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0)
2023(3509)
2022(2889)
2021(3011)
2020(2207)
2019(5261)
2018(5290)
2017(8208)
2016(5741)
2015(6750)
2014(6843)
2013(5918)
2012(5456)
2011(5169)
2010(5397)
2009(4420)
2008(4245)
2007(4151)
2006(3843)
2005(3410)
作者
(12089)
(10019)
(9823)
(9671)
(6287)
(4881)
(4788)
(4233)
(3817)
(3763)
(3434)
(3326)
(3245)
(3230)
(3207)
(3159)
(3020)
(3019)
(2936)
(2876)
(2809)
(2548)
(2487)
(2419)
(2344)
(2295)
(2258)
(2213)
(2113)
(2013)
学科
教育(19602)
中国(12079)
(11478)
经济(11347)
理论(9540)
管理(8345)
教学(6495)
(6455)
(6090)
企业(6090)
(5261)
(5108)
方法(4605)
(4497)
业经(4395)
(4304)
发展(4052)
(3930)
政治(3799)
社会(3790)
(3770)
思想(3713)
研究(3516)
高等(3422)
学校(3407)
思想政治(3368)
政治教育(3368)
治教(3368)
德育(3336)
改革(3251)
机构
大学(69544)
学院(65943)
教育(28307)
研究(26764)
(21753)
师范(21713)
师范大学(18037)
管理(17472)
(16993)
(16781)
经济(16252)
理学(14714)
职业(14588)
理学院(14382)
科学(14376)
管理学(13935)
管理学院(13749)
技术(12913)
(12829)
中国(12665)
(12294)
北京(11721)
研究所(11418)
教育学(10994)
中心(10673)
职业技术(9954)
(9465)
(9382)
(9136)
技术学院(8451)
基金
研究(38929)
项目(38422)
科学(32233)
教育(28221)
基金(23466)
社会(23113)
社会科(20193)
社会科学(20182)
编号(19996)
成果(19545)
(18577)
国家(18170)
课题(17725)
(16799)
(16426)
(15633)
科学基金(15005)
规划(12919)
项目编号(11615)
(11577)
基金项目(11358)
(11001)
(10914)
研究成果(10612)
教育部(10444)
重点(10390)
(10015)
年度(9964)
(9958)
阶段(9935)
期刊
教育(50349)
研究(32035)
中国(28038)
(22079)
经济(22079)
职业(13891)
技术(11738)
技术教育(9413)
职业技术(9413)
职业技术教育(9413)
学报(7489)
(7470)
大学(7406)
科学(6967)
(6467)
管理(6422)
(6340)
论坛(6340)
高等(5772)
成人(5358)
成人教育(5358)
高等教育(5089)
(4988)
学学(4938)
职教(4706)
农业(4461)
图书(4411)
发展(4078)
(4078)
财经(3918)
共检索到117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仲文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指出,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笔者认为:所谓"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绝不是仅仅指操作技能型人才,而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具备一定技术运用能力的技术技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欧阳峣  
创业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高等教育要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要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培养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转变;要从重视死记硬背向重视学会认知和独立思考转变;要从重视课堂教学向重视活动课题和实践锻炼转变。同时,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处理就业和创业的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单卫东  
从现在起,我们应该转变发展方式,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精耕细作",努力提高每宗土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高用地效益是必然要求之所以如此,是基于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和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三少"的国情,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培安  
职业教育要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就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走社会化办学之路。一是实现办学模式的社会化。实现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让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不同时期在国家政策中有不同表述。20世纪80年代,更多地是把职业教育看作为教育分流的手段,以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因为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还很小,只有很低比例的高中毕业生能升入大学,如果没有职业教育这条轨道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分流,高中教育的压力将何等之大?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高等教育开始了大众化历程,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宏宝  
依据职业教育的结构与属性、社会及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相关需求,新时期职业教育人的社会化功能可定位在培养具有时代素养的职业人。为有效实现此功能,职业教育需要加强教育市场调研,发挥集体教育功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养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忠明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职业教育诞生以来,其价值取向总是跟随历史的变动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历史回顾和不断的总结,从而为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基础,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与中国的具体现实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作为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观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宏宝在《职教论坛》2015年第15期撰文,指出了职业教育人的社会化功能是培养具有时代素养的职业人,并分析了此定位的依据,最后提出了实现的途径。作者认为职业教育的结构与属性和社会及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相关需求是确定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两个基本依据。首先就职业教育的结构而言其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定向性,其教育内容具有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本文从社会责任理论的视角,阐释了企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及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分析了企业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对我国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安东杰  
我喜欢听歌,特别是一些经典歌曲。台湾歌星苏芮唱的"跟着感觉走",足以让我精神抖擞。我忙碌时放松的方式就是听歌。随着歌声,我追忆起涉足会计行业以来的各种经历,亲朋好友都感觉到我很忙,风雨无阻的结账,基本上与节假日无缘,即便是平时,也要长期沉浸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大考与小试里。记得在基层负责材料稽核时,自己独立稽核全公司的一百本材料账的材料单,只想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工作,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志平  周德义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变化中最主要的现象,社会分层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我们通过掌握社会流动来掌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规律。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文章通过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分析,提出通过职业教育来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合理的流动,从而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逯长春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对促进中国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正在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旨在培养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这种转向具有逻辑必然性。一方面,表现为深刻的社会背景,如生产方式转变、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内嵌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的学理逻辑中。中等职业教育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已具有坚实的政策依据和实践基础。同时,新的转向预示着人才培养逻辑的转变,要求重设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重塑教学活动。此外,这一转向也要求围绕升学各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制度改革与建构。例如,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职教高考”升学制度、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制度和中职教育课程开发制度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荆小娟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凭借“智力”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功。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有人在学校是尖子生,进入企业后却“销声匿迹”,辜负众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莉  
高考除了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外,还有育人的功能。因此,高考英语试题应该在遵循测试原则的前提下,以学科知识为依托,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进行考查,引领学生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跨越。一份理想的英语科目试卷必须充分考虑测试的六个评价指标,即信度、效度、真实性、交互性、后效作用和可行性。试题设计应与课标所规定的相应级别目标相符合,要有合理的难度梯度,避免出现偏题、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