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4)
2023(3547)
2022(2782)
2021(2902)
2020(2245)
2019(5370)
2018(5352)
2017(7620)
2016(5949)
2015(7097)
2014(7259)
2013(6131)
2012(5746)
2011(5531)
2010(5758)
2009(4392)
2008(4201)
2007(3947)
2006(3518)
2005(3246)
作者
(14324)
(11838)
(11791)
(11327)
(7611)
(5643)
(5635)
(4773)
(4619)
(4409)
(4145)
(4052)
(3883)
(3872)
(3830)
(3786)
(3743)
(3654)
(3553)
(3344)
(3321)
(3215)
(3089)
(2877)
(2743)
(2691)
(2639)
(2590)
(2561)
(2560)
学科
教育(19797)
中国(9730)
管理(8976)
理论(8380)
教学(8346)
(7382)
(6607)
经济(6599)
(6458)
(5803)
企业(5803)
技术(4927)
学法(4417)
教学法(4417)
研究(3964)
学理(3885)
学理论(3885)
思想(3716)
政治(3590)
(3570)
高等(3450)
思想政治(3427)
政治教育(3427)
治教(3427)
德育(3398)
(3353)
发展(3341)
改革(3269)
学校(3266)
(3219)
机构
大学(72151)
学院(68857)
教育(30357)
研究(27791)
(22867)
师范(22710)
师范大学(18847)
科学(18174)
(17628)
管理(16661)
技术(16574)
职业(16165)
(14516)
理学(14097)
理学院(13759)
研究所(13381)
管理学(13177)
管理学院(13027)
(13007)
(12491)
中国(12079)
北京(11840)
经济(11784)
教育学(11486)
中心(11302)
职业技术(11213)
技术学院(10515)
(10330)
(9853)
(9832)
基金
项目(43079)
研究(39572)
科学(35236)
教育(29454)
基金(25920)
(22377)
国家(21980)
编号(20623)
成果(20160)
(19702)
(19273)
社会(19095)
课题(18379)
科学基金(17739)
社会科(17692)
社会科学(17688)
(16060)
基金项目(12975)
规划(12729)
项目编号(12431)
重点(11912)
研究成果(11351)
(11173)
(11044)
自然(10868)
自然科(10588)
自然科学(10586)
(10520)
(10505)
自然科学基金(10391)
期刊
教育(53524)
研究(29212)
中国(27542)
职业(15174)
技术(12913)
(12664)
经济(12664)
学报(11668)
技术教育(10421)
职业技术(10421)
职业技术教育(10421)
科学(9398)
大学(9374)
(8787)
学学(6837)
(6764)
论坛(6764)
农业(6129)
图书(6057)
高等(5627)
成人(5538)
成人教育(5538)
(5416)
管理(5289)
职教(5101)
(4971)
高等教育(4816)
发展(4171)
(4171)
书馆(4110)
共检索到114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必新  唐林伟  
知识本质属性和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和获得学科地位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课程知识来源于工作知识,职业性是其本质属性。依据工作知识的本质属性将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形态划分为显性知识形态和隐性知识形态,显性知识形态包括工作情境知识、工作原理知识和工作规则知识;隐性知识形态包括工作技能、工作诀窍和工作决策。显性知识的表达形式有概念、命题、原理和范畴等,主要的表达载体有符号系统、物质材料和人造物等;隐性知识的表达形式是思维和行动,主要表达载体是人脑和身体。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知识的分类探究,旨在深化对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和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认识,以期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建霞  赵朝晖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是原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相融合的综合性技术知识,是高职院校课程组织的核心,是学习者职业能力养成的关键,它具有选择性、实践性、序化性、默会性、具身性与协同性等基本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是高职教育发展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是促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调发展,依据是满足社会需要、学科建设、人格取向、个性发展的要求。因此,课程设置应坚持政策性原则,课程决策应坚持科学性原则,课程目标应坚持综合性原则,课程结构应坚持灵活性原则,课程功能应坚持多元性原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学问化是当前我国职教课程的核心特征与根本缺陷。这是由于普通学校的教育理念上升到整个学校体系,成为统括所有学校的意识形态所致。普通学校的理念可归纳为四个方面:课程内容理论化、学习方式课堂化、学习结果文凭化和学校组织制度化。教育大众化内在地需要学校类型多样化,而学校类型多样化的关键在于课程知识多样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入选理由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关键领域——课程、教学与教师综合起来研究,在其相互作用的视野中寻求对这三大领域的系统理解,切中问题,明辨思路。主要观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对职业能力本质的理解是构建这一理论框出处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06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化移  
课程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已出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纷繁杂乱,既没有分类的依据,也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有自己独特的分类视角,可以从三个视角加以分类:基于课程目标与学生培养视角的分类、基于课程实施途径视角的分类、基于课程设置侧重点视角的分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当遵循学科逻辑还是工作逻辑,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要把职业教育课程建立成形式学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当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中心。本文以工作知识的心理表征研究结论为依据,认为工作逻辑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的合理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资格框架制度,由于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促进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功能,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资格框架制度中的不同层级的资格,结合了从事不同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和继续学习能力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目标,应该成为职教课程衔接的依据。我国应该在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学历文凭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制度,为构建衔接的职业教育课程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课程内容没有实质性突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改变课程内容分析的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框架,引入工作知识的分析视角,从而克服传统分析框架中的技术与观念困境,有效地促进以工作知识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淼娟  
课程问题首先是知识问题。现代科学知识型所统治的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成为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低效的重要原因。当前,知识型正由"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型,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及教学的多方面都要发生本质改变,表现在课程内容走向多元化,课程开发坚持多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在情境中合作开发、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在职业教育领域,学科型课程被"颠覆"之后,工作导向型课程着实在提升岗位胜任力方面颇具成效,但由于拘囿于教育"二元论"的视阈,知识"不完整"、组织"不完整"与取向"不完整"问题持存。基于此,在揭示职业教育现有"课程三弊"基础之上,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培养完人"为目标,以现象学、哲学一元论等为依据,通过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两个领域现有课程模式进行比较,并通过描述完整性、校本性与建构性特征,提出"完整课程"方向。其中,完整技术、完整师资、完整资源等构成其实现条件系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经验科学"课程之抽象、单薄、无身等属性直接消解了教育教学的"完整性",遂导致人与世界、知与行、一般与个别等范畴在各自维度上发生分离,该现象在职业教育领域尤显严峻。而现有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诸模式虽在解构学科课程方面卓有成效,但只是部分解决了"二元"分离之弊。基于"经验科学"批判,通过解析具身、个别、完整与具象等属征,提出"现象学"课程方向,并在此关照之下,重新诠释范例、行动、情境与叙事之课程意义,且就定位、开发、组织与实施等相关问题做出初步探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璐  徐国庆  
智能时代下工作任务的变化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工作知识为知识论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已无法满足新的时代背景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深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灵活的工作情境分析与判断为核心、熟练的规范操作与权变创新为表征、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为追求的专业知识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的知识论基础的新发展。由此,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从理论知识的培养、具体工作情境的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三个方面进行革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显辉  肖凤翔  
职业是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完成职业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所要执行的内容。通过对职业的内涵的分析,折射出职业所隐含的要素,了解胜任职业岗位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体现出职业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活动、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价都有一定的规定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景韵  
课堂教学敏感是职业院校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时机,创设心理互动情境,生成有效教学的自我意识。它是动态生成的,情境的场域性、语言的思想性及声音的感染性是该教学敏感的表征维度,而场景性敏感、反思性敏感和人际性敏感则是该教学敏感的表征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