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7)
2023(5828)
2022(4691)
2021(4774)
2020(3908)
2019(8994)
2018(8781)
2017(13808)
2016(9408)
2015(11221)
2014(11320)
2013(9798)
2012(9048)
2011(8374)
2010(8712)
2009(7200)
2008(7150)
2007(6453)
2006(5716)
2005(5326)
作者
(24654)
(20685)
(20563)
(19756)
(12912)
(10047)
(9557)
(8039)
(7921)
(7513)
(6961)
(6914)
(6728)
(6693)
(6663)
(6649)
(6410)
(6194)
(6053)
(5857)
(5448)
(5370)
(5003)
(4924)
(4729)
(4713)
(4640)
(4511)
(4285)
(4251)
学科
教育(20782)
(15821)
经济(15760)
管理(15246)
教学(13249)
中国(12842)
(12206)
理论(10557)
(10336)
(9601)
企业(9601)
学法(7450)
教学法(7450)
(6027)
(5977)
方法(5974)
(5956)
学理(5449)
学理论(5449)
数学(4943)
数学方法(4667)
(4491)
研究(4353)
技术(4316)
思想(4240)
(4211)
政治(4117)
(4072)
学校(3991)
发展(3947)
机构
大学(119077)
学院(115402)
研究(45458)
教育(34179)
科学(30522)
(29924)
师范(29634)
管理(29082)
(28630)
(27507)
经济(27502)
中国(26476)
理学(24719)
师范大学(24499)
理学院(24121)
(24062)
管理学(23061)
管理学院(22821)
研究所(22118)
技术(21457)
(20214)
(20126)
中心(19740)
职业(19040)
北京(18408)
业大(17144)
(16811)
(16730)
农业(15904)
(15609)
基金
项目(74651)
研究(60131)
科学(58675)
基金(48263)
(43174)
国家(42625)
教育(39343)
科学基金(34301)
(31735)
社会(31288)
(29980)
社会科(28982)
社会科学(28978)
编号(27976)
成果(26270)
基金项目(24816)
课题(24706)
自然(22526)
自然科(21926)
自然科学(21921)
自然科学基金(21513)
(21006)
重点(19977)
资助(18757)
(17837)
规划(17290)
(16699)
(16575)
(16434)
项目编号(16134)
期刊
教育(60887)
研究(43972)
中国(39995)
(32123)
经济(32123)
学报(21779)
科学(18185)
(17624)
大学(17191)
职业(17043)
技术(16105)
学学(14362)
(13555)
农业(11875)
技术教育(11373)
职业技术(11373)
职业技术教育(11373)
管理(10700)
(7563)
论坛(7563)
高等(7025)
(6823)
(6812)
成人(6696)
成人教育(6696)
财经(6572)
(6344)
金融(6344)
高等教育(6002)
(5914)
共检索到187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景韵  
课堂教学敏感是职业院校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时机,创设心理互动情境,生成有效教学的自我意识。它是动态生成的,情境的场域性、语言的思想性及声音的感染性是该教学敏感的表征维度,而场景性敏感、反思性敏感和人际性敏感则是该教学敏感的表征形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景韵  朱德全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敏感是职业院校教师对教学因素、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等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直觉认知以及对整个课堂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的把控能力。它具有一个三重表征的机制,置于其中的分别是生物学层次的教学敏感、心理学层次的教学敏感以及社会学层次的教学敏感,这是一个由低向高发展的、相互影响的、开放的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光  黎新华  
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现状,聚焦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赋能什么?何以赋能?如何赋能?”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探讨智能化教学平台、智能化教学工具、智能化评价系统、智能化课堂监管、智能化学习系统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然后,从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性提高五个方面探讨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升级课堂教学样态、变革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重构课堂教学评价等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为  
学徒课堂指职业院校培养初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场所,是以学徒式教学方式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样式。实践共同体理论是对传统学徒制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而提出的工作场所学习理论,是建构学徒课堂的理论基础。学徒课堂是实践共同体理论在职业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方面的应用,具有教学任务工作化、师生关系师徒化、课堂情境职场化等特征。学徒课堂的建构路径本质上是职业院校建设实践共同体的行动框架,需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提高产教融合水平,提供真实工作任务,打造共同参与事业;二是建立兼职师傅队伍,构筑亲密师徒关系,相互介入改变身份;三是完善技能工作标准,模拟真实职场环境,共享技艺营造情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晓冬  
课堂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单位和最终环节,其目标指向必须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汉达  翁昊年  郑燕琦  王铮  钱旭华  
在上海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学校建设过程中,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基于信息技术,结合职教各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创建信息化特色示范学校,以创新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体验教学模式、商务日语专业基于三证融通的情境教学模式和金融事务专业知识流教学模式为核心,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为我国职教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虹雨  朱德全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动力、教学目标、教学愿景、教学投入、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等六个方面的全息式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中始终贯穿人本、公正、科学、发展的评价理念,坚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SAMRT原则,以全面发展为评价目的,教师、学生等全员参与为评价主体,采用积分制的模式,以真实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过程中适时调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决策服务,最终实现"以评促教",提升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志飞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数智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方向。课堂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力量。要实现高职院校课堂的数智化转型,首先需要基于数智融合的理论基础,构建高职数智化课堂环境、多元化教学资源、个性化学习体验、项目化任务驱动和智能化课堂监管的表征。其次,探索数智融合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虚实共生、模型驱动、人机协同和全域智控等机理。最后,要将数智融合覆盖到课堂教学流程的全过程,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数智化育人的新格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鲁小莉  梁贯成  
本文综述了"知识四维度"(一个观察、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框架)的理论依据、发生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实践和理论的重要性。研究团队根据扎根理论,基于24节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分析,归纳得到职前、职初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的四个维度:基础知识(foundation)、转化技能(transformation)、衔接能力(connection)、应变能力(contingency);进一步将"知识四维度"应用于不同国家背景下的小学、中学数学课堂的分析和反思中,促进各国职前职初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及校本研修。"知识四维度"理论的建立有利于基于实践的教师知识理论和社会文化的教师学习理论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徽  
简单性思维历久而深植人心,与简单性惯于还原、线性、封闭、静态、机械的思维方式不同,复杂性则是一种强调涌现性、非线性、自组织、偶然性、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具体体现于课堂教学时,简单性思维凸现知识的单向传递、认为知识乃至智慧都是一种叠加行为、固守教学的程序性、视为外塑和他组织的过程、满足于封闭短浅的完满性。而复杂性思维则恢复了课堂内的复杂网络和时间之矢、重视教学中迸发的机智及自组织的力量、并用一种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绪军  王屹  陈业淼  
“人工智能+教育”不断融合、创新与发展,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课堂革命注入新动能,同时也暴露了技术异化、技术安全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本体论”为逻辑出发点,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时代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教学改革路径:构建以“学生本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生态圈,实现“技术—学生”和谐共生;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的适应性,实现“技术—教师”相生相长;重构“人工智能+教师”协同教学模式,实现“技术—质量”同向同行;制定“类型化评价体系”,实现“技术—评价”协同并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志明  
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确立是结合当前国家战略需要做出的重要研判,也是职教改革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形态的革新与重塑。在类型教育视野下,教学场域向多维空间性转变、教学主体向双元融合性转变、教学内容向整合重构性转变、教学方式向灵活运用性转变,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面向多元化生源、开发校企合作教材、耦合运用教学技术等教学要素表征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优化职业教育教学形态的发展支持需从行政与研究机构管理、社会化新技术衔接、院校行企间生态化融合等多维度考量,促进教学形态的整体培育塑形,从而为探寻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学理基础和教学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对职业教育课堂诸多痼疾进行深层的哲学追问,便是看到了牛顿力学主导下的经典思维已经深深嵌入了工业文明的肌体中,职业教育课堂一脉相承地被刻上了钟情控制、崇尚精确和制造分离等经典思维的烙印。伴随着信息文明,职业教育课堂急需做出从经典思维到量子思维的哲学转向,尊重事物发展的混沌、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愿景以授人以"欲",创设空间以授人以"场",以及构建主题以授人以"事",实现职业教育课堂的整体性变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契合了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并与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状态非常吻合,因此是极有眼光的一个判断。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内容做了充分表述,作为一份国家文件,它对发展内容做全面表述是有必要的,但在实践中,对其内涵的理解应有侧重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马新英  
本文从课堂教学中教师文化敏感性的涵义入手,阐释了培育教师文化敏感性的意义。在对当下教师课堂教学中文化敏感性缺失的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引导教师重新理解其文化角色、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构建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培育教师文化敏感性的可能路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