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5)
2023(5857)
2022(4472)
2021(4488)
2020(3291)
2019(7502)
2018(7401)
2017(11410)
2016(7767)
2015(8882)
2014(8658)
2013(7552)
2012(6885)
2011(6294)
2010(6389)
2009(5132)
2008(4945)
2007(4447)
2006(3917)
2005(3530)
作者
(19100)
(15997)
(15880)
(15354)
(10007)
(7737)
(7308)
(6266)
(6086)
(5715)
(5411)
(5267)
(5219)
(5138)
(5120)
(5066)
(5038)
(4776)
(4710)
(4527)
(4161)
(4156)
(3792)
(3732)
(3713)
(3565)
(3551)
(3534)
(3304)
(3278)
学科
教育(19747)
(13387)
经济(13374)
中国(12583)
管理(10774)
(8950)
(8495)
理论(7566)
教学(6975)
(6555)
(6398)
企业(6398)
(5221)
发展(4700)
(4578)
农业(4433)
业经(4249)
技术(3908)
(3894)
政治(3813)
研究(3779)
思想(3775)
学校(3692)
地方(3675)
方法(3615)
学法(3588)
教学法(3588)
(3559)
思想政治(3491)
政治教育(3491)
机构
大学(90879)
学院(89454)
研究(37276)
教育(30380)
(25069)
师范(24900)
科学(24787)
管理(21965)
(21366)
(21042)
师范大学(20528)
中国(20339)
经济(20135)
(19271)
理学(18676)
理学院(18225)
研究所(17823)
技术(17768)
管理学(17531)
管理学院(17338)
职业(16667)
(16009)
中心(15601)
(15471)
北京(14336)
(14136)
业大(13059)
(12243)
农业(12160)
研究院(11773)
基金
项目(60133)
研究(51099)
科学(48827)
基金(38664)
(34300)
国家(33807)
教育(32932)
社会(27376)
科学基金(27206)
(26565)
社会科(25381)
社会科学(25374)
(25319)
编号(24396)
成果(22384)
课题(21524)
基金项目(19644)
(18533)
自然(16768)
重点(16338)
自然科(16313)
自然科学(16312)
自然科学基金(15986)
(15386)
规划(15316)
(14231)
项目编号(14143)
(14028)
资助(13867)
(13416)
期刊
教育(51656)
研究(35650)
中国(30929)
(24006)
经济(24006)
学报(16249)
职业(14687)
(14578)
科学(13715)
大学(12767)
技术(12615)
学学(10334)
农业(10026)
技术教育(9942)
职业技术(9942)
职业技术教育(9942)
(8289)
管理(6617)
(6534)
论坛(6534)
高等(5931)
(5740)
成人(5577)
成人教育(5577)
(5224)
高等教育(5162)
职教(4901)
(4639)
发展(4487)
(4487)
共检索到144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职业教育应然视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的教育类型,但仍面临类型特色认同危机,特别是对其意蕴外延、表征以及转变路径缺乏深入的研究。匠心育人为魂、服务为核和协调为要属于类型特色意蕴外延,文章通过审视其开放性、适应性、社会性、全民性表征,提出走构建独立、完善的理论和自组织结构体系,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转型升级形成品牌,让受教育者得到尊重和切实提高待遇,以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色之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尚晶  
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作为产教双主体交互融合而催生的一种新文化,是技术观念文化和技术实践文化的合一,其样态分别表征为工匠精神和产教融合。技术文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性表达和实践指引作用,赋予职业教育以价值追求,凸显其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性、精神性的独特之处。然而,由于技术文化历史断层与现实错位致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进而出现产教融合适应性疏离等问题,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以耦合协同、异质同形的职业教育实践观重塑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从内生动力角度主张走向技术实践共同体,增强职业教育双主体适应性;从外生发展角度形塑实体嵌入的工匠精神技术观念文化;从共生同构角度倡导产教“异质同形”的技术实践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晓军  李胜  
职业教育开展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参与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落实。当前职业教育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问题集中表征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人才跨文化适应力不强、师资队伍不完备,因此建议从需求对接、产教共育、文化融合、师资养成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明确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规格,提升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度;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提升人才就业的匹配度;开展中国国情与文化教育,提升人才就业的适应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完成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守勇  李锁牢  
文章从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需求、数字实践基础等维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阐明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从技术跃迁、组织创变、价值共生三个层面归纳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形态表征,并按照“分层推进”的原则,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六个层面探索了职业技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霞   何少庆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类型,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助力,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基,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赋能。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以数字技术“驱动”专业建设范式变革,以数字资源“武装”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树立与教育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搭建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建立“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专业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数字化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君   郭小丽  
教学学术能力有利于强化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地位的“合法性”、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创新能力、适应职业院校育人方式的需要、激发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动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当前在合法性层面、实践性层面、关联性层面、保障性层面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应该深化观念、强化能力、畅通交流、优化制度,从而给予教学学术地位的合法性、增强教学学术发展的动力性、加强教学学术分享的关联性、提高教学学术提升的保障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荆婷  周明星  
国际化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即是本土职业教育全球化和国际职业教育本土化的交融生成过程。现存困境:缺乏国际化教育理念;缺乏国际化支持系统;缺乏国际化师资队伍;缺乏国际化合作格局。优化路径:双向并举,确立共享教育理念;双重保障,强化对外支持系统;双轨推进,塑造融合师资队伍;双管齐下,打造全球合作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元   周衍安  
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为基础,从国家战略层面、产业发展层面、人力资源开发层面分析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价值体系,明确不同层面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场工程师运营流程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育人体系;实施项目任务驱动,强化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完善校企人才共享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弹性学分制与过程评价并重,对接职业资格认证。从这四个方面改善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方式,旨在培养具有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支撑与强大动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冉  高联学  
类型定位不仅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还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不仅能培养兼具“硬技能”与“软实力”的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能激活国内外双循环新动能。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式现代化在供给端、需求端与保障端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诉求,要求其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转变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路径;以扩大内需为准绳,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质量;以职教圈层为系统,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共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新篇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荷琳  
《职业教育法》完成施行26年来首次大修,是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工作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守正创新的科学性和直面问题的现实性等特点,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理解此次修订的价值所在,理清新《职业教育法》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关键领域的执行路径,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公众等不同利益相关主体角度表征施行成效,将有力推动新法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山立  韩玺  
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是中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基本逻辑起点,规定着中职学生学业评价具有基础衔接、融通发展、特色鲜明等独特的类型意蕴。但是,我国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目前还面临类型特色认同危机。新时代的中职学生学业评价必须紧扣类型化改革的工作主线,通过突出类型价值、彰显类型特色、落实类型保障三大方面的革新发展,服务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我国教育评价改革与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的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志明  
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确立是结合当前国家战略需要做出的重要研判,也是职教改革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形态的革新与重塑。在类型教育视野下,教学场域向多维空间性转变、教学主体向双元融合性转变、教学内容向整合重构性转变、教学方式向灵活运用性转变,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面向多元化生源、开发校企合作教材、耦合运用教学技术等教学要素表征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优化职业教育教学形态的发展支持需从行政与研究机构管理、社会化新技术衔接、院校行企间生态化融合等多维度考量,促进教学形态的整体培育塑形,从而为探寻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学理基础和教学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秀霞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连接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也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工士"学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的重要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对"工士"学位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界定,深入分析了"工士"学位的人本、公平和发展价值,并从法理支撑、标准建设、机制保障以及关系耦合四个视角对"工士"学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跃   李德龙  
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技术技能支撑等功能,是促进农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从外部来看,不被社会认可,普遍受到鄙视和歧视;从内部来看,存在办学定位不清、质量偏低、供给不匹配需求等问题。要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应提高认识,以整体性治理思想为指导增加政策供给;明晰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提升质量、以质图强,赢得社会认可和存在感;涵养生态,夯实生存根基,增强发展后劲;适配需求,回应外部变化拓展功能挖掘潜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林才  王建林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