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9)
- 2023(11781)
- 2022(9979)
- 2021(9540)
- 2020(8144)
- 2019(19205)
- 2018(19256)
- 2017(36045)
- 2016(21147)
- 2015(24271)
- 2014(24548)
- 2013(23641)
- 2012(22118)
- 2011(20206)
- 2010(20988)
- 2009(19092)
- 2008(19375)
- 2007(17905)
- 2006(15825)
- 2005(14532)
- 学科
- 济(71942)
- 经济(71871)
- 业(55618)
- 管理(53876)
- 企(43450)
- 企业(43450)
- 方法(32394)
- 数学(28376)
- 数学方法(27971)
- 中国(27881)
- 教育(23204)
- 农(23203)
- 财(20791)
- 理论(17791)
- 制(16466)
- 学(15861)
- 业经(15520)
- 贸(15476)
- 贸易(15469)
- 地方(15281)
- 易(15068)
- 农业(14753)
- 银(14720)
- 银行(14691)
- 策(14650)
- 行(13961)
- 教学(12795)
- 务(12703)
- 财务(12662)
- 融(12630)
- 机构
- 大学(290116)
- 学院(289939)
- 济(110995)
- 经济(108139)
- 管理(105299)
- 研究(99875)
- 理学(88708)
- 理学院(87659)
- 管理学(85996)
- 管理学院(85410)
- 中国(73988)
- 京(62960)
- 科学(58686)
- 财(55441)
- 所(50837)
- 江(47749)
- 范(46548)
- 农(46262)
- 师范(46207)
- 中心(45770)
- 研究所(45737)
- 财经(42660)
- 北京(41055)
- 业大(39627)
- 教育(39302)
- 经(38489)
- 州(37706)
- 师范大学(36934)
- 技术(36703)
- 农业(36376)
- 基金
- 项目(178289)
- 研究(140167)
- 科学(139312)
- 基金(122155)
- 家(104355)
- 国家(103269)
- 科学基金(87104)
- 社会(82619)
- 社会科(77809)
- 社会科学(77784)
- 教育(73310)
- 省(72667)
- 基金项目(63102)
- 编号(62475)
- 划(62399)
- 自然(54470)
- 成果(54244)
- 自然科(53154)
- 自然科学(53136)
- 自然科学基金(52178)
- 资助(51833)
- 课题(46814)
- 重点(41549)
- 部(41170)
- 发(39558)
- 年(38671)
- 创(37337)
- 性(37307)
- 项目编号(37056)
- 教育部(35807)
- 期刊
- 济(125384)
- 经济(125384)
- 研究(97881)
- 中国(70118)
- 教育(68282)
- 财(43552)
- 农(41932)
- 学报(39902)
- 管理(38206)
- 科学(36749)
- 融(31838)
- 金融(31838)
- 技术(31337)
- 大学(31291)
- 农业(28141)
- 学学(27700)
- 财经(21000)
- 业经(20706)
- 职业(19767)
- 经济研究(19428)
- 经(17963)
- 问题(15982)
- 业(15923)
- 坛(15295)
- 论坛(15295)
- 贸(14188)
- 图书(14041)
- 技术经济(13630)
- 理论(13361)
- 技术教育(13020)
共检索到455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沅栋 刘辉
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曾蓬勃发展。它以契约性、高效性、互惠性等优势,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意义深远。然而,近两年的订单式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式微,究其症结是其自身存在的潜在风险。企业、职业学校和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均需面对诸类风险。因此,规避潜在风险,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上慎重地选择合作对象、灵活地确定订单类型、校企双方有效参与、适时地采取"动态筛选制"、建立行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体系等规避策略是保持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长盛不衰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萍 陈树耀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它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各类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自己多年从事"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经验中,归纳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步骤,阐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订单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邬雨刚
"订单培养"的本质内涵是"定向合作培养",校企单线直接合作的"企业订单培养"模式存在先天的机制缺陷,而由行业协会主导的"行会订单培养"模式则体现出了良好的机制优势。
关键词:
企业订单培养 行会订单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管友桥
"订单式"培养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步履艰难。为此,应从转变职教办学理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等方面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
订单培养 困境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烈强 张志霞 金传伟 唐新宇
"订单式"培养是中国式"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已成为目前比较活跃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是,由于人才市场趋于饱和与合作各方利益明显不均衡,该模式不具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以人才培养实践为例,分析该模式的利弊,强调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将"订单班"办成教育与职业共融体的三大发展策略:学校通过提高为企业服务水平,填实"订单班"的载体;以地区或地域性行业或产业为合作对象,做大合作联合体;由有较强实力的本科大学、企业和高职学院共同组建的股份制利益共同体举办"订单班"。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班” 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贤
本文结合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办学点轴承班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对这一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市场背景、培养模式的内容,并着重探讨了"订单式"培养的利弊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校企优势,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等单位合作,开展"订单+联合"人才培养合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惠贞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保证。因此,探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全过程、全方位改革,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此职业技术院校应结合自己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慧明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深化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创造并不断完善"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房丽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长效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物业管理专业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就校企合作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条件、运行程序和发展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物业管理 订单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欣 丁爱萍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新举措,是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策略。文章针对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突出素质订单、强化职业素养,对订单企业开展全方位调研,拓展订单式教育的深度与广度等对策。
关键词:
高职 订单式人才培养 现状 发展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以彬
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市场的严峻考验,这使学生、家庭和国家承受了巨大压力。文章认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形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需要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订单式"人才培养有独特的内涵、系统的过程,要求高校坚持适度柔性的原则。
关键词:
“订单式”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 就业市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光永
本文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与南京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例,通过对合作内容、主要环节的分析,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疏理,给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订单式 人才培养 课程开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才晓茹 邵路才 王园园
人力资本理论为医院与卫生职业院校的双主体办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合作办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医院参与卫生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并探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合作培养的路径,能够促进合作办学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真正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卫生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动力机制 订单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静 刘冬梅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全过程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走一条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办学之路,逐渐进入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就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