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9)
- 2023(6537)
- 2022(4959)
- 2021(4825)
- 2020(3359)
- 2019(7819)
- 2018(7427)
- 2017(12104)
- 2016(7852)
- 2015(8785)
- 2014(8781)
- 2013(7795)
- 2012(7044)
- 2011(6542)
- 2010(6644)
- 2009(5687)
- 2008(5412)
- 2007(4961)
- 2006(4361)
- 2005(4051)
- 学科
- 济(21168)
- 经济(21150)
- 教育(20030)
- 管理(14147)
- 中国(13400)
- 业(12895)
- 企(9397)
- 企业(9397)
- 农(8723)
- 理论(8108)
- 地方(7382)
- 教学(7010)
- 学(6494)
- 业经(6287)
- 农业(6274)
- 发(6077)
- 方法(5790)
- 发展(5380)
- 财(5377)
- 展(5258)
- 数学(4705)
- 数学方法(4592)
- 技术(4373)
- 思想(4088)
- 政治(4045)
- 地方经济(4000)
- 研究(3837)
- 思想政治(3744)
- 政治教育(3744)
- 治教(3744)
- 机构
- 大学(96042)
- 学院(95679)
- 研究(36480)
- 教育(29731)
- 济(28354)
- 经济(27451)
- 管理(27112)
- 范(25697)
- 师范(25612)
- 理学(23316)
- 理学院(22866)
- 管理学(22285)
- 管理学院(22061)
- 京(22055)
- 师范大学(21038)
- 科学(20916)
- 中国(19795)
- 所(17505)
- 职业(17232)
- 技术(16144)
- 研究所(15944)
- 江(15940)
- 中心(15124)
- 北京(14840)
- 财(13770)
- 院(13590)
- 州(12818)
- 职业技术(11812)
- 教育学(11483)
- 农(11222)
- 基金
- 项目(62046)
- 研究(56886)
- 科学(50454)
- 基金(39784)
- 教育(35127)
- 家(33516)
- 社会(33457)
- 国家(32979)
- 社会科(31137)
- 社会科学(31132)
- 科学基金(27205)
- 编号(27139)
- 省(26223)
- 成果(24783)
- 划(24469)
- 课题(22861)
- 年(20235)
- 基金项目(19760)
- 规划(17022)
- 发(16221)
- 重点(15983)
- 项目编号(15761)
- 性(15615)
- 部(15229)
- 度(14835)
- 资助(14291)
- 教育部(13918)
- 发展(13717)
- 自然(13625)
- 阶(13584)
共检索到153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涛 杨兆山
职业教育的职责定位、办学方向、办学格局和育人机制为其推动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充分条件,彰显了其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民生发展保障、推动区域产业进阶、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在职业教育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中,必须遵循“政治性、全面性、适配性、文化性”等实践逻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职业教育实践的“总纲”,以产教同频共振发展助推民族地区产业高移,以促进全员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以文化性视角推动民族地区物质和精神的“双维度”富裕。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结构性改革优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以技能培训提升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水平、以研发服务助力民族地区产业迭代、以技术牵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雪园 闫广芬
职业教育是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力量。面对实现共同富裕这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和复杂挑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应当以复杂性思维为逻辑遵循,从动态性、关系性和整体性思维的三重视角构建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耦合的思维分析框架。依据这一分析框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应当以动态性思维促进系统要素不断优化,以关系性思维推进系统结构适时调整,以整体性思维推动功能定位及时转变,进而充分认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复杂过程并指引其行动路向。一是超越线性思维方式,以民族地区的文化革新重塑精神支撑;二是打破实体思维范式,以民族地区的产业创新牢固物质基础;三是转变碎片思维现象,以民族地区的意识更新激发主体行动。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思维逻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成晨
民族地区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场域,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生福祉与社会和谐稳定,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和教育等多个领域。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关键在职业教育。基于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价值承载和现实困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站位在政治、经济、社会、实践、教育“五位一体”逻辑下,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良性互动、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和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先导性作用,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基本逻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丹霞 王兴
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体两面,两者辩证统一、互为前提、同向同行。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为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共同富裕夯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职业教育通过助力“人人成才梦”、实现“区域发展梦”、打造“技能强国梦”,为实现富裕和促进公平提供直接支撑。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下,职业教育还需要从提升内部动力机制、完善自身形态结构和提高对外开放融合水平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安强 宫丽丽
纵观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二者在历史逻辑和价值导向上存在高度内在统一。历史逻辑层面,二者的发展均历经了旧中国的初步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建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和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价值导向层面,二者均拥有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振兴民族的精神内核、世界大同的磅礴动力。为此,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筑牢同向同行的坚强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壮大同向同行的群众基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把握同向同行的战略导向;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抓牢同向同行的方向指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夏瑾 潘建林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类型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多样化人才的重要举措、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新时代助推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文章在深度分析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及现实逻辑基础上,明晰了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包括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赋能人才振兴的育人价值、赋能职业素养与人格精神的德育价值、赋能稳就业促创业的就业价值,进而提出聚焦“做大共富”,奏响党政校社协同育人“协奏曲”;构筑“职普融通生态圈”,做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压舱石”;打造“城乡融合共同体”,按下高素质人才培养“加速键”,以此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在助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落地生根、行稳致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满东
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价值、提升后富群体致富能力的社会价值、促进实现教育公平的教育价值、充实精神富裕的精神价值。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应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技能社会、教育均等等维度助力共同富裕伟大实践,通过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富裕;探索职教乡村振兴学院模式,提升后富群体致富能力,实现乡村富裕;聚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扩中提低”行动,实现技能富裕;有序推进职教均等化,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富裕;推进“大思政”协同育人范式,助推德业兼修,实现德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晓静 孟悌清
共同富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性举措,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产业兴旺既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推动力,对于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产业兴旺和共同富裕的内涵与逻辑关系,并对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行动路径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产业兴旺 共同富裕 逻辑机理 行动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明皓 叶敬忠
城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创造性转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创新,其理论机理内含目标维度上的城乡全民富裕、动力维度上的城乡共建富裕、内容维度上的城乡全面富裕和策略维度上的城乡渐进富裕。本文通过结合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经验,以“全民、共建、全面、渐进”为原则提出了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包括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健全城乡全民共富提升机制,以紧密型城乡协作共同体建设激发城乡共建创富活力,以政策集成改革撬动城乡全面富裕建设,以区域性共富联盟和特色化发展战略支撑城乡渐进富裕路径,最终推动城乡共荣和全民共富的如期实现。
关键词:
城乡共同富裕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海远
回顾我国共同富裕的政策路径,从问题导向型、横向领域型、纵向结合型角度,总结共同富裕的三种改革模式,归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底层逻辑,提出继续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思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需要从优化消费动力、丰富调控工具、全面协调增长等角度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并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在新发展阶段,要从城乡区域等碎片化的横向改革思路,走向仅瞄准收入权益等结果导向的纵向推进方式。在“提低、扩中、限高”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减负、增收、分配、赋能”等措施,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磊 徐世盛 刘长庚
“资本大鳄”行为威胁高质量发展,适时节制资本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节制资本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导向,新时代节制资本包括防止资本过度集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双重内涵。节制资本可通过遏制资本及收入不平等、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等渠道促进生产增长和成果共享,推动共同富裕;主要政策工具是节制资本税收框架和平台经济反垄断。我国节制资本仍面临管控阻力较大、资本外逃、税制不健全、扩张边界模糊、互联网领域舞弊高发、配套改革不完善等现实难点。中国节制资本的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实际,排除国际资本税收竞争的认识干扰,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举国体制的作用,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降低管控阻力,审慎开放资本账户防止资本外逃,加快构建多种类、累进制的资本税制体系,健全资本扩张负面清单和强化反垄断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从而更好地统筹处理资本行为作用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水平,是在消除贫穷和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人人都达到富裕生活水平但存在合理差距的普遍富裕。在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且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中被赋予新的意义与使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西部教师教育由于其地理特性、历史遗留等问题,面临着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
关键词:
背景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跃 李德龙
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技术技能支撑等功能,是促进农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从外部来看,不被社会认可,普遍受到鄙视和歧视;从内部来看,存在办学定位不清、质量偏低、供给不匹配需求等问题。要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应提高认识,以整体性治理思想为指导增加政策供给;明晰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提升质量、以质图强,赢得社会认可和存在感;涵养生态,夯实生存根基,增强发展后劲;适配需求,回应外部变化拓展功能挖掘潜力。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职业教育 整体性治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攀 仲玉英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战略目标,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催生出教育更多层次的价值需求。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受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等外源依赖性困境及自身内部变革冲击等内源发展性困境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是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带有工具主义倾向。在技术理性的驱动下,探寻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核,寻求乡村社会价值与乡村人本价值的耦合或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从融合与协作视角出发,农村职业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包括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坚持多元合作协同发展,建设合作育人体系;坚持灵活机动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职业教育 价值追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春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重点目标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使社会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其中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强调的群体。以上群体中的绝大多数,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但是职业教育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还未融入办学理念等。而解决办法应围绕重视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纳入职校办学理念等几方面进行。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