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3)
- 2023(18653)
- 2022(15416)
- 2021(14503)
- 2020(11815)
- 2019(26962)
- 2018(26843)
- 2017(50223)
- 2016(28054)
- 2015(31531)
- 2014(31542)
- 2013(30697)
- 2012(28418)
- 2011(25557)
- 2010(25811)
- 2009(23528)
- 2008(23148)
- 2007(20662)
- 2006(18529)
- 2005(16811)
- 学科
- 济(114485)
- 经济(114363)
- 业(95008)
- 管理(87039)
- 企(83308)
- 企业(83308)
- 方法(45494)
- 数学(35725)
- 中国(35475)
- 数学方法(35311)
- 农(35256)
- 业经(34523)
- 财(31373)
- 地方(27746)
- 农业(24818)
- 教育(23810)
- 理论(23601)
- 学(22934)
- 技术(22911)
- 务(22085)
- 财务(22015)
- 财务管理(21990)
- 制(21073)
- 和(20805)
- 企业财务(20784)
- 贸(19189)
- 贸易(19172)
- 环境(18605)
- 易(18534)
- 发(17870)
- 机构
- 学院(391408)
- 大学(389975)
- 管理(152785)
- 济(151403)
- 经济(147917)
- 研究(132765)
- 理学(130610)
- 理学院(129064)
- 管理学(127040)
- 管理学院(126277)
- 中国(97432)
- 京(86142)
- 科学(81016)
- 财(69880)
- 所(66507)
- 农(62940)
- 江(60895)
- 研究所(60109)
- 范(59613)
- 中心(59500)
- 师范(59173)
- 业大(56243)
- 北京(55295)
- 财经(55120)
- 经(50002)
- 州(49224)
- 农业(48906)
- 院(48399)
- 师范大学(47855)
- 技术(44547)
- 基金
- 项目(257854)
- 科学(204459)
- 研究(196990)
- 基金(183124)
- 家(157521)
- 国家(155937)
- 科学基金(134871)
- 社会(121950)
- 社会科(115284)
- 社会科学(115255)
- 省(103304)
- 基金项目(97114)
- 教育(94408)
- 划(86959)
- 自然(85726)
- 自然科(83710)
- 自然科学(83691)
- 编号(83186)
- 自然科学基金(82176)
- 资助(73919)
- 成果(68339)
- 课题(59185)
- 发(59009)
- 重点(58014)
- 部(56997)
- 创(55389)
- 创新(50985)
- 项目编号(50790)
- 教育部(49310)
- 国家社会(48612)
- 期刊
- 济(177434)
- 经济(177434)
- 研究(123709)
- 中国(85455)
- 教育(69347)
- 管理(60117)
- 农(58525)
- 学报(56148)
- 财(55040)
- 科学(53805)
- 大学(43757)
- 农业(40821)
- 学学(39781)
- 技术(39693)
- 融(34031)
- 金融(34031)
- 业经(31592)
- 财经(26685)
- 经济研究(26335)
- 业(23220)
- 问题(22947)
- 经(22918)
- 图书(21205)
- 技术经济(20057)
- 现代(18736)
- 职业(18566)
- 科技(18520)
- 坛(17715)
- 论坛(17715)
- 发(17690)
共检索到600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鸿 苏谦 张冠军 付文静
建筑业是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的两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正处于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阶段。智能建造是促进建筑业绿色转型、赋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需求,分析职业教育培养智能建造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从提高智能建造人才供给匹配度和培养质量两个方面提出系列举措,以解决职业教育赋能建筑业绿色化转型的现实困境,进一步推动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助力实现建设世界建造强国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卓珈
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为主的建设行业的转型升级成效直接关系着经济转型升级的进展。建设行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成功实施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关键是要有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建设人才。尝试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的体制机制,显著提高开放办学活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使校企合作切实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立坤 王炳刚 邓雷
本文选取2011—2021年建筑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建筑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外部信贷支持是保障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支持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同时,外部法治环境对于创新专利保护、激发创新动机等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较高的法治水平可以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建筑企业 绿色创新 法治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杰琦 陈达 夏南新
人工智能作为中国抢占科技战略高地的重要抓手,能否显著释放绿色发展效应备受关注,也是理论研究亟待探讨的重要命题。融合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意涵,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中国省级绿色发展效率,系统考察人工智能的绿色发展效应。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会直接赋能绿色发展,赋能效果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以地区高校平均科技产出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为工具变量强化内生性控制后,结论仍成立。(2)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提升绿色发展效率。(3)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差异使得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释放具有异质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科技人力资源积累程度越高,技术、资本要素越密集,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效率的赋能效果越强。(4)拓展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提升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时滞性,且依托国内技术来源的人工智能,比依托国外技术来源的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的时滞效应更明显。因此,应把握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战略契机,在开放融合创新中塑造技术竞争新优势,进而带动绿色发展转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田淑芬
本文从绿色建筑概念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对绿色建筑应具有的基本思想和追寻的目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发展绿色建筑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荣 房昕
在向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绿色职业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职业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力具备推动绿色转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目前,区域发展失衡、体制运行不畅、内在动力不足、资源匹配不均等多重问题凸显,成为阻滞职业教育绿色化发展的瓶颈。基于此,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开发了系统的指导手册,可提炼出五大核心内容:绿色能力标准和课程、绿色培训、绿色评估、绿色校园和绿色企业。该手册对我国深化职业教育绿色化变革可提供借鉴:综合协调政策,制定结构化方案;建立健全系统,预测技能需求;加强产教融合,刺激企业参与;建设绿色职校,加快技能开发;发展对话机制,加强相关者参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 郭冠宇 尹俊雅
为厘清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实现路径,本文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赋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实现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分析表明,在创新资源维度,数字化转型在集聚研发资源、促增环保投入的同时,还能够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改善其融资能力,从而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在经营状况维度,数字化转型不仅会通过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还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优化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潜能。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清洁型企业以及位于绿色创新分布高端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以上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字化转型的环境绩效,并为如何引领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创新 创新质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小琳 晏永刚
我国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绿色供应链管理为建筑业与环境因素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施途径。本文介绍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实施效果,论证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进而从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探讨了建筑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升 石佳弋
面对环境和资源的现实制约,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随着集群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未来会形成更强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但经济集聚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会给产业绿色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尚未可知。因此,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选择使用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商贸流通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经济集聚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经济集聚对我国“本地-邻地”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存在积极影响,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协同绿色升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支持经济集聚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双碳”目标成为驱动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指引。“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建筑企业面临的新变革是以绿色建造为根、技术创新为魂的绿色化转型,“双碳”目标促进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根源在于带动新旧动能的衔接与转换、实现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接合、推动绿色建造价值链迭代升级,“双碳”目标赋能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的路径是绿色功能研发设计、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建造方式转变和营造绿色运营场景,使能绿色化价值创新的着力点是建构企业绿色合作治理共同体、优化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重构企业绿色能量场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娟 王珍梦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新模式,能够通过驱动经济增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效赋能绿色经济发展。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整体上能够显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引入工具变量、Tobit回归、分阶段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途径间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并呈现出非线性特征的门槛效应;第三,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发展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出东部最高、东北部次之、中部和西部最低的非均衡性特征。据此,从强化数字化基础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挖掘数字要素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娟 王珍梦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新模式,能够通过驱动经济增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效赋能绿色经济发展。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整体上能够显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引入工具变量、Tobit回归、分阶段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途径间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并呈现出非线性特征的门槛效应;第三,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发展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出东部最高、东北部次之、中部和西部最低的非均衡性特征。据此,从强化数字化基础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挖掘数字要素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玉钧 高云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10年间,生态文明、"两山"论、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已深入实践。2021年3月颁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紧扣主线,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国家大力推动绿色转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背景下,生态旅游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其高质量发展必将助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的形成,为实现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勤
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角度介绍了绿色GDP、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概念,阐释了国内外开展绿色施工的现状及在我国建筑企业的具体实践,探讨了我国建筑业实现绿色施工的主要途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向东
在我国各经济部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抓准能够影响行业发展的着力点。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比重大增长快,推行绿色施工就成为建筑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抓手。当前推行绿色施工的障碍,主要是人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法制规范、激励机制尚未形成,行政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绿色施工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十分缺乏。要将推行绿色施工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尽快建立绿色施工评估体系,实施"绿色税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进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教育,提倡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尽快制订和实施绿色施工细则。
关键词:
绿色施工 潜力 障碍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