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1)
- 2023(8809)
- 2022(7053)
- 2021(6835)
- 2020(5073)
- 2019(11895)
- 2018(11798)
- 2017(20250)
- 2016(12331)
- 2015(14079)
- 2014(14212)
- 2013(13336)
- 2012(12561)
- 2011(11636)
- 2010(12176)
- 2009(10635)
- 2008(10043)
- 2007(9190)
- 2006(8081)
- 2005(7233)
- 学科
- 济(33216)
- 经济(33177)
- 业(27003)
- 农(25782)
- 教育(21204)
- 管理(20954)
- 中国(19180)
- 农业(17403)
- 企(12911)
- 企业(12911)
- 业经(12187)
- 理论(10960)
- 学(10617)
- 发(9762)
- 教学(9572)
- 地方(9361)
- 制(9354)
- 工作(9295)
- 方法(9260)
- 发展(8709)
- 展(8587)
- 财(8301)
- 服务(8168)
- 数学(7556)
- 农业经济(7516)
- 数学方法(7395)
- 银(6459)
- 收入(6451)
- 银行(6441)
- 贸(6321)
- 机构
- 学院(156866)
- 大学(156301)
- 研究(60008)
- 济(50671)
- 管理(49853)
- 经济(48828)
- 理学(41961)
- 理学院(41282)
- 管理学(40322)
- 管理学院(39989)
- 中国(39836)
- 科学(36183)
- 京(35850)
- 范(34270)
- 师范(34047)
- 教育(33230)
- 所(30477)
- 农(30199)
- 研究所(27616)
- 师范大学(27596)
- 江(27444)
- 中心(27165)
- 技术(23893)
- 北京(23843)
- 财(23533)
- 职业(22895)
- 业大(22364)
- 农业(22130)
- 州(21827)
- 院(21702)
- 基金
- 项目(101656)
- 研究(86794)
- 科学(79622)
- 基金(65790)
- 家(56524)
- 国家(55710)
- 社会(50191)
- 教育(47887)
- 社会科(46564)
- 社会科学(46553)
- 科学基金(45596)
- 省(42894)
- 编号(41701)
- 划(37688)
- 成果(37355)
- 基金项目(33797)
- 课题(32126)
- 年(27771)
- 自然(25507)
- 资助(25193)
- 发(25009)
- 自然科(24812)
- 自然科学(24811)
- 重点(24753)
- 自然科学基金(24322)
- 部(23457)
- 项目编号(23442)
- 规划(23422)
- 性(23249)
- 创(21388)
- 期刊
- 济(67074)
- 经济(67074)
- 教育(58796)
- 研究(54657)
- 中国(49838)
- 农(34058)
- 学报(23517)
- 农业(22610)
- 科学(21138)
- 大学(19235)
- 技术(19174)
- 职业(17404)
- 管理(16221)
- 学学(15929)
- 财(15736)
- 业经(14393)
- 图书(14388)
- 融(13995)
- 金融(13995)
- 技术教育(11826)
- 职业技术(11826)
- 职业技术教育(11826)
- 书馆(10770)
- 图书馆(10770)
- 坛(10489)
- 论坛(10489)
- 业(9311)
- 农业经济(8925)
- 版(8631)
- 经济研究(8610)
共检索到259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剑颖
分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发现,职业教育通过“人才赋能”“科技赋能”“品牌赋能”“文化赋能”“孵化赋能”等多种方式助力乡村产业旺、人才聚、文化兴、生态优、组织强,破解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现代农业人才不足、产业基础不牢、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特色民俗文化与乡村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等难题。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将自身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优势、与地方经济具有天然联系的优势和良好的就业升学优势等,转化为强有力的助力乡村走向振兴的效能,以一种重要参与力量的角色建设乡村学院、开设涉农专业、组建研发团队、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为乡村输送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人才,研发现代化小型农机具,创立乡村特色品牌,挖潜、激活乡村民俗文化,孵化创新创业载体、主体等形式全面提高乡村的发展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的大提升,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创收、乡村繁荣。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服务赋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汉荣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广阔”而“可为”的服务领域,而县域职业教育立足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拓展现代化发展内涵,在对乡村振兴的物质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培育、技术赋能、文化建设和协同发展等方面优势明显。针对服务乡村振兴中县域职业教育缺乏协调、统筹,乡村人才培养初始供给不足,办学功能不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县域统筹,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和发展空间;优化办学定位,突出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功能和实践领域;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浓烈氛围等实践路径,切实构建起县域职业教育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县域 乡村振兴 内涵 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实施单元、服务群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丰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时俱进地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并且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对标国家关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及实际需求,持续推进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组织体系、内容体系和办学资源体系的实践探索,一方面聚焦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和各种技能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人力资源提升、乡村发展与城乡融合以及乡村有效治理等方面的价值功能。立足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提出继续着力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体系、明确服务功能定位、拓展课程内容设置、完善办学路径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实施单元、服务群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丰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时俱进地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并且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对标国家关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及实际需求,持续推进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组织体系、内容体系和办学资源体系的实践探索,一方面聚焦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和各种技能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人力资源提升、乡村发展与城乡融合以及乡村有效治理等方面的价值功能。立足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提出继续着力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体系、明确服务功能定位、拓展课程内容设置、完善办学路径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丹淅
农村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变量。由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政策系统碎片化、供需结构失衡等主要诱因,使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效明显不足。新时代,以农为本积极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构建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以生为本着力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筑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闭合系统;以人为本稳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整体性治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更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婉华 韩树林 张平
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根据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在教育结构上要强化系统协同,在人才培养结构上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专业结构上要深化产教融合,在技术结构上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裕 韦大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探究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支撑力度不够、科技服务能力不强以及职业培训不够匹配等困境,从调整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优化科技服务能力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以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乡村产业 职业培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琪 张义民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扎根乡村大地提供高质量职业教育,释放职业教育的正义能量,满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乡村迈向共同富裕。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内蕴着一种空间关系,涉及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朝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正义性须正视需求、供给与场域,即乡村振兴需求的现实性问题、职业教育供给的适应性问题以及职教服务场域的公共性问题。基于此,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增强高质量职业教育供给,融入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才能建构以乡村振兴为纽带的协同发展共生体,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正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空间正义 实践进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菲 曾丽芳 杨同华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行乡村职业教育振兴可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引起一股热潮,需要将信息技术引入乡村职业教育这一特殊体系中,帮助乡村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乡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揭示信息技术能给乡村职业教育带来巨大变革,信息技术服务乡村职业教育振兴的建构路径,可包含资源交换平台的建设、教学学习资源库的搭建以及人力资源库的建立,如何有效建立该体系,可从资金保障、硬件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加以思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乡村振兴 乡村职业教育 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显石 王俊 谭晓明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通过阐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将我国职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构建职业院校具体专业类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工学结合"新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 服务 路径 探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珏
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适时转换的重大战略,必须要遵循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现实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等四重逻辑主线。基于此,从发展驱动、语境转移、质量发展及功能耦合等维度出发,提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拓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纵向发展的视域;增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构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校—企—行—村"协同多维供给机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永强 谢承丹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更是蕴含维护多极政治安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夯实区域发展基础、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等丰富内涵。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民族区域政治安全的"增稳剂"、社会建设的"调节剂"、区域经济发展的"提活剂"、文化空间的"赋能剂"、教育发展的"增动剂"。要促使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通过愿景共建以建立共同期待;关系重构以对接乡村社会生产的职业教育内容;内外联动以重塑职业教育的民族性与乡村性;区域联盟以形成民族地区乡村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要素激活以创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体空间。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价值向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思瑶 马秀峰
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与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包括高科技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组织领军型人才及公共服务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的历程中发挥着创新驱动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为:职业技能培训打破"学术漂移"惯习,赋能技能资本;创新创业教育打破"就业守业"惯习,赋能人力资本;理想信念教育打破"旁观角色"惯习,赋能心理资本;能力培训服务打破"被动参与"惯习,赋能社会资本。因此,应当积极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平台,完善"技术支持"的教学服务,打造"立体网络"的支援队伍,采取"理实结合"的培训模式,完善"训后指导"的服务机制,推动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彤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南疆四地州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和难点所在。总结梳理职业教育在南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助力南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为南疆四地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南疆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既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业技术扩散和应用,是增强乡村内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关键要在多维度助力“五个融合”发展——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农科教融合、城乡融合、金融与产业融合。要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贯通衔接,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政策,畅通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升学和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水平,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优势,以推动形成返乡创业潮,造就更多数智化人才,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和建设数字乡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