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7)
- 2023(8839)
- 2022(6958)
- 2021(6556)
- 2020(5318)
- 2019(12152)
- 2018(12005)
- 2017(20771)
- 2016(12566)
- 2015(14289)
- 2014(14817)
- 2013(13553)
- 2012(12292)
- 2011(11044)
- 2010(11573)
- 2009(10577)
- 2008(10726)
- 2007(10052)
- 2006(8905)
- 2005(8375)
- 学科
- 企(66876)
- 企业(66876)
- 业(60808)
- 管理(53138)
- 济(42771)
- 经济(42693)
- 财(20861)
- 教育(20553)
- 业经(18828)
- 务(17083)
- 财务(17061)
- 财务管理(17053)
- 方法(16781)
- 理论(16443)
- 企业财务(16177)
- 中国(15711)
- 技术(14973)
- 制(12825)
- 体(12724)
- 企业经济(11849)
- 和(11084)
- 划(10894)
- 策(10796)
- 经营(10454)
- 技术管理(9936)
- 数学(9431)
- 数学方法(9296)
- 学(8869)
- 体制(8771)
- 决策(8572)
- 机构
- 学院(172521)
- 大学(171222)
- 管理(65135)
- 济(60814)
- 经济(59211)
- 研究(56086)
- 理学(55095)
- 理学院(54474)
- 管理学(53627)
- 管理学院(53252)
- 中国(37864)
- 京(37605)
- 财(31909)
- 教育(31396)
- 科学(31212)
- 范(30444)
- 师范(30229)
- 江(29968)
- 所(27476)
- 技术(24821)
- 研究所(24532)
- 财经(24478)
- 中心(24409)
- 北京(24375)
- 师范大学(24372)
- 职业(23211)
- 州(22904)
- 经(22006)
- 农(21679)
- 业大(20973)
- 基金
- 项目(105093)
- 研究(86487)
- 科学(85747)
- 基金(72638)
- 家(61238)
- 国家(60404)
- 科学基金(53086)
- 社会(52133)
- 教育(49010)
- 社会科(48970)
- 社会科学(48956)
- 省(44477)
- 编号(38665)
- 划(38237)
- 基金项目(37148)
- 成果(33653)
- 自然(32780)
- 自然科(32094)
- 自然科学(32081)
- 自然科学基金(31570)
- 课题(30315)
- 资助(28983)
- 年(25115)
- 部(24888)
- 重点(24655)
- 项目编号(24537)
- 创(24225)
- 规划(23617)
- 性(23200)
- 业(22913)
- 期刊
- 济(74288)
- 经济(74288)
- 研究(58417)
- 教育(55703)
- 中国(46265)
- 管理(30748)
- 财(30451)
- 技术(23182)
- 学报(21422)
- 科学(20936)
- 农(18696)
- 大学(17951)
- 职业(16749)
- 学学(15309)
- 财经(13058)
- 业经(12989)
- 融(12434)
- 金融(12434)
- 农业(12127)
- 经(11375)
- 技术教育(11291)
- 职业技术(11291)
- 职业技术教育(11291)
- 财会(10411)
- 经济研究(10382)
- 坛(10378)
- 论坛(10378)
- 技术经济(9080)
- 会计(8813)
- 问题(8386)
共检索到277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素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既是体现职业教育跨界属性及整合特性的基本形式,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态的基础,更是构建现代学徒制的根本形式。当前校企双主体合作过程中由于存在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分离、政府职能缺位以及合作形式难以创新等问题,使得校企双主体合作流于形式。实际上,校企双主体在合作的组织形式、理念、利益、政策、文化等方面存在博弈。按照双方博弈的诉求,应该大力推进组织形式的协调整合、合作理念的调适组合、合作政策的配套组合、合作文化的择优组合以及合作利益的共赢组合,进而实现校企双主体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主体 校企合作 博弈 整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进 张健
杨进、张健在《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分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的现存问题,归纳了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多维博弈,并提出了为实现合作博弈双赢的整合举措。校企合作是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双主体是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关系不可分割、地位同等并列的教育承载者和担当者。但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仍存在政策上落实不力、体制上模式乖离、管理上政府缺位、实践上缺乏
关键词:
校企双主体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进 张健
校企合作双主体是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关系不可分割、地位同等并列的教育承载者和担当者。校企双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合作组织博弈、合作理念博弈、合作利益博弈、合作矛盾博弈、合作政策博弈等多元博弈。为实现合作博弈的双赢,必须在整合中寻求对策和出路,实施组织的协同整合,理念的调适整合,政策的配套整合,矛盾的差异整合,利益的双赢整合。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双主体 博弈 整合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桂萍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当前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多流于形式,成效不高。基于此,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研究目标,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为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的不断深化做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双主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鉴铭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关系有"政府主体"、"学校主体"、"主体多元"和"双主体"等不同实践模式,这些模式与中国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有密切关系。"双主体"有重要意义并存有弊端,校企共同体之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实践模式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最佳路径选择之一。该模式使校企主体关系实现了互补与统一,是市场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特质所使然,是推进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和引领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创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金栓
职业教育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是解决当前制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合作共赢的关键。在对企业、学校成为合作"双主体"动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探究了合作的"双主体"地位,剖析了合作"双主体"当前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并对合作"双主体"作用发挥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双主体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学峰 解福泉
发挥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作用,校企双主体办学是一种有效模式。校企双方根据需求搭建合作框架,合理设定合作内容,借助4个合作平台,建立3个系统、3个层面、4个支柱和10个要素构成的运行机制,构建双主体办学的科学路径,形成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格局,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关键词:
双主体办学 合作内容 合作平台 实现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文伟 舒畅
主体冲突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常态。从内容上看,文化冲突、价值冲突与利益冲突构成校企合作主体冲突的主要类型。冲突对于校企合作绝不仅仅具有反功能,在特定的情境下,冲突具有聚合、保护和升级校企合作体的作用。冲突作用的实现需要以冲突引导与调适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主体冲突 功能 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雷珊珊 肖艳婷
校企合作发挥学校与企业的教育优势,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组织保障。校企合作有多种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学校主体式、企业主体式、共同主体式三种类型。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日益改变着职业技能结构,凸显学校教育的优势。终生学习改变了职业教育终结性教育的定位及其人才培养质量规格预期,使学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5年4月10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实现途径和政策研究"课题开题。课题负责人、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教授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做了开题报告。他指出,聚焦研究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和实践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海 陈娟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因而系统考察校企合作主体参与合作的动因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在分析我国现阶段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基本动因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动力不足的对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动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利 孙玉中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体不仅仅包括学校与企业,还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学生;按照法治范式分析他们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可以透视各主体权利与义务的性质。法律实证分析校企合作各方主体在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层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厘清他们的权责界限,为完善立法提供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主体 法律权利与义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杰 陈凤英 朱德全
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程中,合作主体之间存在因利益博弈而引发的道德缺失现象。通过对单边利益与双边利益博弈的深层剖析,提出道德博弈是引领这两种利益走向平衡的良方。基于此,从投入鼓励机制、利益驱动机制、监管奖惩机制、评价反馈机制出发,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道德博弈的策略建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利益 道德博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珊
职业院校与企业在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校企合作面临着组织层、理念层、利益层以及文化层等多个场域的博弈,二者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显现出企业"不想为"、学校"无力为"、双方"难有为"的冲突表征。要想有效缓解校企合作冲突,应着力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博弈整合,树立复杂性的校企合作思维,搭建服务性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问责制的校企合作制度。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博弈 利益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建 杨进
通过对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落实企业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地位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向企业释放办学权利(放权)、给予企业优惠财税政策(让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优境)等激励因素单独作用时,对企业效益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并且,激励因素是通过促进企业增加校企合作投入,间接影响企业效益的。激励因素共同作用时,"放权""优境"激励尤其是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投入显著正影响,"让利"激励与企业投入显著负相关。各因素内部作用时,参与校企合作决策权是提升企业积极性最为有力的激励因素;政府购买、税收优惠与财政性补贴的交互作用对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主体地位 激励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