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0)
- 2023(10807)
- 2022(8911)
- 2021(8688)
- 2020(6922)
- 2019(15641)
- 2018(15289)
- 2017(26775)
- 2016(15593)
- 2015(17588)
- 2014(17255)
- 2013(15661)
- 2012(14616)
- 2011(13306)
- 2010(13980)
- 2009(12360)
- 2008(12067)
- 2007(11639)
- 2006(10499)
- 2005(9242)
- 学科
- 管理(44341)
- 业(41795)
- 济(41049)
- 经济(41008)
- 企(34814)
- 企业(34814)
- 教育(23171)
- 中国(21668)
- 技术(17802)
- 农(16980)
- 教学(15181)
- 理论(14689)
- 财(13212)
- 业经(12270)
- 方法(12081)
- 技术管理(11880)
- 策(11708)
- 农业(11203)
- 地方(10979)
- 制(10494)
- 数学(9578)
- 学(9504)
- 数学方法(9246)
- 银(8845)
- 银行(8830)
- 贸(8786)
- 贸易(8779)
- 易(8570)
- 学法(8549)
- 教学法(8549)
- 机构
- 学院(196947)
- 大学(194974)
- 济(69858)
- 管理(69422)
- 研究(68272)
- 经济(67805)
- 理学(58147)
- 理学院(57417)
- 管理学(56268)
- 管理学院(55830)
- 中国(46516)
- 京(42592)
- 范(39255)
- 师范(39023)
- 教育(38663)
- 科学(38030)
- 财(35587)
- 江(34584)
- 所(32401)
- 中心(31464)
- 师范大学(31189)
- 技术(29061)
- 研究所(28806)
- 北京(28307)
- 职业(28087)
- 州(27469)
- 财经(26085)
- 院(25053)
- 农(24994)
- 经(23602)
- 基金
- 项目(121038)
- 研究(104888)
- 科学(97211)
- 基金(79501)
- 家(66453)
- 国家(65581)
- 社会(61391)
- 教育(58617)
- 社会科(57736)
- 社会科学(57727)
- 科学基金(56666)
- 省(52110)
- 编号(47432)
- 划(44718)
- 成果(42496)
- 基金项目(40544)
- 课题(38484)
- 年(33034)
- 自然(32553)
- 自然科(31818)
- 自然科学(31807)
- 自然科学基金(31270)
- 资助(30806)
- 创(30772)
- 规划(29117)
- 重点(28815)
- 发(28279)
- 项目编号(28250)
- 部(28060)
- 创新(27560)
- 期刊
- 济(86353)
- 经济(86353)
- 教育(74048)
- 研究(73974)
- 中国(60683)
- 管理(30198)
- 财(27274)
- 技术(26686)
- 农(24158)
- 科学(21606)
- 职业(21073)
- 学报(21035)
- 融(19868)
- 金融(19868)
- 大学(18504)
- 农业(16576)
- 业经(14970)
- 学学(14828)
- 坛(13976)
- 论坛(13976)
- 技术教育(13540)
- 职业技术(13540)
- 职业技术教育(13540)
- 经济研究(12814)
- 财经(12657)
- 图书(11340)
- 经(11150)
- 科技(10516)
- 发(10494)
- 问题(9755)
共检索到329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贤彬 李敏 杨星焕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师资水平的重大举措,但其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中属于新生事物,无成熟经验可借鉴,需要研究并攻克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该是具有共同使命愿景,结构多元,能够通过团队内外知识传递,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优质团队。从现状来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评价标准欠缺、建设逻辑不清晰、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师能力不匹配的现实困境。建设标准体系、规范建设路径、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保障机制、建构教师培育体系有助于破除建设困境,是高质量完成创新团队建设任务的有效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申琦 石伟平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跨界融合、协同合作的新型跨边界组织形态,不同主体在相互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场”,包括跨文化的“对话互动场”、跨部门合作的“资源融合场”和跨专业领域的“知识管理场”。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主体协同性不强、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可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以促进场内主体的契合性、交互性、复合性,提升团队整体效能。在路径选择上,以树立共同目标愿景为观念,以打造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举措,赋能团队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丰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通过质性分析发现,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困境主要表现为团队特征层面的组织社会化困境、合作过程层面的协作困境、合作环境层面的制度困境。究其缘由,主客体角色缺位与规范化引导不足、“双师”成长驱动力改变和团队协作机制不畅、新公共管理运动与绩效评价导向是制约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展的关键因素。亟须通过明确个体的组织角色,提高创新团队成员组织社会化程度;优化团队合作机制,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内外部资源;加强创新团队制度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团队文化,推动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智勇 吴全全
近几年,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不能满足经济新常态改革的需要。师资规模基本稳定,但区域间的发展极不均衡;师资结构逐步优化,但专业素质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师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但仍不能满足专业化发展需求;师资保障机制更加健全,但尚不能与国际接轨。因此,必须深化师资基本问题研究,强化师资法律制度供给,完善师资评价标准体系,构建师资专业素质积累机制,深化师资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师资培养和培训绩效,服务供给侧改革方略和国际化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重熹 周士敏
深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基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的数据统计,以河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为研究个案,在教学诊改视阈下,以问题为导向,从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梳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通过整合高职院校、企业、政府等多方社会资源,探索解决路径并研究激励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发展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辛秀兰 周红利
基于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立项和验收数据,分析团队的组织机构、管理机制、专业分布、区域分布等建设现状,从学校管理、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建设成效、特色创新与成果推广6个维度,对团队建设成效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精准把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加强团队自身建设和过程管理及保障力度、注重团队建设成果凝练与经验分享等策略,以期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永焱 夏玲涛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以场域理论为分析视角,指出职教创新团队具有强稳定弱冲突的关系格局、重文化轻利益的价值追求、高自主低依赖的进化趋向等内涵特征。由此提出,职教创新团队建设要秉持动态开放的理念、遵循文化主导的机制、发挥场域的中介作用等策略,从实践角度提出了聚焦产业专业、专注人才培养、培养团队惯习等路径。
关键词: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场域理论 特征 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建东 徐珍珍 孙凤敏
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质性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受区域产业、政府政策、学校管理和专业基础等内外部因素影响,并呈现出目标定位偏差、结构尚需优化、整体合力不足、内部治理缺位和建设环境欠佳等问题。聚焦高水平和结构化的团队建设目标,应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搭建高端发展平台;细化院系治理,完善团队建设制度;优化运行机制,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这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晔
教材是国家事权,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亟需明确职业教育教材监测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深入分析教材监测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系统职能分工待明确、实施系统构成要素待完善、监测结果运用不到位等。进一步提出实施路径:一是明确监测主体职能,建立职业教育教材监测体系;二是完善监测实施系统,推动职业教育教材监测科学、有效实施;三是充分运用监测结果,强化基于监测结果的职业教育教材反馈与问责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青 陈正振 张佺
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减少和化解职业教育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强职业教育机构应对产业转型、劳动力市场转型和技能转型等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困境:对技术应用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技能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依然存在脱节、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贯通途径尚未畅通。基于对外部环境和现实困境的分析结果,建议从明确目标定位、创建框架条件、优化生态系统、构建贯通途径、形成行动策略五个方面优化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职业教育 现实困境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波仪 刘兴恕 黄河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涉及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呈现主体构成的多元性、价值愿景的统一性、运行机制的系统性、创新实践的协同性等应然状态,同时面临协作参与主体不一、协作达成愿景不强、协作创新实践不多、协作运行机制不活等实然困境,必须坚持明确身份关系、凝聚价值共识、加强模式创新、推动机制完善、促进成果共享等使然进路,以有效助推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亚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根本所在,能够打通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恰性、推动个体与团队共成长。高质量发展对“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出新要求,更加强调团队成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技能和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沟通协作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字素养的提升。为解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校级创新团队基础性作用发挥不明显、共同体协同机制不畅、教师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团队建设评价与激励不完善等困境,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建设联动机制、提升教师能力、强化评价激励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来永宝
针对当下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五点建议:完善法律体系,为高职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加大投入力度,为高职发展提供财政保障;推进中高职的贯通,构建完备的体系;切实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发挥高职的基本功;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融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困境与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南旭光
传统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因信息孤岛造成的治理过程数据失真、因信息黑箱拖滞造成的治理主体动力积聚、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治理决策失灵、因静态碎片化削弱了治理预期成效等现实困境。大数据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变革职业教育治理环境支撑、改造治理网络系统、优化治理发展格局、激发制度政策创新等,从而成为职业教育治理创新的关键应用和新途径。建议应围绕推进职业教育整体动态协同治理设计与改革、建立职业教育开放性大数据管理系统与模式、汇聚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智慧与共识、建构大数据驱动职业教育治理的框架与机制等设计突破路径,以期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占营 童卫军
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对政府履行法定职责、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推动省级政府发挥统筹作用、督促举办方履职尽责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各地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中主要存在制度建设弱和主体责任落实难等问题。要通过推进制度创新、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绩效问责等对策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真正发挥实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生均拨款 经费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