(30110)
- 年(27948)
- 教育部(27735)
- 性(26862)
- 中国(26647)
- 创(26637)
- 期刊
- 济(93307)
- 经济(93307)
- 研究(74757)
- 教育(58765)
- 中国(56671)
- 学报(32095)
- 农(32025)
- 科学(29299)
- 财(26536)
- 大学(25439)
- 管理(24819)
- 学学(22112)
- 农业(21977)
- 技术(21179)
- 融(19697)
- 金融(19697)
- 职业(16394)
- 经济研究(15856)
- 财经(14977)
- 贸(13438)
- 经(13225)
- 国际(12753)
- 业经(12750)
- 问题(12397)
- 坛(12277)
- 论坛(12277)
- 业(12247)
- 世界(12232)
- 技术教育(10966)
- 职业技术(10966)
共检索到332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梁晨 陈业淼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要求,稳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深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的重要方式。理论上讲,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开放合作是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实践中要以完善一体化政策体系为逻辑前提、创建高质量对外开放平台为立足基础、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共同体为核心任务,构建一体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体系。据此,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实现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立足系统思维,构建制度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政策体系;优化国际化平台建设,稳步拓宽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新场域;注重生态塑造,打造开放协同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生态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民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职业教育合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存在参与主体的局限性、合作机制不够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建构等问题。职业教育合作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网络、完善合作机制、建构质量保障机制。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职业教育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万达 胡继明
文章采用德尔菲法和扎根理论,对部分试图以远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办学的高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二者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以下优化路径:加强理论研究,解决两类教育融合的方式问题;激发动力源,构建两类教育融合的动力机制问题;完善组织框架,构建校长主导、教师主体、全体职工参与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两类教育融合的制度环境,旨在为同时举办远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高校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忠昌 侯佳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是双边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254个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在区域分布、建设主体、合作国别、专业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形成了庞大的平台体系、构建了多元协同的格局、提供了积极的教育援助、拓展了丰富的合作内容,但也存在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综合类平台比重偏低、人文交流有待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对此,建议通过构建地域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提高教育援助的精准性、拓展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重视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等措施来优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职业教育 国际合作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方慧
自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梳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及其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不足,提示未来合作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职业教育合作 合作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红 赵悦乔 经建坤
中国—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至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技术及产业合作对职业教育合作需求增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通过公共外交加强政治合作,通过经济合作助推东盟国家经济腾飞,通过强固交流纽带深化文化互信及互补共促。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依然面临挑战,需要进行政策协调,顺畅政府层面合作高效连通,打造多学科、多产业导向的跨国职教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提供优质包容的职业教育,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品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敏 马早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教育合作从无序走向有序,合作办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合作形式从线下走向线上。然而,数智时代的到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如合作机制尚不完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共同体”意识薄弱、教育数字化程度和水平差异明显。因此,为提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适应性与现代化,需要双方协同构建系统的数字化合作新机制、共同搭建职业教育合作数字化新平台、推动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合作新战略、协力构建更加创新包容的数字教育联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陈衍
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已在南宁成功举办了九届,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过去八届,贸易、投资、海关、质检、科技、交通、电信、金融、文化、医药卫生、出版、体育等行业部门,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举办了10多个论坛。2012年开始举办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填补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没有教育论坛的空白,这是教育服务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茂林 陆潇原
针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中存在的程度不深,范围有待拓展等问题,需要从宏观上建立国家和省区,乃至学校同东盟国家政府合作的框架性协议,这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大前提。在微观上,从合作双方的利益机制到行动机制予以落实,以保证合作的深入和广泛推进。作为职业教育,毕业生职业技能实训,校企合作的订单模式,都需要中国-东盟双方对口企业的参与。因此,组建中国-东盟企业、职业院校、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的跨国职教集团,才有助于实施"理-实"一体化职教合作。在这样的集团化合作中,不仅需要建立起适应职业教育合作模式的宏观行动计划,更需要针对合作单位的互动共赢行动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克东
经过多年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已逐渐形成项目化运作、协同化发展、多元化参与的实践格局。在"一带一路"建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被赋予更加多元化的内涵使命,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因此,需要在中非战略合作框架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合作的新模式,通过筑牢合作理念、创新实践路径、深化内涵建设、构建协同格局等深化路径,努力构建中非职业教育共同体。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国际合作 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9月22日,2016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以"开放合作共享发展"为主题,由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广西师范学院承办。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近400位代表出席本次论坛。参会人员包括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官员、高校领导、专家学者、企业行业代表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杨进所长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广西教育厅秦斌厅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珊 徐梦佳
国内外人口、经济、教育、技术等一系列的变革使职业教育正逐渐从区域的、个别的市场走向“无边界”化的全球市场。基于这一国际背景,2016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采取主题报告、分论坛研讨和经验交流等形式,围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的历史、现状、问题、对策、成功经验、典型案例、交流合作机制,职业教育多边交流机制与方法,新技术、新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研讨,以期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东盟 国际合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雯 辛越优
东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态势掀起东盟社会数字化转型浪潮,数字社区的高速发展与数字互联工程的快速推进带动数字人才需求激增,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地区人力资源升级的关键路径。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追随者,东盟着力于凝聚数字化转型共识,打造青年数字人才队伍,赋能工商界数字人才培养,推动绿色技能人才与数字人才的联动发展,同时注重开拓数字能力合作的多重国际空间。面对数字基建滞后、数字人才短缺、数字政策准备不足等挑战,未来东盟将重点关注数字联通环境升级、人才再技能化行动、人工智能潜力挖掘、“东盟+”平台体系扩容以及网络安全技能人才培养,以持续深化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秀锦
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核心特征是各种教育资源的"跨界"流动,其目的在于提升区域职业教育综合竞争力。长三角地区的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经历了基于人脉推动的市场孕育、基于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阶段,并会逐步进入基于观念认同的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阶段。目前,政府和市场已成为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主导力量,对政府而言,解决其促进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问题应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长三角 职业教育 合作发展 机制 进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丽
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的重要部署。中国与墨西哥同属发展中国家,都处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墨西哥职业教育体系、探讨中墨职业教育合作的潜在领域,对开展中墨职业教育合作、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影响力、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墨西哥职业教育体系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入手,探讨了中墨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路径。
关键词:
墨西哥 职业教育 中墨合作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