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2)
- 2023(4404)
- 2022(3463)
- 2021(3599)
- 2020(2817)
- 2019(6489)
- 2018(6429)
- 2017(9403)
- 2016(6979)
- 2015(8434)
- 2014(8457)
- 2013(7101)
- 2012(6488)
- 2011(5976)
- 2010(6243)
- 2009(4759)
- 2008(4669)
- 2007(4260)
- 2006(3746)
- 2005(3395)
- 学科
- 教育(20261)
- 教学(12931)
- 中国(10367)
- 理论(9219)
- 学(7774)
- 管理(7680)
- 济(7456)
- 经济(7444)
- 学法(7256)
- 教学法(7256)
- 业(5777)
- 学理(5268)
- 学理论(5268)
- 企(4171)
- 企业(4171)
- 思想(3956)
- 政治(3870)
- 研究(3811)
- 发(3739)
- 计算(3722)
- 思想政治(3688)
- 政治教育(3688)
- 治教(3688)
- 德育(3663)
- 革(3647)
- 算机(3622)
- 计算机(3622)
- 机化(3582)
- 计算机化(3579)
- 改革(3542)
- 机构
- 大学(81404)
- 学院(79355)
- 研究(32523)
- 教育(31864)
- 范(25382)
- 师范(25153)
- 科学(22661)
- 师范大学(20806)
- 京(19622)
- 技术(18353)
- 职业(17422)
- 所(17386)
- 管理(16433)
- 中国(16183)
- 研究所(16153)
- 江(14630)
- 济(14354)
- 理学(14103)
- 中心(13812)
- 农(13649)
- 理学院(13638)
- 经济(13535)
- 北京(13399)
- 管理学(12771)
- 管理学院(12607)
- 职业技术(12063)
- 院(11979)
- 教育学(11929)
- 业大(11568)
- 技术学院(11559)
- 基金
- 项目(51459)
- 研究(43995)
- 科学(40997)
- 教育(32399)
- 基金(31235)
- 家(27896)
- 国家(27458)
- 省(23378)
- 划(22660)
- 科学基金(21859)
- 编号(21700)
- 社会(20704)
- 成果(20500)
- 课题(20408)
- 社会科(19085)
- 社会科学(19082)
- 年(17638)
- 基金项目(16098)
- 重点(14624)
- 自然(14621)
- 自然科(14237)
- 自然科学(14236)
- 自然科学基金(13968)
- 规划(13906)
- 部(12673)
- 项目编号(12327)
- 性(12312)
- 度(12226)
- 发(12088)
- 资助(11816)
共检索到130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景韵 朱德全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敏感是职业院校教师对教学因素、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等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直觉认知以及对整个课堂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的把控能力。它具有一个三重表征的机制,置于其中的分别是生物学层次的教学敏感、心理学层次的教学敏感以及社会学层次的教学敏感,这是一个由低向高发展的、相互影响的、开放的机制。
关键词:
教学敏感 三重表征 实践性知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景韵
课堂教学敏感是职业院校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时机,创设心理互动情境,生成有效教学的自我意识。它是动态生成的,情境的场域性、语言的思想性及声音的感染性是该教学敏感的表征维度,而场景性敏感、反思性敏感和人际性敏感则是该教学敏感的表征形态。
关键词:
教学敏感 表征维度 表征形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光 黎新华
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现状,聚焦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赋能什么?何以赋能?如何赋能?”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探讨智能化教学平台、智能化教学工具、智能化评价系统、智能化课堂监管、智能化学习系统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然后,从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性提高五个方面探讨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升级课堂教学样态、变革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重构课堂教学评价等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为
学徒课堂指职业院校培养初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场所,是以学徒式教学方式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样式。实践共同体理论是对传统学徒制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而提出的工作场所学习理论,是建构学徒课堂的理论基础。学徒课堂是实践共同体理论在职业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方面的应用,具有教学任务工作化、师生关系师徒化、课堂情境职场化等特征。学徒课堂的建构路径本质上是职业院校建设实践共同体的行动框架,需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提高产教融合水平,提供真实工作任务,打造共同参与事业;二是建立兼职师傅队伍,构筑亲密师徒关系,相互介入改变身份;三是完善技能工作标准,模拟真实职场环境,共享技艺营造情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晓冬
课堂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单位和最终环节,其目标指向必须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理念 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汉达 翁昊年 郑燕琦 王铮 钱旭华
在上海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学校建设过程中,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基于信息技术,结合职教各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创建信息化特色示范学校,以创新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体验教学模式、商务日语专业基于三证融通的情境教学模式和金融事务专业知识流教学模式为核心,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为我国职教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虹雨 朱德全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动力、教学目标、教学愿景、教学投入、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等六个方面的全息式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中始终贯穿人本、公正、科学、发展的评价理念,坚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SAMRT原则,以全面发展为评价目的,教师、学生等全员参与为评价主体,采用积分制的模式,以真实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过程中适时调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决策服务,最终实现"以评促教",提升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绪军 王屹 陈业淼
“人工智能+教育”不断融合、创新与发展,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课堂革命注入新动能,同时也暴露了技术异化、技术安全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本体论”为逻辑出发点,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时代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教学改革路径:构建以“学生本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生态圈,实现“技术—学生”和谐共生;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的适应性,实现“技术—教师”相生相长;重构“人工智能+教师”协同教学模式,实现“技术—质量”同向同行;制定“类型化评价体系”,实现“技术—评价”协同并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契合了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并与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状态非常吻合,因此是极有眼光的一个判断。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内容做了充分表述,作为一份国家文件,它对发展内容做全面表述是有必要的,但在实践中,对其内涵的理解应有侧重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马新英
本文从课堂教学中教师文化敏感性的涵义入手,阐释了培育教师文化敏感性的意义。在对当下教师课堂教学中文化敏感性缺失的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引导教师重新理解其文化角色、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构建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培育教师文化敏感性的可能路向。
关键词:
文化敏感性 多元文化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志飞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数智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方向。课堂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力量。要实现高职院校课堂的数智化转型,首先需要基于数智融合的理论基础,构建高职数智化课堂环境、多元化教学资源、个性化学习体验、项目化任务驱动和智能化课堂监管的表征。其次,探索数智融合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虚实共生、模型驱动、人机协同和全域智控等机理。最后,要将数智融合覆盖到课堂教学流程的全过程,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数智化育人的新格局。
关键词:
数智融合 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忠国 周晖 曾光辉
德国F+U萨克森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营模拟实训的课堂教学模式经验表明,企业经营管理技能更多来自于工作经验,即工作过程的体验。基于案例启示,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彻底改变与工作任务相脱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训练三个基本要求,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移民
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中职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从课堂教学现状看,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较大落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应从关注教师"教"转为学生"学",从注重"做"转为"做学合一",从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转为通用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
关键词:
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 改革 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做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中小学课堂教学应当具有以下六个基本特征。(一)基础性特征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不仅是指传统认识上的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还包括这样三种含义:一是课堂教学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成分,是中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坚 高华 张文珊
将专业化课堂观察中的LICC范式引入职业教育的课堂,在任务单形式行动导向教学的职业教育课堂中,对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行了实证性案例的观察及分析。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提出行动导向教学应当是职业教育教学坚持的方向之一,并对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做了探讨。
关键词:
行动导向 课堂观察 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