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32)
- 2023(18880)
- 2022(15580)
- 2021(14720)
- 2020(11852)
- 2019(27317)
- 2018(27044)
- 2017(50772)
- 2016(28315)
- 2015(32265)
- 2014(32381)
- 2013(30665)
- 2012(28305)
- 2011(25649)
- 2010(26261)
- 2009(23520)
- 2008(22738)
- 2007(20733)
- 2006(18425)
- 2005(16955)
- 学科
- 济(109431)
- 经济(109322)
- 管理(77119)
- 业(73561)
- 企(59305)
- 企业(59305)
- 方法(43677)
- 中国(38006)
- 数学(37907)
- 数学方法(37074)
- 农(33055)
- 地方(27194)
- 财(26458)
- 业经(26361)
- 教育(24495)
- 理论(22821)
- 农业(22120)
- 学(21605)
- 制(21175)
- 贸(19320)
- 贸易(19300)
- 银(19111)
- 银行(19083)
- 技术(18805)
- 易(18697)
- 行(18348)
- 策(18114)
- 发(17935)
- 融(17687)
- 金融(17685)
- 机构
- 学院(385976)
- 大学(383988)
- 济(150050)
- 经济(146485)
- 管理(143948)
- 研究(132029)
- 理学(122478)
- 理学院(121060)
- 管理学(118422)
- 管理学院(117693)
- 中国(98402)
- 京(83727)
- 科学(78402)
- 财(71247)
- 所(65299)
- 江(62057)
- 中心(61403)
- 范(61052)
- 师范(60512)
- 农(58973)
- 研究所(58782)
- 财经(54843)
- 北京(53836)
- 业大(52778)
- 经(49761)
- 州(49488)
- 师范大学(48468)
- 院(48004)
- 技术(47107)
- 教育(45806)
- 基金
- 项目(250023)
- 科学(198249)
- 研究(191736)
- 基金(176287)
- 家(152299)
- 国家(150854)
- 科学基金(130035)
- 社会(118120)
- 社会科(111791)
- 社会科学(111768)
- 省(100138)
- 教育(95996)
- 基金项目(91276)
- 划(85203)
- 自然(82167)
- 编号(81570)
- 自然科(80330)
- 自然科学(80311)
- 自然科学基金(78817)
- 资助(72629)
- 成果(68390)
- 课题(59744)
- 发(57749)
- 重点(57692)
- 部(55859)
- 创(52478)
- 项目编号(49046)
- 年(48979)
- 教育部(48737)
- 创新(48691)
- 期刊
- 济(172954)
- 经济(172954)
- 研究(123574)
- 中国(93017)
- 教育(79558)
- 管理(57686)
- 财(55297)
- 农(54537)
- 学报(53576)
- 科学(51245)
- 大学(43456)
- 技术(43023)
- 学学(38927)
- 融(38801)
- 金融(38801)
- 农业(37432)
- 业经(29609)
- 财经(26979)
- 经济研究(26963)
- 经(23368)
- 职业(22762)
- 问题(22012)
- 图书(20999)
- 业(20371)
- 坛(19463)
- 论坛(19463)
- 技术经济(18421)
- 统计(17626)
- 贸(17570)
- 发(17387)
共检索到606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俊琪 闫智勇 吴全全 姜艳
当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学术共识,导致推广效度不高。因此,有必要从核心内涵、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理念澄明,并从社会、教育和主体三个维度探讨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即根据学习者工作水平进行学情分析、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依托工作互动进行教学实施、借助职业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参照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资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闫智勇
实践领域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认知误区影响其推广效度。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是基于开放性参照系的、系统化的典型工作过程和普适性工作过程交互耦联的课程开发范式,它具有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对偶性、多元学习目标的统合性、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彰显性、学习过程与职业发展的融合性、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训练的交融性、师生专业化发展的共生性、心理素质发展与职业素质发展的统一性、教与学的方法、教与学的评价方法以及教学形式和教学实质等多个层面的同一性等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丽英
情景导向教学模式是旅游服务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实施的一种创新模式,在培养学生关注客人情感变化,提高应变情景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特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情景导向教学模式实施中能够以九大教学事件设计原理为指导,积极而又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中,要解构传统的学科性质课程体系,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新体系。以"双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三阶段(学校-企业-学校)"为特征的开发机制是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开发模式的主要内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导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硕
我国职业院校目前实施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的课程开发模式。随着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提出,成果导向教学理念愈发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特点和要求,从溯源理念、策略步骤、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多维度比较分析两种理念的异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融入成果导向智慧理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峰
随着高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深入递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引入我国,引起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重视,成为指导高职课程开发的重要理论。然而,由于学习、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急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找出制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难点、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工作过程 系统化 高职课程开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应力恒
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网络技术与局域网施工课程开发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邀请行业专家分析工作内容和方式,然后导出一组有高关联度的工作任务,再通过导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学习领域,最后针对学习领域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其教学方案的实施要采取结果驱动模式,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学习规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建
中外职业教育的主流课程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模式的缺点逐步显现。本文在分析中外主流课程开发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中的应用,这对于各地开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大源
课程始终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和课程载体设计的系统化三个层面,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展开论述,详释了课程载体的意义及其设计原则,并从知识的解构与重构的角度就技能与知识的整合、从工作的变与不变的角度就行动与思维的跃迁、从技术的潜在与实在的角度就技术与技能的互动等问题深入讨论,指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具有普适性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林 鲍洁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沿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前进。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是在多年高职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中国高职教育特点研制的,是创新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有益探索,该模式在全国几十所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及管理类专业进行了试点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 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勇 段保才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其中,高职教育沿用的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矛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与选择势在必行。选择一种课程模式,意味着选择了相应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实施指导思想以及课程管理方式等。从高职教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课程模式比较分析,提出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目标取向 学习领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斌
高职课程的主流模式是什么?本文在回顾世界曾经流行的几种典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产生背景及其内涵,通过与不同职教课程模式的比较,揭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作为目前高职课程主流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
关键词:
工作过程 系统化 高职课程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俊圣 陈玉婷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工作过程课程的优化形态,较之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具有自身的特性,是职业教育"实践本位""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升华和质变。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应用意义包括:确定了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促进了教育客体的社会化、凸显了职业院校的社会功用。构建工作过程知识、整合课程价值取向、发挥职业载体作用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优化路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 优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学锋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从工作任务向课程转换与构建的改革中,成功运用能力递减法(逆向)、能力"递增"法(顺向)和能力"分担"法,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进行探索;以校企共同"做、学、研",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形成了独创的"3343"多循环式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杭瑞友 王芳 涂小丽
以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开发为例,介绍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过程,将其概括为:三方参与、三层分析、三次分解、三次转化,以此作为高职课程开发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