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8)
2023(9355)
2022(6654)
2021(5856)
2020(4146)
2019(9191)
2018(9153)
2017(15454)
2016(9969)
2015(11375)
2014(11420)
2013(9886)
2012(8782)
2011(8031)
2010(8015)
2009(6695)
2008(6475)
2007(5925)
2006(5522)
2005(5132)
作者
(25799)
(21387)
(21387)
(20671)
(13517)
(10118)
(9932)
(8494)
(8257)
(7587)
(7166)
(7115)
(6968)
(6900)
(6773)
(6772)
(6716)
(6436)
(6290)
(6104)
(5481)
(5392)
(5037)
(4928)
(4926)
(4853)
(4841)
(4754)
(4359)
(4299)
学科
(31313)
经济(31285)
教育(19517)
中国(18939)
管理(17220)
(15320)
业经(12361)
(10695)
(10545)
企业(10545)
产业(9582)
(9435)
(9102)
信息(8859)
理论(8700)
总论(8407)
信息产业(8351)
地方(8186)
发展(7847)
(7725)
教学(7561)
农业(7419)
方法(7260)
数学(5928)
(5854)
数学方法(5776)
技术(5337)
(5276)
银行(5263)
(5069)
机构
大学(127690)
学院(125210)
研究(49594)
(39223)
经济(38022)
管理(35720)
科学(31316)
教育(30976)
理学(30518)
(30257)
师范(30048)
理学院(29901)
(29435)
中国(29357)
管理学(28943)
管理学院(28688)
师范大学(24811)
(24695)
研究所(22633)
(21461)
中心(21065)
(20452)
技术(20211)
北京(18883)
(18627)
(18245)
职业(17809)
业大(17390)
(16767)
农业(15951)
基金
项目(84826)
科学(69308)
研究(68814)
基金(58175)
(50808)
国家(50249)
科学基金(42532)
社会(41542)
教育(39827)
社会科(39069)
社会科学(39062)
(35551)
(32066)
编号(30714)
基金项目(29871)
成果(27212)
课题(25339)
自然(25314)
自然科(24728)
自然科学(24725)
自然科学基金(24245)
(21331)
重点(21287)
资助(20770)
(20741)
规划(19332)
(19053)
项目编号(17922)
(17736)
(17186)
期刊
教育(51995)
研究(46422)
(44236)
经济(44236)
中国(37302)
学报(20794)
(19658)
科学(18054)
大学(16341)
技术(15515)
职业(14795)
学学(13549)
农业(13322)
(13280)
管理(12577)
技术教育(10020)
职业技术(10020)
职业技术教育(10020)
图书(8742)
(8674)
金融(8674)
(8379)
论坛(8379)
(7913)
业经(7529)
(7311)
经济研究(7216)
财经(6784)
书馆(6561)
图书馆(6561)
共检索到198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雨倩   徐小容  
在空间转向思潮影响下,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解,需要突破以往时间对空间的遮蔽,立足空间语境并遵循空间规律,诠释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物理、精神和社会维度所呈现的空间样态。当前,由于伴有数字资源分布不均、数字信息流通梗阻和数字治理网络建构不当等现象,导致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空间失序。为此,有必要从经济资本逐利性、空间存在感和权力结构三因素切入,探寻失序现象的深层内因;同时,有针对性地从空间生产、空间交往、空间治理和空间生态“四维”入手,发挥数字技术生态潜力,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谐、合理的空间秩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芝洲  蔡文兰  
对处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职业教育秩序有着更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职业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面临失序之困局,表征为职业教育价值失落、结构失衡和制度失范。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失序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失序,在这种失序中必将孕育着新的秩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芝洲  蔡文兰  何雪莲  
对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职业教育秩序有着更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秩序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职业教育秩序,职业教育生活世界将会"混乱"。但是,这一重大问题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旨在遵循社会学逻辑思路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秩序内涵、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价值等展开理论探讨,以充实职业教育理论,并指导职业教育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芝洲等人在《职教论坛》第19期撰文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秩序的重要性,在遵循社会学逻辑思路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秩序内涵、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价值等展开理论探讨。当前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失序,如何用新的思维重建职业教育秩序是我国职教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守勇  李锁牢  
文章从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需求、数字实践基础等维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阐明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从技术跃迁、组织创变、价值共生三个层面归纳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形态表征,并按照“分层推进”的原则,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六个层面探索了职业技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霞   何少庆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类型,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助力,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基,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赋能。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以数字技术“驱动”专业建设范式变革,以数字资源“武装”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树立与教育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搭建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建立“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专业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数字化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芝洲  蔡文兰  
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改革一直伴随着结构调整,也一直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结构调整阵痛:结构失衡、功能失调以及某种程度的失序。根据职业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职业教育发展逻辑以及结构与功能相对应原理,当前我国应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以更为有效地发挥职业教育的应有功能,彰显职业教育秩序的价值。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贵国  
在贸易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现有国际法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及实践,从条款解释、服务贸易分类、例外规定等角度切入,有助于检视贸易数字化和当前国际经贸秩序的矛盾与冲突,以及贸易数字化给国际贸易秩序带来的挑战。由于现有多边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早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故其不足以全面有效地涵盖当前贸易数字化项下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与此同时,囿于国情和数字化发展程度不一,以及对安全、基本权利等问题立场不同,各国尚无法就贸易数字化相关议题达成共识。因此,除国内法外,区域安排现已成为规制贸易数字化的法律渊源,且为多边规则之补充,但区域化安排本身亦有其局限性。此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就贸易数字化达成多边协议的可能性较低。尽管如此,全球化仍为国际"大势",国际社会终会就贸易数字化形成一定共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已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发展和实践的主导方式。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上线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重要部署的关键举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磊磊   董艳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职业教育正处于以数智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数字化时代。技术现象学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视角。从技术意向性、技术工具化、技术人工物、人技关系四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本质进行技术现象学还原。通过技术现象学诊断发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隐忧主要表现为技术技能培养进路与技术导向的错位,技术整合偏差阻碍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技术生活离身化制约产教深度融合,技术遮蔽掣肘职业院校学生适应性培养。面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隐忧,应摆脱技术理性的困局,提高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功能承载;关注技术整合偏差调节,构建指向校企联动的职业院校数字治理体系;注重具身技术体验,塑造面向产教对话的虚实融生型实践场域;聚焦主体性职业适应,健全学徒培养共同体数字交互伦理规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门超  
数字化转型是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前职业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受碎片化治理结构、松散式治理过程、粗放型治理功能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为此,职业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必须遵循以平台驱动治理结构优化、以数据赋能治理过程协同、以智能技术促进治理功能优化的基本逻辑。职业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应包括:坚持公共价值引领,识别并满足多主体的真实需求;立足“以人为本”根基,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的数字赋能;夯实主体治理底座,共建综合立体数字化治理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晨东  黄巨臣  
从技术与教育两个向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伦理风险关乎职业教育在数字时代下的生存与发展,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议题。风险社会视角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源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彰显于技术与人文的交汇与融合,最终经由人对教育和技术的理性反思而生成。具体而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存在以价值取向冲突为表征的伦理目标失衡、以人机界限模糊为表征的伦理主体失调、以道德责任推诿为表征的伦理规范失控和以技术工具主义宰制为表征的伦理行为失序等样态。立足于伦理风险的生成,基于共同利益整合不同目标、基于职能定位协调不同主体、基于诚信修养约束伦理规范、基于科学评价进行行为引导是规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伦理风险的现实选择,从而使数字化转型服务于职业教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华   付传  
技术风险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风险,其来源于职业教育各主体对数字技术的不合理响应。技术风险存在于技术本身,以及人以技术为中介的实践活动之中,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主要表征为技术成熟度风险、技术决定论风险、技术市场化风险、技术主体能力风险和技术机会主义风险等。为了有效防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风险,应从坚持人本理念、法律规制、伦理约束和协同治理四个方面采取可行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代以平  冯珊珊  
职业教育是与工作世界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裹挟下,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进入数字化转型浪潮。在此背景下,越南职业教育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更高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越南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从法律政策框架和顶层规划、基础设施及数字化平台建设、教师及管理者数字能力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反映了“工业4.0”时代越南政府对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的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协同多方力量参与,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注重提升管理者和教师数字素养是越南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静  曾绍玮  
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和牢牢把握理念引领、系统进化、持续迭代的逻辑主线。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新型数字化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教学体系和教学过程数字化、以数字技术应用推动职业教育评价创新、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多部门协同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方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