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3)
2023(3878)
2022(3074)
2021(3240)
2020(2525)
2019(5695)
2018(5764)
2017(8606)
2016(6308)
2015(7162)
2014(7279)
2013(6260)
2012(5845)
2011(5756)
2010(6174)
2009(5439)
2008(5373)
2007(5083)
2006(4806)
2005(4587)
作者
(15617)
(12891)
(12559)
(12367)
(8191)
(6345)
(5884)
(5364)
(4860)
(4741)
(4460)
(4444)
(4264)
(4241)
(4129)
(4096)
(3942)
(3807)
(3772)
(3763)
(3713)
(3375)
(3143)
(3077)
(3011)
(2988)
(2966)
(2814)
(2643)
(2605)
学科
教育(19753)
(13904)
经济(13896)
(11685)
管理(11462)
中国(11394)
理论(9462)
教学(7067)
环境(7000)
(6435)
(5494)
(5103)
企业(5103)
生态(5008)
(4653)
发展(4622)
(4499)
思想(4121)
(4025)
经济学(3988)
政治(3929)
研究(3848)
学法(3682)
教学法(3682)
高等(3532)
(3514)
(3489)
学校(3472)
思想政治(3334)
政治教育(3334)
机构
大学(86520)
学院(81992)
研究(33183)
教育(29293)
(25067)
师范(24991)
(21217)
(20837)
科学(20736)
师范大学(20613)
经济(20400)
管理(19818)
(17156)
中国(17112)
理学(15898)
研究所(15654)
理学院(15514)
(15254)
职业(15184)
管理学(14992)
管理学院(14800)
技术(14524)
北京(14523)
中心(12830)
(11930)
(11564)
(11360)
教育学(11240)
职业技术(10405)
(10116)
基金
项目(46019)
研究(43207)
科学(36971)
教育(29390)
基金(27732)
社会(23323)
(23289)
国家(22878)
社会科(21546)
社会科学(21540)
编号(21043)
成果(20491)
(20394)
(19539)
课题(19001)
科学基金(17967)
(16593)
规划(13777)
基金项目(13595)
重点(12682)
(11937)
项目编号(11751)
(11742)
(11636)
(11606)
研究成果(10886)
教育部(10610)
资助(10525)
(10505)
年度(10434)
期刊
教育(51058)
研究(36088)
(29499)
经济(29499)
中国(27807)
职业(13942)
学报(13346)
技术(12098)
大学(10799)
科学(10466)
技术教育(9390)
职业技术(9390)
职业技术教育(9390)
(9209)
(8668)
学学(8123)
(6822)
论坛(6822)
图书(6460)
农业(6153)
管理(6074)
财经(5790)
高等(5664)
成人(5492)
成人教育(5492)
(5328)
(5099)
书馆(4978)
图书馆(4978)
高等教育(4892)
共检索到139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建华  王世民  潘建华  
职业教育生态论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质变"的过程,更是基于生态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对职业教育的研究走向深层的表现形式。从职业教育的哲学主体性的自反性困境去分析职业教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对构建职业教育生态世界观具有深刻哲学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建华  陈建华  
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广义来理解,其指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变迁,从狭义来理解,其指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各因素走向合理性、科学化、制度化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应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制度化理论为指导,提高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雪梅  
以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为参照,反观当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过分功利、"高等性"缺失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单纯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去行政化,努力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洁莹  马庆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专题力图对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未来展望、师资建设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进行探析,期望引发读者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尚荣  
文章从现代技术哲学的实用性、标准化与创新性特征出发,透析现代职业教育所包含的职业技能教育、职业规范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的实质与要求,夯实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哲学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俊  
德国的职业教育哲学是德国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国家的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它既体现在教育教育层面的职业行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上,也嵌入在制度层面的双元原则、共识原则和职业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之中,还扎根于德国特有的职业精神与文化以及理性精神之中。在德国职业教育哲学的不同层面中,职业原则和职业精神可以被看作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则和精神,具有更加基础性的作用;其不同层面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纯粹是人为设计建构起来的,而是不同历史时期逐渐演化和人为设计共同作用的产物,且它也受到当下环境下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学和哲学"加"出来的,而是交融出来的,"酿"出来的,是它自己"长"出来的。教育哲学诞生在19世纪上半叶,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教育是什么"进而对"人是什么"的回答。在教育领域里工作着的人,思考和研习教育哲学,决定了其教育自觉的状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平  秦虹  
实践属性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运用实践哲学的思想方法论来审视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从本体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是一种基于职业活动的职业经验体系。从价值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为了向善的实践智慧生成,在于引导学生实现如何合理性地存在、如何有效性地存在和如何有意义地存在。从方法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要采取基于行动的运作策略,在课程目标确定方面,发展职业行动能力;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基于行动的逻辑;在课程实施方面,走向行动的过程;在课程评价方面,关注行动的表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平利  
如果"职业教育"与"企业训练"在理念上无本质区别,职业教育就成为企业训练在学校的延伸,这是一种与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相悖的"训练性职业教育"现象。本文从职业教育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出发,分析"训练性职业教育"和"教育性职业教育"的本质区别,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应当理性寻找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哲学基础,将陶冶教养、启迪灵性和发展个性贯穿于"教育性职业教育"的始终,将培养达到"自由境界"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教育哲学的未来性是以教育的未来与可能为引线的思想向度。审视未来教育观念、继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对人类教育的存在论筹划,要求教育哲学开辟未来性维度。从反思性走向未来性并不意在营造反思性与未来性的对举,而是以未来为坐标自觉校准思想发展方向,以未来性的观照引领学术范式转换,把对未来教育哲学可能性的思虑接纳为教育哲学的本己性任务。技术是影响未来教育的决定性力量。技术世界和技术统治将使人类精神、人类身体以及人类本质技术化和非自然化,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的存在方式。对教育哲学来说,这是一个存在论级别的挑战。新兴技术所引发的教育问题是全新的、人类从来没有遭遇过的新问题,对于这些新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教育哲学需要对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人类的生命形态、生命本性、生命结构、生命意义进行重新规划,学会以前所未有的眼光审视人类生存处境,审视教育本身,对教育哲学“重新域定”,重建教育认识论,重估教育价值。“生成”、“或许”、“突变”是未来教育哲学的可能样态。人类对未来教育的形塑需要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协同,而对于未来教育思想的筹划,是教育哲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未来性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职业教育本体不同于职业教育本质,它是更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存在,具有终极性、永恒性和超越性。这三个一般特性只是对职业教育本体的抽象把握,若要获得对职业教育本体的全面理解,还需要考察职业教育存在的具体状况。职业教育存在呈现为理想之维和历史之维两个基本向度。以职业教育本体的三个一般特性来观照这两个基本向度,可以揭示出职业教育存在的具体普遍性,这便是职业教育本体。职业教育本体是教育允诺与人的技术生存的统一,它的最终确认将为职业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奠定普遍性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蒙成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和方向,然而,学界对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概念与质量观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职业教育领域长期奉行的质量概念与质量观是从工商业领域直接移植过来的,信奉理性主义、客观主义、工具主义和测量主义。这样的质量观对质量提升活动的主体、动力、条件的设定不符合质量实践的真实图景,也会误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实践哲学认为,实践具有整体性,不仅包括活动的目标、任务、路径、策略,还涵盖了主体、目的、动力、条件等基本维度。普通人的日常实践主要不是由理性思维、理论知识规定的原则支配的,其行为更多是受利益、习惯、情感以及环境提供给他的意识形态或其他因素的驱动和支配。生产劳动是人类基本的社会实践,既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价值的源泉。以此观照,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实践,职业教育质量观应当具有教育性、价值性、整体性、历史性,应当以师生的利益与发展诉求为出发点,并且将质量活动的场域与惯习作为重要的元素。只有超越习以为常的、基于外部标准的、依靠评价和监管的质量观,进而确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才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有效路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哲  闫志利  
职业教育合作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必要前提。文章基于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依据政治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社群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提出:要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需要从根本上明确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治理角色及相互关系,提高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同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鹏  
综述了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取得的进展,并提出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注意规避工具主义的重新抬头、触动职业教育实践的内核、孕育更多的原生哲学观和本土哲学观、发挥多元哲学观的整合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庆发  
本文从哲学思考的视角出发,分别就职业教育的现代意义、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客观新情况与主要问题、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与思路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