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8)
- 2023(9987)
- 2022(8305)
- 2021(7763)
- 2020(6670)
- 2019(15776)
- 2018(15599)
- 2017(28819)
- 2016(17091)
- 2015(19577)
- 2014(20053)
- 2013(19393)
- 2012(18008)
- 2011(16228)
- 2010(16827)
- 2009(15453)
- 2008(15951)
- 2007(14808)
- 2006(12838)
- 2005(11857)
- 学科
- 企(73208)
- 企业(73208)
- 业(72015)
- 济(69430)
- 经济(69334)
- 管理(62458)
- 方法(34362)
- 数学(26264)
- 财(26234)
- 数学方法(26031)
- 业经(21713)
- 务(20608)
- 财务(20590)
- 财务管理(20563)
- 教育(20443)
- 中国(19852)
- 企业财务(19517)
- 理论(17528)
- 技术(16688)
- 农(15334)
- 制(14221)
- 和(14183)
- 学(12813)
- 划(12583)
- 贸(12290)
- 贸易(12285)
- 企业经济(12259)
- 策(12091)
- 易(11939)
- 体(11474)
- 机构
- 大学(244518)
- 学院(244031)
- 济(95561)
- 管理(93983)
- 经济(93384)
- 理学(80389)
- 理学院(79517)
- 管理学(78317)
- 研究(78278)
- 管理学院(77820)
- 中国(55124)
- 京(52160)
- 财(46216)
- 科学(45283)
- 江(39956)
- 所(39565)
- 范(38435)
- 师范(38196)
- 财经(36666)
- 研究所(35497)
- 中心(35417)
- 农(35300)
- 教育(34156)
- 北京(33530)
- 经(33037)
- 业大(32669)
- 师范大学(30874)
- 州(30819)
- 技术(29491)
- 经济学(28525)
- 基金
- 项目(150510)
- 科学(120711)
- 研究(117735)
- 基金(106537)
- 家(90437)
- 国家(89414)
- 科学基金(77459)
- 社会(72313)
- 社会科(68200)
- 社会科学(68176)
- 教育(62542)
- 省(61337)
- 基金项目(55967)
- 划(52462)
- 编号(51243)
- 自然(48955)
- 自然科(47840)
- 自然科学(47823)
- 自然科学基金(47048)
- 资助(43428)
- 成果(43259)
- 课题(37472)
- 部(35689)
- 重点(34780)
- 创(33221)
- 发(32676)
- 项目编号(31634)
- 教育部(31621)
- 性(31211)
- 创新(30585)
- 期刊
- 济(107611)
- 经济(107611)
- 研究(76974)
- 教育(56018)
- 中国(54226)
- 财(41868)
- 管理(37520)
- 学报(32055)
- 科学(30811)
- 农(30302)
- 技术(28496)
- 大学(25476)
- 学学(22560)
- 农业(19876)
- 财经(19243)
- 融(18668)
- 金融(18668)
- 业经(17780)
- 经(16619)
- 职业(16134)
- 经济研究(15734)
- 技术经济(14291)
- 问题(13816)
- 财会(13680)
- 业(13048)
- 坛(12019)
- 论坛(12019)
- 贸(11926)
- 会计(11258)
- 商业(11000)
共检索到371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
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收益边界是学生有收益。只有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达到了岗位最低需求标准,且能到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工作时,学生才是有收益的,进而企业也会有收益。从这一边界来看,目前单纯以"实践教学"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收益甚微。要实现校企合作的收益并使校企深入合作,从产业需求侧来看,职业学校应主动寻求与具有中等技术含量、操作性不太强并具有职业阶梯性的企业进行合作;从人才培养供给侧来看,职业学校应承担通用知识的培养,并付出人力资本。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收益边界 收益 成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申家龙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既不能干扰职业学校的正常教学,也不能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状态,这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遵守的基本效率边界。要遵守这一边界,需要对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责任进行划分,即学校职业教育应承担通用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企业专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则需要企业自己承担或通过校企合作来完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福建 王坦
作为跨界教育的职业教育,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实现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需要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省域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情况和问题,提出健全制度体系、加大信息推广、完善运行机制、深化合作层次的策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展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目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作用缺失,参与办学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已成为影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关键性阻碍因素。最近,由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冉云芳博士撰写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研究》一书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治理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体制机制。从应然角度分析,它是一种多元共治结构,合作多赢结构,跨界互补结构。当下政行企校合作治理,存在着政府"诺思悖论",行业职能虚化,企业参与不足,学校缺乏治理的自觉性的问题。改进和优化政行企校合作治理,必须重视协同创新的共治之道,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目标任务,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合作治理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政行企校 合作治理 结构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和震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学生等五大层面的问题,任何单一方面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部门、跨领域问题。因此,需要国家统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进行顶层设计,给国家技术技能的积累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应尽快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规,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围绕关键问题实施制度创新,系统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和机制,完善培养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制度。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政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秀芝 李中晶
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效运行对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对比分析了美国的"校企契约"实践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模式、日本的"企业访学"实践模式、英国的"工学交替"实践模式,并从中学习各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探索出适应我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书梅 韩茜 严涛 张志彬
校企合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调动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促进校企合作深度有效的开展,使中国的职业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元制 校企合作 企业主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色,但受传统社会文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力比较有限,缺乏履行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伦理自觉。文章从文化、伦理、制度方面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社会学分析,认为职业院校不能把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手段崇拜",而应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校企合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回归到职业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质量提高上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社会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贵兰
依据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模型,就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持续度和效度采用问卷调查,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分地区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快校企一体化进程的建议,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地区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明昆
教育的投资收益问题反映出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现实生活中,家长选择职业教育与否,是基于对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预期估计而做出的价值判断。我们可以从加强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收益 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文伟
局部性利益冲突是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探究合作主体间局部性利益冲突背后的社会学根源,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分析合作主体合作动机与微观行动选择,并以此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基础,对调适合作主体利益冲突、保障合作主体利益共享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视角,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形成的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探究了学校、企业、学生行动性与结构性两种不同性质的利益冲突,并试图从政策补偿、政策约束、政策担保三个层面影响校企双方合作背后的理性选择行为,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共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兆华 许世建
以56份国家、省市政府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软件开展定性及定量分析,发现目前校企合作财税支持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快制定相关地方法规,加强政策支持的力度,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构建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构建监督评价机制等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冉云芳
通过对浙江省、上海市161家企业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运用净现值法、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其成本收益及差异性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现值主要由人力成本和人力收益现值构成。政府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应建立合作企业筛选机制,根据具体职业岗位灵活制定学生顶岗实习周期,规范顶岗实习内容及标准;针对亏损的企业建立人员专项补助资金,形成合理的政企人力成本分摊机制;参照行业设备及原材料损耗标准提供材料成本补助资金,保障学生技能实践机会;制定学校资源共享的优化措施,增加企业对学校资源的使用收益,同时提升学校资源使用效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海 陈娟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因而系统考察校企合作主体参与合作的动因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在分析我国现阶段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基本动因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动力不足的对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