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6)
2023(11973)
2022(10400)
2021(10065)
2020(8400)
2019(19777)
2018(20151)
2017(36774)
2016(21858)
2015(25126)
2014(25785)
2013(24436)
2012(23059)
2011(21113)
2010(21877)
2009(19887)
2008(20419)
2007(18719)
2006(16776)
2005(15583)
作者
(61459)
(51197)
(50994)
(49486)
(32753)
(24676)
(23639)
(19805)
(19615)
(19037)
(17352)
(17232)
(16647)
(16444)
(16414)
(16085)
(16029)
(15149)
(15032)
(14940)
(13256)
(13031)
(12574)
(11827)
(11797)
(11670)
(11576)
(11552)
(10542)
(10539)
学科
(73239)
经济(73144)
管理(54111)
(50285)
(40274)
企业(40274)
方法(30405)
中国(26712)
数学(26412)
数学方法(25888)
(24240)
(23383)
教育(23308)
(19961)
(19660)
理论(17213)
业经(16003)
地方(15671)
农业(15296)
(14884)
贸易(14875)
(14434)
(14323)
银行(14293)
(13619)
教学(13478)
(13090)
(12983)
(12948)
财务(12942)
机构
大学(299220)
学院(298760)
(111546)
研究(109042)
经济(108512)
管理(101609)
理学(84715)
理学院(83562)
管理学(81642)
管理学院(81053)
中国(79887)
科学(66630)
(66249)
(58670)
(57721)
(51656)
研究所(51565)
(51539)
(51387)
师范(51139)
中心(49486)
北京(43671)
教育(43635)
财经(43480)
业大(41748)
师范大学(41086)
(40615)
农业(39922)
(39047)
技术(39000)
基金
项目(179604)
研究(140616)
科学(139956)
基金(122474)
(105606)
国家(104481)
科学基金(87069)
社会(80880)
社会科(76082)
社会科学(76059)
教育(73974)
(73181)
(63516)
基金项目(63054)
编号(62981)
成果(56323)
自然(55027)
自然科(53595)
自然科学(53578)
自然科学基金(52587)
资助(51425)
课题(48038)
重点(42592)
(41123)
(40276)
(39673)
(38028)
项目编号(36930)
(36520)
规划(35421)
期刊
(134154)
经济(134154)
研究(104776)
中国(76342)
教育(74091)
(47744)
(46543)
学报(44698)
科学(39929)
管理(36880)
大学(34127)
技术(31903)
(31352)
金融(31352)
农业(30371)
学学(30107)
业经(21847)
财经(21759)
职业(20835)
经济研究(20642)
(18806)
问题(17571)
(16312)
图书(15957)
(15499)
论坛(15499)
(15029)
理论(13933)
(13889)
技术教育(13814)
共检索到487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梦琪  石伟平  
职业教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良好适应是课程改革理念变为实践的重要"桥梁",但是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在角色定位、教学理念、能力结构、外部支持等方面出现了适应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能力素质的"先天不足";课程改革方案的"变动不居";教师在课程改革行动中被边缘化;政府、学校在课程改革行动中的功利化。针对上述问题,应从健全外部保障制度、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团队合作4个方面破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丽坤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泛行政化"和"单中心化"的治理缺陷,治理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不清,内部治理结构失衡,社会第三方组织的"缺位"等方面。据此,必须科学确立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重塑政府在高职治理中的职能,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完善内部治理架构,推动高职院校依法办学;强化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确立法人治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实现分权立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乔丽军  
对"课改"实践中所表征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并在问题审视的基础上寻找"课改"深化的"突破点",是我们对"应试教育"背景下课程模式批判的一种呼应。在基础教育"课改"的实践过程中,"学为中心"与"以学代教"、"只学不教"的对立,"模式化建构"与常态化课堂推进的鸿沟,兴趣驱动与价值导引的脱节,"先成熟、后认知"与"先认知、后成熟"的博弈,"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与"自我中心主义"的反差,"减负"初衷与"增负"实际的冲突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予以进一步的审视反思。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晓军  李胜  
职业教育开展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参与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落实。当前职业教育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问题集中表征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人才跨文化适应力不强、师资队伍不完备,因此建议从需求对接、产教共育、文化融合、师资养成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明确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规格,提升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度;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提升人才就业的匹配度;开展中国国情与文化教育,提升人才就业的适应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完成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智勇  吴全全  
现行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范式存在心理学悖论和统计学悖论,导致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积累机制不完善以及职业教师教育体系存在先天的二元对立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知识分类标准发展滞后制约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观,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知误区加剧了二元对立局面;前者是具有决定性的制约要素,后者是社会性的制约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建东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岗位能力等,越来越注重"企业引进教师"的聘任工作。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企业引进教师"仍然存在职教认识模糊、教育知识缺乏、教学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完善岗位招聘、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团队建设、健全考核评价等促进"企业引进教师"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杨鸿  
通过对重庆市职业教育的调查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公平性缺失引发的职业教育机会的区域性失衡,支撑性不足引发的核心教育资源的匹配性失衡,协调性孱弱引发的职业教育结构的局部性失衡,水平性阻滞引发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效力性失衡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职业教育城乡二元化困境及相应的教育体制障碍。实现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彻底打破城乡分割、高职中职分裂、学校脱离行业的体制,重点在于为办学管理体制、投入配置机制、人事管理体制等提供统筹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欢  
考察职业教育产教内部关系对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具有重要价值。社会网络理论提供了分析产教内部关系的全新框架,即结构洞驱动了以技能传递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网络生成,产教关系深入是从技能需求出发的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化并保持适度平衡的过程,产教互动的本质是以技能转换为诉求的产教资源双向转化。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呈现出僵化、失衡、退化的产教强弱关系样态,结构洞中介作用弱化导致产教资源流动受限,职业教育存量社会资源的可观与高质量技术技能社会资本匮乏并存。未来产教关系构建的着力点应以强化弱关系、拓展结构洞、增强社会资本为目标,创新构建以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相互交织、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优势互补、信息流动与资源共享有效协同的产教融合载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晶  程红艳  
培训评价组织功能的实现直接影响着1+X证书制度的运行效果,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为分析培训评价组织问题表征及功能实现提供了研究视角。调研发现,培训评价组织参与1+X证书制度存在如下问题:行动者——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冲突,行动目标——愿景与资历的差序,行动情境——条件与手段的匮乏,行动规范——强合法性与弱合法性的缺位。因此,若要更好地实现培训评价组织的功能,需协调公益性与营利性以实现组织有机系统的适应功能,完善社会职能属性以实现组织人格系统的目标功能,耦合情境资源以实现组织社会系统的整合功能,获得合法性以实现组织文化系统的维持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任熊  
以2012—2017年全国32个省(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92份省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年份和省份为轴线,梳理汇总各省级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对其进行反思,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找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表征,提炼荟萃各省级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的探索与创新,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已初步树立质量发展文化。对目前制约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认知、办学空间、办学理念(定位)、体制机制、布局结构、优质资源建设、国际化等7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省级统筹力度、完善现有拨款制度、改革和创新科研管理工作、以项目引领激发内在动力带动院校发展等4种省级响应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缪建红  冯俊文  
校本教研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我国校本教研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内涵认知、制度保障、运行机制等方面仍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思校本教研的本质属性、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雪蕾  钱坤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阶段,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加以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胜   刘晓  
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中存在的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移植现象,反映的问题实质是职业教育从学徒制形式发展到学校化时期,职业知识生产机制对学术知识生产机制的“依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独立形态的职业知识生产机制,推动课程建设走向深水区。基于类型教育的比较分析框架,从知识对象、生产主体以及社会建制三方面结构要素来把握职业知识生产机制的内涵:由职业知识产品、职业知识生产者、职业知识生产实体以及联结这些要素的各种制度与观念体系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运行目的与动力都是职业知识生产。实践层面的职业知识生产机制建设路径是:“挖掘”“培训”以及“培养”职业知识生产者队伍、打造系列专门化的职业知识生产社会建制、建设促进职业知识生产活动长期稳定运行的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占营  
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对于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深入分析《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主体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等举措构建具有类型特色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特色化、评价手段现代化和评价导向科学化等方面明确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成效的判断表征,对新时代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楠  杨院  
采用文本分析、深度访谈法对部分试点院校工程博士生培养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工程博士生培养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的精准度不足、各培养环节自成体系、培养成效不够理想等问题,其深层原因包括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不健全、院校层面培养运行机制不完善、工程博士生工学矛盾突出等。基于上述问题及原因,从注重形成工程博士特色的目标定位、优化依托科研项目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工程博士培养的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