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2)
2023(3977)
2022(3286)
2021(3415)
2020(2685)
2019(6480)
2018(6611)
2017(10094)
2016(6839)
2015(8052)
2014(8308)
2013(7064)
2012(6467)
2011(6000)
2010(6324)
2009(5159)
2008(5190)
2007(4995)
2006(4473)
2005(4241)
作者
(15276)
(12343)
(12202)
(11898)
(7870)
(6054)
(5933)
(5017)
(4872)
(4734)
(4225)
(4196)
(4029)
(4011)
(3940)
(3913)
(3824)
(3756)
(3623)
(3577)
(3453)
(3288)
(3104)
(2960)
(2956)
(2905)
(2741)
(2646)
(2639)
(2569)
学科
教育(20169)
(12115)
经济(12099)
管理(11670)
中国(11575)
(8965)
理论(8630)
教学(8552)
(7328)
企业(7328)
(5355)
(4832)
学法(4738)
教学法(4738)
(4390)
(4261)
学理(4080)
学理论(4080)
学校(4074)
研究(3976)
发展(3891)
思想(3880)
政治(3779)
(3767)
高等(3592)
思想政治(3581)
政治教育(3581)
治教(3581)
技术(3554)
德育(3549)
机构
大学(78039)
学院(77413)
教育(28852)
研究(28157)
(23067)
师范(22976)
管理(18983)
(18950)
师范大学(18674)
职业(18476)
(17815)
经济(16843)
技术(16459)
科学(15965)
中国(15706)
(15521)
理学(15103)
理学院(14754)
管理学(14202)
(14071)
管理学院(14010)
北京(13301)
职业技术(12749)
(12409)
研究所(12261)
中心(12126)
技术学院(11357)
教育学(11167)
(11028)
(10402)
基金
研究(41830)
项目(40922)
科学(32292)
教育(29802)
编号(22592)
基金(22455)
成果(21560)
社会(20617)
课题(19942)
(19088)
社会科(18959)
社会科学(18955)
(17993)
(17683)
(17665)
国家(17243)
科学基金(13673)
规划(13614)
项目编号(12951)
(12512)
(12216)
研究成果(12059)
(11166)
年度(11154)
(11134)
阶段(11102)
重点(11025)
(10865)
基金项目(10681)
(10425)
期刊
教育(53814)
研究(35106)
中国(30792)
(25628)
经济(25628)
职业(15813)
技术(14172)
技术教育(10716)
职业技术(10716)
职业技术教育(10716)
(10154)
学报(8211)
大学(7624)
(7337)
(7254)
论坛(7254)
管理(7227)
科学(6815)
图书(6173)
成人(6138)
成人教育(6138)
高等(5960)
(5673)
职教(5202)
(5168)
金融(5168)
高等教育(5097)
学学(4961)
农业(4882)
书馆(4786)
共检索到139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凡华  
6月30日,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落下帷幕。这届大赛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设立12个专业大类35个竞赛项目。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295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参赛和观摩人员超过万人,有上百万职业院校学生在各省市参加了预赛。大赛最后决出一等奖220名,二等奖426名,三等奖640名,优秀奖668名。此外,大赛组委会还评审出优秀指导教师奖278个、中职组团体奖9个、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伦  
一、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在教育制度上排除了法西斯的影响,恢复了魏玛时期的封闭的传统教育形式。当时的职业继续教育受训面比较窄,尚未形成广泛的、群众性的职业继续教育网络。基本上属于少数人的教育,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而已。 六十年代开始,德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制定了发展职业继续教育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在这个时期,德国的职业继续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教育职能逐步扩大,从以满足个人爱好为目的开始转向以适应社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向平  张英华  
"高业绩职场"有其独特内涵、测量指标、实践环节和有效价值。基于实证调研,分析我国"高业绩职场"开展继续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推进中国特色"高业绩职场"继续职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无论是从管理机构还是从办学单位来看,我国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及远程教育大都是独立而并存的。本文旨在辨别和分析这四类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我国对继续教育的对象有五种不同的界定,主要歧义表现在对继续教育学习者的学历要求、职称要求、在职要求的不同。本研究表明,在继续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在职业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总的来说,这四种教育互相重叠、互相包含。作者认为,这种现状不利于我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文凤  
护理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护士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继续教育成为影响护理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正处于萌芽状态,但已经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护士和管理者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时应合理规划,认真实施继续教育计划,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促进职业发展,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光  曹琪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行业更新换代加快,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职业为导向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目标,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建共享"的深度合作模式,坚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应用人才、复合人才,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政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其目的在于强化职业教育人力资本形成的价值尺度和流通功能,减轻教育分流导致的社会教育焦虑;消除不同类型教育中人为设置的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人力资源统一大市场;以人的发展需求确定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重塑宏观教育政策的统一概念框架和话语体系。三教统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高等学历教育治理统筹、非学历教育统筹、话语体系统筹、政策方向统筹四个方面。落实三教统筹,应探索不同类型高考制度的融合,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基础上的融合发展与评价改革,加强教育领域内的跨学科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国丞  
教育部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年度工作会议,重点是总结"十三五"开局之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现状,进一步明确"十三五"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思路,部署2017年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路建彩  李潘坡  张海燕  
回顾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从"学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已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在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导向下,深度解读和认知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则是其中关键所在。本文尝试从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与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内在关系切入,深度阐明模型要素对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影响,以及模型特征对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揭示,并在前瞻性探讨模型趋势的基础上,谨慎思考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多个可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路建彩  李潘坡  张海燕  
回顾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从"学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已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在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导向下,深度解读和认知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则是其中关键所在。本文尝试从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与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内在关系切入,深度阐明模型要素对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影响,以及模型特征对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揭示,并在前瞻性探讨模型趋势的基础上,谨慎思考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多个可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些精神,是国家对未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3月21—22日,2017年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6年工作进展,分析"十三五"期间发展形势,部署2017年工作,推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向着现代化目标加快前进。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晓红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教育厅、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教育局、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云南省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0年7月,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10年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整体部署,要求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继续教育。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十八大召开以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祖婉慧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统筹协同是发展的大趋势,这是新时代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经之道,需要遵循三教统筹的内在逻辑,走出中国式的协同发展之路。立足新时代,我们认为现代教育体系视域下的三教需要走以人为本、高质量的统筹化发展,问题导向、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守正创新、系统化的特色发展之路,为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打造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碧珠   陈瑞晶  
“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建构全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所具有的生态性、共享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内涵特征,与作为新动能的数智化具有高度的适配性。数智化技术的迭代演进在思维、载体、结构及效能四方面引领并重塑了“三教”协同创新发展的新生态。基于此,应从开放包容、融通转换、共享互补、智慧治理、组织保障等多维度提出数智化赋能“三教”协同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