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4)
- 2023(10596)
- 2022(8899)
- 2021(8664)
- 2020(7240)
- 2019(16442)
- 2018(16274)
- 2017(29460)
- 2016(16771)
- 2015(18845)
- 2014(18804)
- 2013(17369)
- 2012(15726)
- 2011(14073)
- 2010(14153)
- 2009(12250)
- 2008(11462)
- 2007(9950)
- 2006(8589)
- 2005(7508)
- 学科
- 济(58485)
- 经济(58426)
- 管理(43449)
- 业(41567)
- 企(34440)
- 企业(34440)
- 方法(29931)
- 数学(25815)
- 数学方法(25395)
- 教育(20930)
- 中国(20234)
- 技术(16456)
- 农(15787)
- 学(15186)
- 理论(14714)
- 财(14326)
- 业经(12282)
- 农业(11028)
- 地方(10039)
- 教学(10007)
- 贸(9194)
- 贸易(9187)
- 制(9039)
- 易(8962)
- 务(8889)
- 财务(8847)
- 财务管理(8828)
- 技术管理(8491)
- 企业财务(8386)
- 发(8326)
- 机构
- 大学(220336)
- 学院(217229)
- 管理(82998)
- 济(80307)
- 经济(78490)
- 理学(71891)
- 理学院(71097)
- 管理学(69702)
- 研究(69521)
- 管理学院(69242)
- 京(46308)
- 中国(46003)
- 科学(40881)
- 范(39940)
- 师范(39665)
- 财(36324)
- 教育(34596)
- 江(33859)
- 中心(33300)
- 师范大学(32528)
- 所(31748)
- 财经(29718)
- 北京(29179)
- 研究所(28981)
- 业大(28751)
- 技术(28257)
- 农(28178)
- 经(27140)
- 州(26501)
- 院(25479)
- 基金
- 项目(149333)
- 科学(120929)
- 研究(117215)
- 基金(106786)
- 家(91142)
- 国家(90245)
- 科学基金(79016)
- 社会(73626)
- 社会科(69673)
- 社会科学(69660)
- 教育(63264)
- 省(60533)
- 基金项目(56323)
- 划(52028)
- 编号(49647)
- 自然(49520)
- 自然科(48414)
- 自然科学(48404)
- 自然科学基金(47520)
- 资助(43324)
- 成果(40541)
- 课题(36661)
- 部(35068)
- 重点(34676)
- 发(33215)
- 创(32360)
- 教育部(31499)
- 规划(30379)
- 年(30286)
- 项目编号(30285)
- 期刊
- 济(82097)
- 经济(82097)
- 研究(68015)
- 教育(58118)
- 中国(48233)
- 管理(29296)
- 学报(28701)
- 财(28264)
- 科学(27969)
- 技术(27646)
- 大学(24071)
- 农(24056)
- 学学(20821)
- 农业(16962)
- 职业(16693)
- 财经(14445)
- 融(14163)
- 金融(14163)
- 业经(13438)
- 经(12536)
- 图书(12168)
- 经济研究(12079)
- 坛(11690)
- 论坛(11690)
- 技术教育(11327)
- 职业技术(11327)
- 职业技术教育(11327)
- 技术经济(10923)
- 问题(10823)
- 科技(10081)
共检索到319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向阳
职业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出现了异化,它深陷在工具化、手段化的泥潭,使得其至今尚未获得足够的尊重。其原因无疑复杂而多重,但更深的原因在于技术的异化及对其贫瘠的认知。只有在同技术历史与逻辑的对话中,祛除技术异化,将技术从"工具"的牢笼中挣脱出来,开启技术本身富含的精神资源,职业教育才有可能担负起未来的国家使命,真正回归其"教育"的本位。
关键词:
职业教育哲学 技术哲学 教育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泉兴 王琪
研究生教育本质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不因研究生教育外在形态的改变而变化的根本属性。它是由研究生教育的特殊矛盾构成的。笔者运用研究本质的基本方法,从历史、现实、哲学三个维度,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考察后认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能力培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研究生教育 本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龙雪津
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本文在解释了什么是技术哲学和区别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哲学应该是职业教育主要的哲学基础之一,并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辩证论述。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技术哲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蒙成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和方向,然而,学界对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概念与质量观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职业教育领域长期奉行的质量概念与质量观是从工商业领域直接移植过来的,信奉理性主义、客观主义、工具主义和测量主义。这样的质量观对质量提升活动的主体、动力、条件的设定不符合质量实践的真实图景,也会误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实践哲学认为,实践具有整体性,不仅包括活动的目标、任务、路径、策略,还涵盖了主体、目的、动力、条件等基本维度。普通人的日常实践主要不是由理性思维、理论知识规定的原则支配的,其行为更多是受利益、习惯、情感以及环境提供给他的意识形态或其他因素的驱动和支配。生产劳动是人类基本的社会实践,既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价值的源泉。以此观照,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实践,职业教育质量观应当具有教育性、价值性、整体性、历史性,应当以师生的利益与发展诉求为出发点,并且将质量活动的场域与惯习作为重要的元素。只有超越习以为常的、基于外部标准的、依靠评价和监管的质量观,进而确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才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有效路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庆发
本文从哲学思考的视角出发,分别就职业教育的现代意义、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客观新情况与主要问题、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与思路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重构 职教课程 哲学思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子夏 余雅晶 伍素
实验哲学力图在批判传统哲学实践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哲学方法,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元哲学问题上的争论。然而由于未能明确问题的焦点何在,争论双方陷入了自说自话的窘境。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必须通过考察相关概念的清晰程度以及哲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来得出关于实验哲学的攻击目标及其正当性的结论。由分析可知,实验哲学矛头所指的对象当中,当代扶椅哲学因其运作方式的自然化转向而难以成为攻击目标,哲学家进行思想实验的正当性则取决于哲学家是否能以直觉为证据。直觉又可分为表面直觉和健全直觉。由于传统哲学家也倾向于拒绝将表面直觉作为证据,因此这场争论的问题应聚焦于健全直觉能否被用作证据。
关键词:
实验哲学 扶椅哲学 思想实验 直觉 证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云霞
考察21世纪英语国家的教育哲学研究可以从组织视角着手。英语国家主要的五个教育哲学组织包括国际教育哲学家网、美国教育哲学学会、英国教育哲学学会、澳大利亚教育哲学学会以及加拿大教育哲学学会。这五个教育哲学组织虽然近十年来在组织结构与宗旨上并无太大变动,但是在研究主题、内容与方法上却呈现出新趋势。教育哲学的学科身份引发了学界持久的争论。其中,以"赫斯特—卡尔"之辩为缘起,形成了理论哲学路向、实践哲学路向和"温和二元路向"这三种路向。总体而言,英语国家教育哲学研究凸显了关注教育实践、强调跨学科研究与价值理念多元化的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平利
如果"职业教育"与"企业训练"在理念上无本质区别,职业教育就成为企业训练在学校的延伸,这是一种与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相悖的"训练性职业教育"现象。本文从职业教育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出发,分析"训练性职业教育"和"教育性职业教育"的本质区别,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应当理性寻找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哲学基础,将陶冶教养、启迪灵性和发展个性贯穿于"教育性职业教育"的始终,将培养达到"自由境界"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性 训练性 教育哲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恩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资本观囿于“物化”理论,总体而言是一种“物化资本观”。一方面,青年马克思把资本泛化为具有牟利功能的“物”,因而认为货币等存在物天然就是资本;另一方面,他虽然尝试深入到“资本—劳动”的社会关系之中,并据此写下了资本的三条定义,但这一探索仍未触及资本在生产关系维度的核心内容,最终陷入难以自洽的理论困境。究其原因,在于青年马克思尚未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人本主义哲学方法使马克思秉持“人—物”对立的思维范式,资本作为人的自由本质的对立面势必表现为僵死的物,并且,只有作为死物的资本才是根本上亟待被批判和扬弃的。当然,在物化资本观的主旋律下,马克思也注意到了资本作为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支配关系的内容,这一潜在的视角为其资本观在之后的革命性变革埋下了伏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尚荣
技术哲学新视野包括技术的本质论、发展论与周期论等新观点,从这些观点透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则需要从职业人的技术理性培养、技术选择的可行性及技术教育的前瞻性等维度,全方位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职业技术 技术哲学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尚荣
文章从现代技术哲学的实用性、标准化与创新性特征出发,透析现代职业教育所包含的职业技能教育、职业规范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的实质与要求,夯实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哲学依据。
关键词:
职业技术 技术哲学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技术哲学具有"技术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性。基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职业教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评价方面的"技术性"与"人文性"未能均衡发展。技术哲学对技术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为职业教育以上问题提供了思路,同时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确立了应然指向,即培养目标应指向"技术性"与"人文性"兼备的人才,课程内容应该确立技术知识的核心地位并引入技术伦理教育内容,教育评价应该实现技术能力评价与技术伦理评价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技术 人文 技术哲学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静 薛栋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如何深刻理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从而形成中国职业教育的现代"范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需要,也是现实质量内涵解读的要求。技术发展史表明:经验与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在技术史的演变中历经蜕变,经验始终是职业教育学习的价值原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思潮对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及技术活动的实现问题的探讨,从理论上反思了"经验"学习的价值意蕴对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培养自由而负责任的现代职业人,孕育与传播绿色工业文化,以及探索实践逻辑对接技术伦理的职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
技术哲学 经验转向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宏伟
技术哲学对技术有着全面、系统地反思,有助于揭示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前提,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具体而言,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生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诞生并为其发展奠基;二是技术认识论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三是人技关系转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主体角色的转换;四是技术文化培育构成现代职业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技术哲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理想性。通过前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经由后者则有助于实现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引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建华 王世民 潘建华
职业教育生态论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质变"的过程,更是基于生态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对职业教育的研究走向深层的表现形式。从职业教育的哲学主体性的自反性困境去分析职业教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对构建职业教育生态世界观具有深刻哲学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态 哲学 意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