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6)
2023(12897)
2022(11145)
2021(10599)
2020(8589)
2019(20178)
2018(20338)
2017(37445)
2016(21230)
2015(24155)
2014(24568)
2013(23751)
2012(21788)
2011(19960)
2010(20189)
2009(17978)
2008(17224)
2007(15051)
2006(13371)
2005(11395)
作者
(58470)
(48346)
(48107)
(45647)
(30722)
(23091)
(22016)
(18982)
(18668)
(17491)
(16730)
(16180)
(15226)
(15157)
(14885)
(14875)
(14482)
(14266)
(13729)
(13701)
(12106)
(12013)
(11478)
(11103)
(11045)
(10804)
(10793)
(10724)
(9789)
(9623)
学科
(75458)
经济(75373)
(54678)
管理(51677)
(39398)
企业(39398)
方法(33741)
(31723)
数学(29196)
数学方法(28827)
中国(26563)
教育(22967)
农业(21017)
业经(19533)
(18970)
(18204)
地方(17349)
理论(16366)
(14503)
(12978)
贸易(12971)
(12944)
技术(12638)
(12576)
(12223)
工作(11212)
(11123)
银行(11089)
环境(11078)
(10606)
机构
大学(291773)
学院(287868)
管理(112043)
(104518)
经济(101660)
研究(97921)
理学(97366)
理学院(96197)
管理学(94426)
管理学院(93867)
中国(67213)
(63688)
科学(60566)
(48879)
师范(48593)
(48366)
(47028)
(46398)
中心(44282)
研究所(44085)
(43241)
业大(42555)
北京(40930)
师范大学(39600)
教育(38604)
财经(37136)
农业(35480)
(35289)
(35143)
技术(34342)
基金
项目(197819)
科学(156148)
研究(153782)
基金(139328)
(119465)
国家(118207)
科学基金(101247)
社会(93661)
社会科(88125)
社会科学(88101)
(79002)
教育(76227)
基金项目(74347)
(67394)
编号(67151)
自然(63555)
自然科(62029)
自然科学(62017)
自然科学基金(60871)
成果(56872)
资助(56042)
课题(47800)
重点(44661)
(44588)
(43363)
(40847)
项目编号(40438)
(39246)
教育部(38789)
规划(38036)
期刊
(117863)
经济(117863)
研究(90793)
中国(64873)
教育(63227)
(47216)
学报(44296)
科学(40366)
管理(37747)
大学(34883)
(32334)
农业(32220)
学学(30690)
技术(29276)
图书(23162)
(21976)
金融(21976)
业经(21714)
经济研究(16912)
财经(16689)
职业(16612)
书馆(16265)
图书馆(16265)
问题(14839)
(14260)
论坛(14260)
(14166)
理论(14139)
(13833)
(13762)
共检索到429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祝成林  褚晓  
在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渐成学术热点。通过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其研究可归纳为互动关系、动力机制、多元功能、现实困境、经验引介、路径创新六个关键主题。已有研究呈现出主题丰富且备受关注、密切联系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研究方法初步呈现多元化趋势等特征。未来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建议创新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理念研究,加强新兴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完善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实习研究,推进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萧子扬  马恩泽  
近年来,"新乡贤"逐渐成为"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且连续多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当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培育新乡贤、促进乡村治理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本文结合中国新乡贤研究的现有成果,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新乡贤的定义、新乡贤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功能以及新乡贤面临的主要困境和未来发展路径等进行梳理,指出当前中国新乡贤研究存在概念界定尚未统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有待扩展,缺少系统的理论提炼、总结和全局视角,新乡贤的培育机制、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的研究力度不够等问题。最后,提出需要进一步统一和完善"新乡贤"概念,扩展新乡贤研究的领域、内容和研究方法,注重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积极思考新乡贤的培育机制、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积极思考新乡贤与村两委的互动和运作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平  渠涛  
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劳动力及其收入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返乡劳动力相关的研究数量呈增加趋势,但其主要关注点为返乡劳动力及其影响因素,而并非收入问题本身。其中,政策因素为重要影响因素。返乡从本质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伴随行为,它是一系列“力”作用的结果。返乡劳动力具有外出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的双重属性,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返乡行为通过返乡决策因素、群体属性因素、政策因素、创业就业因素以及返出迁入地区因素的作用结果触及收入问题,影响返乡劳动力收入水平变化,产生收入效应结果。对此,可以在如何发挥内部优势、营造良好环境、提升产业化水平以及加大政府投入等方面构筑相应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婷  张淼  
[目的]文章旨在对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关于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基于该战略的土地整治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与管理、统筹安排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总结归纳法,对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土地整治研究集中于整治策略与路径选择;产业发展角度的相关研究则集中于土地整治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影响路径与模式;与生态建设相关的土地整治研究偏重于对土地整治的生态评价,包括生态效益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结论]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整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有待深入研究;应进一步加深土地整治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相关研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国土整治工作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国锋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制约陕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因素是以"人"为核心的劳动力资源。职业教育是培养乡村人才,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梳理职业教育在服务陕西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调整人才培养面向,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主动融入、积极作为;依据需求供给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育人主体作用;推动人才精准培养,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强化人才支撑;多方协同加强制度建设,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春梅  吕莉敏  
职业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增强职业教育对乡村人才振兴的适应性,必须明确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培养“人”的价值追求,并针对乡村振兴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厘清职业教育培育乡村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培育乡村生态美化的维护者、培育乡村文化存续的传承者、培育乡村治理有效的践行者等方面的功能定位。因此,职业教育应聚焦乡村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充分促进乡村人才高质量融合发展、深入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可持续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小英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职业教育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与文化支撑的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交汇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还面临供需方向错位、理实结合松散、城乡文化游离和校村联系脱节的困境。基于此,需要职业院校转变思想,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供需生态圈;知行合一,强化乡村振兴的技能人才链建设;铸魂职业文化,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示范体;加强校村合作,创新乡村振兴两元主导面,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丽丽  
论文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及银保互动机制两个方面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建议后续研究从银保互动机制创新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接、丰富银保互动机制效益的评价方法、在全口径信贷风险视角下针对乡村振兴多元化信贷需求拓展银保互动机制的内涵、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银保互动机制创新的具体对策等方面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梅乐堂  
职业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融合度不高、乡村振兴人才供给不足、乡村文化建设力度偏弱等诸多困境。据此,文章提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职业教育助力探索乡村特色产业、职业教育加强人才供给、职业教育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彤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南疆四地州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和难点所在。总结梳理职业教育在南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助力南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为南疆四地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涂三广  王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职业教育作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助力和参与。通过对171所职业院校233个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讲习所”模式、“人力供给”模式、“循环智能”模式、“派遣陪伴”模式、“多元共治”模式、“数字乡村”模式等六大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特征和成效,并提出了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改进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杨磊  
职业教育作为跨界融合的教育类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能够优化农村人力资本,还能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然而,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真实贡献率却始终处于"黑箱"状态。以熵权法为基础,通过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并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测度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贡献率,发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效果显著,贡献率高达16.19%,投资回报比可观;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地域差异,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塌陷明显;乡村振兴的速度与职业教育贡献率存在明显偏差,东部地区乡村振兴进入集约化发展阶段。为增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精准匹配程度,需要设立项目制经费,保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持续性;优化经费使用监督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区域服务能力;谋求发展共生,打造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利益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剑颖  
分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发现,职业教育通过“人才赋能”“科技赋能”“品牌赋能”“文化赋能”“孵化赋能”等多种方式助力乡村产业旺、人才聚、文化兴、生态优、组织强,破解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现代农业人才不足、产业基础不牢、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特色民俗文化与乡村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等难题。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将自身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优势、与地方经济具有天然联系的优势和良好的就业升学优势等,转化为强有力的助力乡村走向振兴的效能,以一种重要参与力量的角色建设乡村学院、开设涉农专业、组建研发团队、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为乡村输送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人才,研发现代化小型农机具,创立乡村特色品牌,挖潜、激活乡村民俗文化,孵化创新创业载体、主体等形式全面提高乡村的发展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的大提升,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创收、乡村繁荣。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成飞  朱德全  王凯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亦是乡村振兴的结果。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生态振兴的必然追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应建构生态和谐"5G"共生模式:一是构建绿色育人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办学,秉持"以农为根""以生为本"的价值追求,遵循"和谐共生"的育人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搭建绿色育人体系,通过搭建绿色育人结构体系、内容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终身教育"模式;三是提供绿色技术,通过有效数据治理、培养治理人才、普及治理技术和治理标准,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营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涵养绿色文化生态,通过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提升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提高乡村文化生态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琪  张义民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扎根乡村大地提供高质量职业教育,释放职业教育的正义能量,满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乡村迈向共同富裕。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内蕴着一种空间关系,涉及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朝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正义性须正视需求、供给与场域,即乡村振兴需求的现实性问题、职业教育供给的适应性问题以及职教服务场域的公共性问题。基于此,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增强高质量职业教育供给,融入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才能建构以乡村振兴为纽带的协同发展共生体,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正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