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6)
- 2023(12057)
- 2022(10542)
- 2021(10346)
- 2020(8399)
- 2019(19849)
- 2018(20051)
- 2017(37096)
- 2016(21430)
- 2015(24393)
- 2014(24679)
- 2013(23367)
- 2012(21417)
- 2011(19263)
- 2010(19287)
- 2009(16732)
- 2008(15854)
- 2007(13582)
- 2006(11769)
- 2005(10206)
- 学科
- 济(70736)
- 经济(70653)
- 管理(53728)
- 业(49706)
- 企(41346)
- 企业(41346)
- 方法(33586)
- 数学(29113)
- 数学方法(28693)
- 中国(24007)
- 教育(23853)
- 农(19935)
- 财(18065)
- 学(17720)
- 理论(17417)
- 地方(16607)
- 业经(16017)
- 农业(13437)
- 教学(13179)
- 技术(13155)
- 和(12197)
- 贸(11729)
- 贸易(11722)
- 务(11611)
- 财务(11549)
- 制(11541)
- 财务管理(11530)
- 环境(11444)
- 易(11317)
- 企业财务(10877)
- 机构
- 大学(282893)
- 学院(278740)
- 管理(107646)
- 济(96959)
- 经济(94358)
- 理学(94067)
- 理学院(92865)
- 研究(92539)
- 管理学(91129)
- 管理学院(90598)
- 京(62114)
- 中国(61716)
- 科学(58149)
- 范(49493)
- 师范(49190)
- 所(45387)
- 财(44242)
- 中心(41744)
- 研究所(41684)
- 教育(41112)
- 江(40748)
- 师范大学(40445)
- 业大(39933)
- 北京(39923)
- 农(39183)
- 财经(36032)
- 技术(34980)
- 院(33833)
- 州(33423)
- 经(32830)
- 基金
- 项目(194630)
- 科学(153970)
- 研究(151614)
- 基金(136586)
- 家(117042)
- 国家(115867)
- 科学基金(99714)
- 社会(90286)
- 社会科(85071)
- 社会科学(85046)
- 教育(77629)
- 省(77593)
- 基金项目(73564)
- 划(67351)
- 编号(66018)
- 自然(64265)
- 自然科(62707)
- 自然科学(62694)
- 自然科学基金(61531)
- 成果(55639)
- 资助(55420)
- 课题(48067)
- 部(44440)
- 重点(44278)
- 发(41961)
- 创(40608)
- 项目编号(40188)
- 年(39675)
- 教育部(38928)
- 规划(38316)
- 期刊
- 济(102573)
- 经济(102573)
- 研究(88596)
- 教育(69803)
- 中国(60796)
- 学报(40563)
- 科学(37723)
- 管理(36949)
- 农(35044)
- 财(32227)
- 大学(31771)
- 技术(29905)
- 学学(27977)
- 农业(25339)
- 职业(18394)
- 融(18240)
- 金融(18240)
- 图书(17689)
- 业经(16944)
- 财经(16416)
- 经济研究(15153)
- 发(13907)
- 经(13895)
- 坛(13518)
- 论坛(13518)
- 问题(13281)
- 理论(13188)
- 业(13141)
- 科技(12931)
- 技术教育(12518)
共检索到404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课程可以分为学科和活动两种逻辑,职业教育课程逻辑体现学科逻辑解构和活动逻辑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围绕活动组织学习经验合乎理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应遵循课程目标强调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合理的课程结构、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强调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的思路。
关键词:
课程逻辑 活动 合理性 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斐
在美国职业教育史上,曾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普杜之争"。从争论双方一系列基础性观念的范式对立,即普罗瑟派的效率主义、精英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对立于杜威思想中具有的人本主义、平等思想以及进化主义,可以看到,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民主为向度,坚持文化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的观念要旨,具有显著的合理性。
关键词:
杜威 职业教育思想 合理性 “普杜之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恒 王美萍
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优化自身结构。基于旅游职业院校发展的历史数据,以系统的结构分析为检视工具,从院校结构、师资结构和学生结构三方面考察了旅游职业教育,主要是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揭示出目前职业教育结构失衡的现实问题,并据此提出结构优化的有效路径,即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完善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开发与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凤英 肖凤翔
合理性品质是任何教育改革得以辩护、顺利实施与卓有成效的基本前提与根本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制度作为约束或激励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行为或专业活动的具体规范,审视其合理性不能脱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及其专业实践,合理性的标准涉及合乎制度规约对象的"人理",合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生存与发展空间运行的"事理",合乎制度实践场域的"公理"。反观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制度之所以未能构建逻辑自洽的制度体系,其关键在于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活动的特性观照不够。建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制度,应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实践活动精准定位,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科学管理定规,为高等教育系统有序运行定轨。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 制度合理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正光 郭苏华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理性思辨的角度,对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向和发展规律作了探讨,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自己的技能课程体系的设想,用客观、发展的眼光,对课程改革作深层次的审视。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 理性 学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书凤
长期以来,教育形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独立的体系。脱离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造成了培养目标的偏差、教学内容的窄化、教学效果的低效。"职业教育普通化"成为趋势有其必然的原因和合理性。"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实现路径有: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普通化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叶婷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实施价值。文章以《管理会计》这门课程为例,探讨进行课程思政的研究方法。并从如何挖掘《管理会计》中的思政元素、探索不同学科之间思政元素的相互借鉴、破除“两张皮”的现象、专业课教师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完善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探讨了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 管理会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和才 朱德全
随着现代社会的非线性发展和智能技术的复杂化演变,党和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诉求将由工具性需求转至价值性需求,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助推技术技能人才在"器物"层面的完善,更要注重其在"价值"层面的塑造。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和"三全育人"的创新之举,将助推职业教育构建新的育人模式。然而,现实中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面临工具理性膨胀和价值理性式微的二元矛盾,这种价值危机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价值向度、价值维度及价值旨归构成威胁。未来,亟须通过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教育"社会性"逻辑、教育"人本性"逻辑、教育"历史性"逻辑与教育"实践性"逻辑,发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的特殊功能,进而助推职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根本任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静 王瑜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价值合理性体现在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与人的价值目的性的统一。从形式合理性方面来说,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与学位制度发展规律的逻辑一致性,即社会发展现状对职业教育的学术性、职业性与人文性趋向融合的内在规律性制约;从实质合理性方面来说,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目的中的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价值统一,即从为"职业"准备的社会本位向为"职业生活"准备的人性解放本位转变。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专业学位 合理性 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彭玲芳
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必然。文章在剖析当前高职课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品牌竞争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三能"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等。最后,文章根据当前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状况提出系列促进高职课程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必新 张荷婷 李仲阳
课程研究的转向是职业教育课程论关注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职业教育课程范式的变革。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共生性转向主要缘起于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以及人工智能的时代诉求。基于哲学视域,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共生性转向的内涵和旨趣,进而审视其实践意蕴,主要表现为:在价值层面,要观照生命,追求本真教育;在内容层面,要反思实践,回归真实世界;在方法层面,要超越还原论,走向共生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珠
课程现代化的实质是课程现代性的增长,课程现代性的内涵特征具体体现为其理性化、法制化、民主化、生产性四个方面。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多年来不断变革,现代性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其在法制化、民主性、生产性等方面均表现不足。为此,有针对性地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现代化程度,应注重职业教育课程传统的传承、理性选择课程模式,完善职业资格和课程标准、提高课程的法制化,选择多样化的课程现代化路径、提高课程的民主性,加强产教融合、提高课程的生产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等人在《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中撰文,从职业能力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对技能型人力资本的能力诉求,厘清了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内生逻辑,阐明了企业对于职业教育利益诉求的实质及其合理性。企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重要和独立的利益相关者,其利益诉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才供求关系下的技能型人才需求。第一,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成荣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文化层面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建立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多元力量参与的课程开发新机制;关注课堂生态,寻求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新秩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