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8)
2023(4766)
2022(3808)
2021(3854)
2020(2923)
2019(6582)
2018(6523)
2017(10141)
2016(6818)
2015(7728)
2014(7219)
2013(6058)
2012(5451)
2011(5044)
2010(5365)
2009(4509)
2008(4393)
2007(4144)
2006(3677)
2005(3296)
作者
(14092)
(11574)
(11561)
(10895)
(7262)
(5563)
(5294)
(4649)
(4388)
(4227)
(3988)
(3799)
(3706)
(3701)
(3667)
(3616)
(3487)
(3485)
(3466)
(3361)
(3104)
(2965)
(2802)
(2675)
(2675)
(2659)
(2570)
(2500)
(2399)
(2287)
学科
教育(19520)
管理(17116)
(15634)
(14283)
企业(14283)
中国(12164)
(11976)
经济(11970)
技术(11906)
技术管理(8393)
理论(7944)
教学(6974)
(4999)
(4259)
发展(3908)
业经(3882)
(3867)
研究(3847)
(3786)
(3658)
学法(3646)
教学法(3646)
思想(3634)
方法(3551)
学校(3523)
政治(3484)
高等(3424)
(3420)
改革(3282)
思想政治(3250)
机构
大学(77555)
学院(75080)
研究(28405)
教育(27956)
管理(22902)
(22097)
(21539)
师范(21490)
经济(21362)
理学(19459)
理学院(19127)
管理学(18684)
管理学院(18477)
(17958)
师范大学(17785)
职业(15447)
科学(15268)
中国(14550)
技术(14427)
(13490)
(13184)
北京(12249)
研究所(11895)
中心(11539)
教育学(10756)
(10731)
职业技术(10584)
(10542)
(10490)
技术学院(9203)
基金
项目(46512)
研究(44572)
科学(39497)
教育(30105)
基金(29239)
社会(25816)
社会科(24142)
社会科学(24138)
(23942)
国家(23515)
(21131)
编号(21003)
科学基金(20292)
(19526)
成果(19421)
课题(18951)
(16256)
基金项目(14480)
规划(14269)
(13502)
项目编号(12556)
创新(12428)
重点(12232)
(11964)
(11882)
(11792)
(11783)
教育部(11374)
研究成果(10600)
(10488)
期刊
教育(50122)
研究(33779)
中国(28783)
(24089)
经济(24089)
职业(14123)
技术(13696)
管理(10307)
技术教育(9580)
职业技术(9580)
职业技术教育(9580)
(8221)
科学(7441)
(7346)
论坛(7346)
大学(7108)
学报(7107)
高等(5788)
(5495)
成人(5452)
成人教育(5452)
高等教育(5058)
(4944)
职教(4752)
学学(4706)
科技(4619)
(4607)
金融(4607)
图书(4031)
发展(3998)
共检索到126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今年6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出席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讲话时指出:中国有13亿人,9亿多劳动者,如果大多数成为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人口的压力就可以转化为人才的优势,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的。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职业教育是通过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如基础教育是通过培养合格公民服务于社会一样。换言之,职业教育只有培养出既真正掌握熟练技术,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大源  
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的"新常态"一词,成为近年来最重要的经济术语。回首即将过去的2014年,经历了全球经济的波谲云诡、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对2015年,中国经济也将走向"新常态":从重视规模速度的粗放型经济,走向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的精致的现代经济。在中国经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过去,我们高等教育是"改革、做大",现在,要"改革、做强"。只有努力把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强,才能使国家更加强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使我国高等教育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上,这是一个长远的建设平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做强高等教育予以强力的保障。高等教育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其关键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做强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在2个目标,3个"一批";做强高等教育,改革是动力,质量是核心,要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智勇  
近几年来,河南经济逐渐进入中速增长新常态,新常态下要求河南职业教育必须主动对接,努力实现全方位转型升级。规划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从而满足河南省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智勇  
近几年来,河南经济逐渐进入中速增长新常态,新常态下要求河南职业教育必须主动对接,努力实现全方位转型升级。规划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从而满足河南省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易德鹤  郭正苏  
一、我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现状二十多年来,四川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部门、执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立足服从和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历经艰苦努力,全省行业总体上呈现出事务所规模逐步扩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范围稳步拓展,业务收入大幅增加;行业功能日益彰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智勇  吴全全  蒲娇  
经济新常态时期,必须创新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消解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和经费投入的绩效性矛盾。首先,深化中央部门顶层合作机制改革,同步优化产业和职业教育结构,强化政府宏观治理能力;其次,深化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完善职业教育制度、法律和标准体系,解决职业教育深层矛盾;最后,提高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推进资源和要素有序流动,激发职业教育在国际债务和国际产能等合作方面的潜力,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玮  
文章首先论述了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新常态环境下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新常态环境下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统一规划,加快教育城域网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当前,"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背景。根据高层的解读,"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述特征表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发展将从传统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转到在兼顾速度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燕  
高职扩招百万的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将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由学龄段生源进入学龄段生源与社会生源共生共长的新常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经验,通过实施"行业+业内领先企业"产教融合,由浅层次校企育人向校企"双主体"育人转变;实施"指导性路径"培养机制,由整体性人才培养方案向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转变;实施与学习者水平适恰的课程改革,由传统课程设置转向突出实践应用项目课程和增加补偿性课程转变;实施与学习者背景相适应的教学改革,由限定学制向弹性学制、灵活学习转变;建设专兼分工协作的师资团队,由兼职教师替补向大力培育企业兼职教师转变的五方面转变应对生源结构的新常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宏志  
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些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的良性流动,破解社会就业难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及推进社会科技创新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宝庆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深刻转型,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供给的效率、效益和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必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关键在于以理念变革为基础,明确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要义;以机制创新为导向,激发职业教育供给效率与活力;以人口变化为依据,调整职业教育供给规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拓宽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渠道;以产业转型为依据,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  李丽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于职业教育,体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新常态下推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培育通道;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推动院校治理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和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职业院校应树立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理念。建立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协调好决策权与执行权、监督权的关系,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针对治理对象的特殊性和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建立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提升现代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包括实施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促进管理队伍专业化;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院校治理的国际化;深化治理结构改革,促进治理模式的开放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全面服务于新常态下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必须在四个方面转型:一是目标转变,从一元价值目标转向二元价值目标;二是重心高移,将职业教育主体向专科、本科层次转移,为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输送更多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专业调整,加快专业更新,拓宽专业口径,构建柔性专业结构;四是功能扩大,职业教育必将成为"面向全民、服务终身"的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