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1)
2023(3887)
2022(3026)
2021(3240)
2020(2335)
2019(5506)
2018(5589)
2017(7864)
2016(5997)
2015(6888)
2014(7000)
2013(5921)
2012(5544)
2011(5114)
2010(5529)
2009(4443)
2008(4340)
2007(3924)
2006(3531)
2005(3412)
作者
(13140)
(10744)
(10603)
(10411)
(6940)
(5191)
(5069)
(4478)
(4257)
(4072)
(3721)
(3698)
(3594)
(3577)
(3539)
(3403)
(3401)
(3256)
(3224)
(3149)
(3087)
(2814)
(2732)
(2572)
(2526)
(2513)
(2440)
(2349)
(2325)
(2280)
学科
教育(22051)
中国(10856)
教学(9003)
理论(8725)
管理(6946)
(6129)
经济(6114)
研究(5501)
(5153)
学法(5062)
教学法(5062)
(4789)
学理(4385)
学理论(4385)
(4144)
思想(3972)
研究生(3935)
学校(3905)
政治(3866)
(3849)
(3638)
发展(3628)
高等(3619)
思想政治(3598)
政治教育(3598)
治教(3598)
德育(3563)
(3506)
(3492)
改革(3406)
机构
大学(67536)
学院(62808)
教育(30218)
研究(27495)
(22093)
师范(21990)
师范大学(18292)
(17256)
职业(16661)
科学(15057)
技术(15041)
管理(13419)
(13332)
(13261)
中国(12727)
北京(12353)
(12064)
研究所(11859)
职业技术(11612)
教育学(11594)
中心(11123)
经济(11047)
理学(10614)
理学院(10279)
(10238)
(10180)
技术学院(10179)
管理学(9784)
管理学院(9616)
教育学院(8588)
基金
研究(37677)
项目(36232)
教育(29222)
科学(28858)
编号(20016)
成果(19625)
基金(19393)
课题(18982)
社会(18151)
(16940)
(16837)
社会科(16647)
社会科学(16646)
(16420)
(15597)
国家(15201)
规划(12677)
科学基金(11816)
(11772)
项目编号(11193)
研究成果(11014)
(10620)
年度(10564)
重点(10347)
(9974)
(9785)
(9662)
(9625)
阶段(9594)
教育部(9427)
期刊
教育(56716)
研究(32318)
中国(32242)
(17181)
经济(17181)
职业(16070)
技术(13182)
技术教育(11017)
职业技术(11017)
职业技术教育(11017)
学报(7579)
大学(7334)
(7124)
(6715)
论坛(6715)
高等(6488)
科学(6353)
(6185)
成人(5805)
成人教育(5805)
(5770)
图书(5414)
高等教育(5412)
职教(5250)
(5205)
管理(5090)
学学(4594)
农业(4506)
发展(4360)
(4360)
共检索到117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关照下,职业教育“以生为本”的探索应包含三个层面,即“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行政理念、“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教育理念和“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实践措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兴洲   龙语兮   邵建华  
习近平职业教育观系统回答了为何、是何及如何“办好职业教育”的问题,以“基础工程”“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价值功能,“德育为先”“服务导向”的办学方向,“全面发展”“人人出彩”的培养目标,“类型发展”“三协三融”的体系道路,“文化熏染”“格局开放”的环境生态为主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先进性、人本性、生产性、科学性、实践性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职业教育观,需要从面向人人、成就人人、适合人人、发展人人、吸引人人出发,坚定党的领导以找准职业教育方向,坚守育人规格以确保职业教育成效,推动职普协调以扩大职业教育选择,深化产教融合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改善社会环境以提升职业教育声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习岑  
中国当代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经历着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化阶段。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广大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实践者,则亲历着这一过程。这个过程是传统方式与现代模式强烈碰撞和博弈,而不断重组教学格局,逐步提高教学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历经失败、反复,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并逐步推广递进的过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小红  潘镭  姚洁  
坚持对大龄智障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康复,为其提供多种服务与支持,可以减轻障碍对他们造成的不利影响,使他们提高社会生存本领和就业机会,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本文阐述了北京市某培智学校某职教部在职业教育阶段对大龄智障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康复的理念、实践及效果,希望能对同类学校或机构开展相应的工作有所启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谷峪  
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德国、瑞士等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的相关理念及实践策略分析表明,建立社会合作伙伴多元参与的协调性治理体系是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我国亟需设计和建立一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操作性和保障性的职业教育治理政策和制度体系,以促进形成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格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专题力图对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未来展望、师资建设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进行探析,期望引发读者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渝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理念,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普遍关注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创新性工作。电子科技大学科园教育中心多年来在面向技能与素质全面发展的实践转型教育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尝试性的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道勇  
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职业院校编制人才培养方案、选定课程标准及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理论依据。《山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充分发挥了生本理念的引领作用,很好地体现了职业教育育人育才的目的性与工具性的融合统一。在践行生本理念上,《山东方案》按照职业教育类型特点与发展规律,通过重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制度与体制、实施"职教高考"改革、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扩大开放与国际合作等行动方案,力图实现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职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服务,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性、科学性与创新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达  许艳丽  
随着脑科学的不断发展,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脑科学依靠高端技术对脑进行直接研究,使对人脑内部学习机理的深入探索和有效指导教学实践成为可能。普通教育正在努力摆脱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和对学生学习规律间接推测的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汲取诸多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但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还没有能够在职业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描述了脑科学与教育学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而阐述了与脑相宜的职业教育教学意涵,最后从实践层面具体分析了如何应用与脑相宜的教学理念指导职业教育教学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婉莹  罗尧成  
从学术资历架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论述香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指出其对内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有如下启示:构建终身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密切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践;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Johanna Lasonen  Jean Gordon  李玉静  陈衍  
欧洲国家通过欧洲共同市场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实现了经济上的一体化,并通过欧洲联盟(European Commission)走上了政治一体化的道路。同时,在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等专门机构的组织和推动下,欧洲各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2000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的《里斯本战略》提出,到2010年,要把欧洲发展成世界一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国斌  李颖辉  
培养人是教育的价值规定与实践内容,而使人成之为"人"正是其全部价值意义的核心表达。在任何的教育实践中,"人"都理应处于最高的价值位序,都需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归根结底,实现人的主体、自由与完整的发展,正是教育的人学宗旨。"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但强调了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规定性,而且彰显了对"人"的人学关怀。在当代,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异化现象,偏离了"育人为本"的实践基点与人性使命。要回归"育人为本",落实使人成之为"人"的教育宗旨,就需要不断夯实教育的人性基础,积极推进教育的自我变革与实践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琳  
相对于传统教育理念来说,"成果为本"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历时性、长期性、终生性,其教育意旨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多重需求。以护理学专业为试点,在理论探索指引下开展立体化的成果式教育改革,通过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综合能力拓展平台和核心技能竞赛平台等举措,并辅以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实现了"成果为本"的理念应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书娟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荣德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独树一帜。他提倡职业教育与实业发展的相互促进,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举,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练的结合,这些思想和做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