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8)
- 2023(12119)
- 2022(9733)
- 2021(8850)
- 2020(7254)
- 2019(16461)
- 2018(16301)
- 2017(28779)
- 2016(17112)
- 2015(19213)
- 2014(19370)
- 2013(18350)
- 2012(16711)
- 2011(15181)
- 2010(15560)
- 2009(14183)
- 2008(14300)
- 2007(13213)
- 2006(11666)
- 2005(10746)
- 学科
- 企(71903)
- 企业(71903)
- 业(69279)
- 管理(62273)
- 济(61287)
- 经济(61192)
- 方法(25994)
- 财(24271)
- 业经(22389)
- 教育(21886)
- 中国(19860)
- 务(18955)
- 财务(18932)
- 财务管理(18913)
- 理论(18710)
- 企业财务(17973)
- 数学(17936)
- 数学方法(17705)
- 技术(16644)
- 制(15242)
- 学(14737)
- 体(14129)
- 农(14059)
- 和(13229)
- 划(12703)
- 策(12354)
- 企业经济(12194)
- 经营(11232)
- 技术管理(10567)
- 体制(9818)
- 机构
- 大学(238273)
- 学院(238095)
- 管理(87236)
- 济(86676)
- 经济(84588)
- 研究(82949)
- 理学(74447)
- 理学院(73519)
- 管理学(72217)
- 管理学院(71740)
- 中国(56670)
- 京(52514)
- 科学(50270)
- 所(42409)
- 财(42322)
- 农(40683)
- 江(40085)
- 范(38881)
- 研究所(38472)
- 师范(38464)
- 中心(35947)
- 教育(35907)
- 业大(35485)
- 北京(33475)
- 财经(32970)
- 技术(32159)
- 农业(32086)
- 师范大学(31097)
- 州(30343)
- 院(30276)
- 基金
- 项目(153425)
- 科学(122725)
- 研究(117008)
- 基金(108039)
- 家(94970)
- 国家(93888)
- 科学基金(80045)
- 社会(71532)
- 社会科(67310)
- 社会科学(67290)
- 省(63173)
- 教育(62291)
- 基金项目(55850)
- 划(54825)
- 自然(51641)
- 自然科(50466)
- 自然科学(50446)
- 自然科学基金(49631)
- 编号(49392)
- 资助(43207)
- 成果(42340)
- 课题(38159)
- 重点(36244)
- 部(35228)
- 创(34156)
- 发(33590)
- 业(31649)
- 创新(31407)
- 项目编号(30787)
- 年(30734)
- 期刊
- 济(101098)
- 经济(101098)
- 研究(75969)
- 教育(60665)
- 中国(59849)
- 学报(39059)
- 财(38091)
- 管理(37910)
- 科学(35327)
- 农(35262)
- 大学(30361)
- 学学(27375)
- 技术(27106)
- 农业(23547)
- 职业(17544)
- 财经(17356)
- 融(16934)
- 金融(16934)
- 业经(16913)
- 经(15172)
- 经济研究(15120)
- 业(14511)
- 坛(12411)
- 论坛(12411)
- 问题(12045)
- 技术经济(11975)
- 财会(11888)
- 技术教育(11782)
- 职业技术(11782)
- 职业技术教育(11782)
共检索到37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汉冬 石伟平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教育活动,其自身的长效发展需要凝聚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多方的力量。而合作共同体的有效形成,能够实现多元个体的价值协同和异质同构,以及多方资源的聚合与共生,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推动合作健康、稳定、有力、有序、有效的运转。因此,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同体的内涵、要素、价值和建构,是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共同体 价值 建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蘋 陈时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并呈现出新的方向。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由"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情感共同体""校企文化共同体"和"校企责任共同体"组成,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最高形态,具有共生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互补性等特征。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健康发展,需要构筑义利统一的发展共识,需要构建情理交融的共生合作机制,需要共建开放包容的合作文化,需要落实互融共生的责任主体。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命运共同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芳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从理论逻辑看,场域理论、共生理论和治理理论三大理论对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启示;从内涵特征看,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包含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治理共同体和校企情感共同体三个维度,具有战略性、系统化、动态性等特征;从实践路径看,政府、学校和企业要三方联动,依循"激发动力—提升能力—增强活力"的行动路径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友成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筛选合适的企业合作项目,可以构建以企业项目实践为核心的IECP育人共同体。其中I指"International",即国际化,建立中外高校办学的合作平台,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意团队,引入国际创意理念,培养学生国际视野;E指"Enterprise",即企业,通过企业这个窗口,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鉴铭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关系有"政府主体"、"学校主体"、"主体多元"和"双主体"等不同实践模式,这些模式与中国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有密切关系。"双主体"有重要意义并存有弊端,校企共同体之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实践模式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最佳路径选择之一。该模式使校企主体关系实现了互补与统一,是市场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特质所使然,是推进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和引领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创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苏华
职业教育需要有效的校企合作来支撑,但是目前面临着两大瓶颈:理想的合作企业难求、校企利益共同体难建。在对这两大瓶颈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共建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模式,它能够超越单一企业的有限功能,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不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有利于解决校企合作方面的一些主要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湘宇 周海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面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规范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迫切需要。评价体系本着激励、共生、结果导向的校企命运共同体评价体系原则,从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探索构建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为途径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实现对校企命运共同体水平的客观评价。
关键词:
校企命运共同体 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辉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其合作共享的组织形式、实践指向的活动方式和共存共生的价值导向对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丰富的价值,包括提高自为能力、实现主体交往、提升实践智慧、生成支持环境。
关键词:
教师 学习共同体 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珺
在当前的远程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着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性不强、学习过程枯燥乏味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远程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建构,设计了支撑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远程职业教育平台,探索出"设计学习任务、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协作学习、学习成果展示、开展评价总结"的远程教学流程,最终实现了协作共享、以人为本、任务驱动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
远程职业教育 网络学习共同体 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军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阶段,期间呈现的各种矛盾与困境制约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最大的瓶颈在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全民共识、自觉行动存在认知赤字,主要归因在于政府、职业学校、企业及行业尚未形成"合力",职业教育与社会不能协调发展。为此,本研究运用"共同体"理论并将其思想精髓引入职业教育领域。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通过建构"职业教育共同体"理论,剖析职业教育共同体的演进史,在国际视阈下审视当代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建构模式,重新解读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其问题,从而反思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彻底突破单一的"学校职业教育"的狭隘思维,优质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共同体 范式 发展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李翠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同体是由一群关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个体和组织,基于共同目标和责任,以情感为纽带、契约为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机团体。其实质是一个拥有精神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三重意蕴的有机结合体。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共同体 内涵 意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培东 张婷婷
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性、专门性的学术概念提出至今不过10年时间,但已经成为社区教育领域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新兴研究领域,丰富多样的实践更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内涵特征来看,只有同时具备本质意志、交互学习、生命成长、有机整体这四个典型特征的学习组织、学习团队,才能被称为"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其中的居民才能享受"共同体生活"。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
关键词:
社区学习共同体 概念演变 内涵 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艳秋 周林娥 贾光宏
产教共同体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办学的最佳状态,是使职业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间建立有机联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有效载体。产教共同体具有资源共建共享、多方深度融合、内外有机联结的特点,构建产教共同体的问题困境是校企合作的生态系统不完善、彼此需求不匹配、双方资源不对等、合作模式不清晰和运行机制不顺畅。构建产教共同体,重点是要优化发展生态、匹配双方需求、设计合作模式、建立配套机制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产教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在全国1 300多所高职院校中,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其独特的"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蜚声全国。这个由杭职院创新提出的校企合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成为学院的"金字招牌",也得到了职教界的广泛认可。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学院"基于校企共同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摘得一等奖。走进杭职院,"条件好"是第一观感。友嘉企业培训中心里,学生与企业技师在与企业完全同步的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劲松 万伟平 聂挺 王文彬 胡筠
基于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需要,国家明确提出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研究显示,这是一种具有经济属性、教育属性、社会属性和产业属性,交织着各种类型共同体的校企关系体。目前,利益主导的校企关系体仍存在功能局限,比如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空间不足和非利益联结的维护与引导缺失;校企利益共同体内的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难以完全匹配,利益自足和协商自治难以充分实现。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中的校企合作呈现多元主体责任和活动领域相互交集的生态结构,其中的教育组织方式应跨越传统的三大基本教育形态。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国家政策,重点是将校企合作中的权责具体化并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将校企合作内容和方式交由校企双方协商决定,赋予校企合作中非权力影响力和非利益联结的合法地位。校企合作地方政策设计应明确三个目标和内容:一是责任和义务的具体化;二是主体地位的维护;三是发展环境的优化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