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3)
- 2023(5124)
- 2022(3992)
- 2021(4022)
- 2020(3100)
- 2019(7178)
- 2018(7247)
- 2017(10988)
- 2016(7711)
- 2015(9208)
- 2014(9330)
- 2013(8137)
- 2012(7593)
- 2011(7023)
- 2010(7217)
- 2009(5782)
- 2008(5775)
- 2007(5518)
- 2006(4937)
- 2005(4212)
- 学科
- 教育(20795)
- 济(14577)
- 经济(14568)
- 中国(13464)
- 管理(11021)
- 教学(9694)
- 理论(9495)
- 学(7439)
- 业(7021)
- 农(6367)
- 学法(5600)
- 教学法(5600)
- 发(5260)
- 地方(4949)
- 学理(4868)
- 学理论(4868)
- 企(4804)
- 企业(4804)
- 学校(4660)
- 发展(4516)
- 研究(4401)
- 展(4394)
- 思想(4139)
- 政治(4076)
- 农业(3960)
- 高等(3872)
- 思想政治(3858)
- 政治教育(3858)
- 治教(3858)
- 革(3830)
- 机构
- 大学(89166)
- 学院(87912)
- 研究(36223)
- 教育(31592)
- 范(25968)
- 师范(25849)
- 科学(21949)
- 管理(21943)
- 京(21929)
- 师范大学(21225)
- 济(20401)
- 中国(19878)
- 经济(19368)
- 职业(19307)
- 技术(18487)
- 所(18001)
- 理学(17722)
- 理学院(17284)
- 江(17115)
- 管理学(16605)
- 管理学院(16395)
- 研究所(16372)
- 中心(15696)
- 北京(15007)
- 院(13753)
- 职业技术(13370)
- 州(13201)
- 农(12702)
- 技术学院(12156)
- 教育学(11867)
- 基金
- 项目(54785)
- 研究(51042)
- 科学(43588)
- 教育(34767)
- 基金(32098)
- 家(27446)
- 国家(26962)
- 社会(25920)
- 编号(25785)
- 省(24896)
- 成果(24179)
- 社会科(23882)
- 社会科学(23878)
- 划(23287)
- 课题(23210)
- 科学基金(21534)
- 年(20379)
- 基金项目(16251)
- 规划(16022)
- 重点(15219)
- 项目编号(14381)
- 度(14299)
- 性(14021)
- 发(13823)
- 部(13694)
- 研究成果(13353)
- 年度(12561)
- 教育部(12233)
- 一(12200)
- 阶(12179)
共检索到153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建 于扬 牛彦飞
职业教育本科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内涵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聚焦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区域性、行业背景特殊性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拔高”办学层次,提升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跨岗位复合能力、专精技术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知识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兼具职业性、学术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其建设基本路向要坚持类型定位,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的引导性和推进性;要坚持标准先行,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标准;要坚持“三三”原则,明确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目标;要坚持动态管理,健全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管理保障体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本科 专业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昕 张峰
专业集群式发展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是区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化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中所形成的相关专业与专业群在空间上的集聚。其理论渊源主要是经济领域的产业集群理论;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结构与布局的优化调整、品牌专业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及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等四方面。在内涵与形式上",专业群"与"专业集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专业集群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统筹性、集约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专业集群 内涵 特征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沙鑫美
本科职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新方向,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层次。面对本科职业教育的归属争议和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疑惑,分析本科职业教育的实质内涵,厘清本科职业教育、学术型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区别,研究其人才培养的层次属性、应用特征和规格要求,明确本科职业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既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引导,也是教学改革的必要依据。
关键词:
本科职业教育 培养标准 规格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和震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职业教育的内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人们对职业教育特征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因此.需要通过新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审视职业教育的现代特征。我们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技能性、社会性、终身性和全民性。其中职业性和技术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他特性是职业教育的派生属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 内涵 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敬杰
职业教育强国是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服务贡献、民众满意度和国际影响力等强大且显著的国家,具有高质性、适恰性、现代性、贡献大、国际化程度高等鲜明特征,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强国具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人口变局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自主探索、创新发展”需求更加迫切等典型特征。职业教育强国建设应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深度融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和职业教育数字化为主要支点,以坚持理念引领、推进体系深融、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数字赋能、坚持科研创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进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慧 周琳
职业教育集团正成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职业教育集团艰难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还面临着办学各方利益诉求尚未有效实现、市场运作的独立身份尚未有效达成、组织架构治理效能尚未完全释放等诸多瓶颈与挑战,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特征出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亟待完善层级组织架构,开发特色品牌项目;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优化治理体系;重塑政府角色,优化政策环境。
关键词:
职教集团 实体化运作 基本特征 发展路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东霄
高质量稳步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建设是当前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大举措,如何建好职业本科教育是实践行动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当前学界对职业本科教育边界区分不够清晰,建设内涵、建设路径存有困惑,解决好以上问题是建设职业本科教育的前提。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是职业本科教育的类型边界,人才培养高定位是职业本科教育的层次边界,服务贡献独特价值是职业本科教育的生长边界。通过"三深化两加强"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做到"四提升四创新"凸显本科层次定位,注重"三着重四打造"塑造核心特色,是职业本科教育建设内涵。以技术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质量专业建设为要点,以一流双师建设为关键,以职业技术大学文化建设为亮点,构建职业本科教育建设的行动框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一流本科教育命题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却语焉不详。廓清一流本科教育内涵,认准其基本特征,找对建设路径,是一流本科教育探讨的必然选择。经过逻辑的和现实的分析发现,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高水平的教学,基本特征表现在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教学过程具有研究性,学生思维方式具有批判性,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根本路径在于教学共同体的构建,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和成长的共同体,而突破点则是教师考核政策变革和评价机制的改革。
关键词:
一流本科教育 内涵 特征 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斌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确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对于落实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明确定位,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昭示,职业教育在功能定位和社会地位上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人人性特征;在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上具有职业性、双重需求性和融合性特征;在培养途径和行为模式上具有实践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特征。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特征的培育,必须在宏观层面加强组织协调,落实"放管服";在中观层面加强职业院校领导能力建设,高质量参与项目试点;在微观层面加强对教师理念引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教育 内涵特征 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绍敏 周一平
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专业建设目标与效果评价等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内涵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建设 内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高丰 王细红
教材建设是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对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分析发现:教材实现了专业大类全覆盖但门类分布不够均衡;教材体现现代经济体系特点,符合产业结构规律;职业院校是教材编写的主要力量,“双高”建设拉动效应明显;教材区域分布差异显著,东部地区优势明显。新时期需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类型教育基本特征,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内容形式不断创新等方面深化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惠平
在治道变革取向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大背景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在于通过职教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助推公办高职院校的治理。对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内涵及其办学特征的阐述表明,相比其他建设模式,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具有自身的优势,而这是通过以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机制为代表的产权设计来发挥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家龙
从目前职业教育的概念,难以找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定义存在外延过大的缺陷。职业教育的定义应有自身的逻辑起点,即完成一个人的初始职业化,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特征。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环节,比作为学校正规专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更确切。学校正规专业教育能否完成初始职业化,取决于它所创设的教育环境与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鸿 高红梅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应运而生并逐步深入发展起来的。集团化办学有着独特的内涵,如多元参与的行为主体、把人才培养作为共同利益、把不以营利为目的作为共同价值取向、把联结纽带作为维系力量、有从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主要活动,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行为宗旨等,具备将多元办学主体整合聚集,共享资源,协同管理,多样模式发展,实现利益共赢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集团化办学 历程 内涵 特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左和平 李秉强 左璇
提高适应性是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重要驱动,也是我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技能劳动者福祉的有效路径。职业教育适应性包括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以职业教育供给作为分析切入点,兼顾供给方、需求方、政策方、润滑方四类参与主体,将适应性分为混沌、被动适应、主动适应、融合共生状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适应处于被动适应为主、主动适应为辅的状态,对此建议将强化被动适应张力、凸显主动适应拉力、挖掘和谐共生潜力等方面作为增强我国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政策着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