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7)
2023(8779)
2022(7309)
2021(7348)
2020(5986)
2019(14204)
2018(14078)
2017(26084)
2016(15191)
2015(17238)
2014(17441)
2013(16159)
2012(14736)
2011(13565)
2010(14349)
2009(12641)
2008(12576)
2007(11558)
2006(10487)
2005(9618)
作者
(38731)
(31922)
(31842)
(30765)
(20611)
(15146)
(14678)
(12378)
(12217)
(11873)
(10799)
(10676)
(10452)
(10333)
(10052)
(10044)
(9632)
(9523)
(9277)
(9200)
(8172)
(7887)
(7832)
(7423)
(7403)
(7256)
(7254)
(7162)
(6386)
(6298)
学科
(50243)
经济(50187)
(39471)
管理(38847)
(30928)
企业(30928)
方法(22300)
教育(21070)
中国(20455)
数学(19786)
数学方法(19195)
(18524)
理论(13703)
(13540)
农业(12610)
(12106)
业经(11220)
地方(10444)
(10367)
教学(10348)
(10151)
技术(9813)
(9555)
贸易(9548)
(9325)
(8429)
(8150)
银行(8147)
(7894)
(7800)
机构
学院(199303)
大学(198512)
(74480)
管理(73718)
经济(72500)
研究(68903)
理学(62787)
理学院(62053)
管理学(60614)
管理学院(60189)
中国(47971)
(43477)
科学(38470)
(37456)
(35981)
师范(35810)
教育(34244)
(33480)
(32810)
中心(30882)
研究所(29941)
师范大学(28738)
北京(28731)
财经(27892)
技术(26957)
(26102)
(25842)
(25203)
(25189)
职业(24962)
基金
项目(122804)
研究(100476)
科学(98684)
基金(84475)
(71332)
国家(70554)
科学基金(60783)
社会(59568)
社会科(56206)
社会科学(56195)
教育(55458)
(49946)
编号(45466)
(43713)
基金项目(42074)
成果(39974)
自然(37391)
自然科(36534)
自然科学(36529)
资助(36096)
自然科学基金(35874)
课题(35276)
(29564)
重点(28901)
(28888)
(27846)
项目编号(27037)
规划(26777)
(26267)
教育部(25732)
期刊
(85320)
经济(85320)
研究(70057)
教育(60230)
中国(52382)
管理(29086)
(28549)
技术(25268)
(24335)
科学(23342)
学报(22242)
大学(19205)
(18888)
金融(18888)
职业(17683)
农业(16696)
学学(16310)
业经(14607)
经济研究(13501)
财经(13357)
(11883)
论坛(11883)
技术教育(11728)
职业技术(11728)
职业技术教育(11728)
(11476)
统计(10358)
问题(10205)
图书(9640)
(9558)
共检索到317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小兰  朱媛  
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增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提升人力资本、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重要路径。科学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明确其目标定位、群体定位、区域定位以及服务内容定位。要综合运用"奖、助、贷、补"相结合的奖助模式,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与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对口帮扶模式,以增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还要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扶贫联动机制,形成扶贫工作合力,增加职业教育扶贫经费投入,开展产教联合扶贫和"造血"式智力扶贫,实施定向的技能型教育扶贫,实现人才的精准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爱国  李宁  
推进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要瞄准扶贫对象,聚焦重点人群,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文章建议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精准招生";完善资助政策,实现"精准资助";推进教学改革,实现"精准培养";加强技能培训,实现"精准培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精准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广军  邵瑛  邓彬彬  
文章分析了包括职业教育扶贫在内的湖南教育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了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视域,从政策支持、法治保障、责任落实、精准扶助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精准扶助对策主要包括精准扶弱扶基、精准培训培养、精准技术支撑、精准资助招生、精准放权增效、精准宣传发动、精准组合施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福稳  董瑞华  董伟  
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技术人才,深入契合了精准扶贫的目的——切断贫困代际链条,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精准招生";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现"精准资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精准培养";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精准培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精准就业"。同时,为保障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还需完善办学规模保障机制、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硬件条件保障机制、师资队伍保障机制以及舆论宣传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香君  陈维华  
教育作为"智扶"的重要手段,是打赢攻坚脱贫战的"内生力量",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是消弭"依赖性"贫困的根本出路。职业教育见效快、针对性强,是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最有效且直接的手段。运用SWOT分析方法,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全面解读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益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恰切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军  姜运隆  杨和平  
三峡库区作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库区贫困户群体形成的原因及扶贫过程错综复杂,这使得职业教育在库区精准扶贫工作中遭遇困境。在对困境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四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以提升精准扶贫各方主体的内在动力;创新实施五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以实现精准扶贫的"量身定制",让职业教育在库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龙  王贝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战线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与扶智的重要抓手,在国家精准扶贫和决战脱贫攻坚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扶贫虽然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缺乏主体领导、社会认同不高、帮扶措施不精确、产业扶持不到位、政策定位不精准等系列问题。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在后疫情时代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需要从体制、机制、功能、模式等多方面对职业教育扶贫进行全面改革创新,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促进多方联动、加强资源共享、推动精准扶持、丰富教育形式,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进入新阶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兰  
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能够帮助一定群体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我们应当妥善解决其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理念非系统性、制度非协同性、对象排斥、就业信息供需不对称等问题,科学定位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对象、制度与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锋华  
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社会功能。在我国扶贫攻坚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应该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作为未来的发展定位。建构定向模式培养本土人才、传承创新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互联网+职业教育"行动、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胜勇  
职业教育是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关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也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落实"诊改"难度不小。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是每个贫困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助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利器。只有厘清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加快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对接,才能使扶贫工作走出困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发脱贫动力关键在于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陈春霞  
贫困群体的存在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在乡村振兴战略语境下,我国精准扶贫将更加注重贫困群体的"在场"作用、注重贫困群体能力建设、注重教育脱贫关键作用、注重脱贫质量高效高能。由于职业教育和培训能够促进贫困群体技术资本、能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的积累,因而,与精准扶贫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在未来,职业教育和培训精准扶贫必须以扶贫理念转变为突破口;构建面向贫困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支持体系;培育以乡村精英为核心的新型职业农民;坚持以能力扶贫为导向,促进贫困群体自我赋权提能;基于个体特征和需求差异,精准设计培训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顺霞  辛夏夏  闫志利  
河南省综合运用多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使贫困户持续减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脱贫攻坚从"全面推进"转入"集中主攻"阶段。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强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河南省应扩张扶贫视阈,强化扶贫行动,拓展扶贫主体,壮大扶贫队伍,延续扶贫效能。建议完善职教体系,实施常态精准扶贫,强化考核评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终身职业教育,从而优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为新时期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拓展路径,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锋  侯长林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扶贫的成效。在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应按照系统性、精准性、实效性的原则,构建与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以奖代补型、园区主导型、院校带动型、产业拉动型、文化推动型等新模式,提高针对性、精准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素素  孙黎  
职业教育是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实施职业教育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加强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对接,能够帮助贫困人口树立积极的脱贫致富观,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常态化的窘状。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着社会性歧视、基础条件薄弱、办学与招生体制滞后、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难以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长效保障。鉴于此,应加强优化外部环境,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社会氛围;加大资源投入,提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能力;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与招生体制,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聚焦;重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夯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基础;创新扶贫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深度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