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2)
2023(17692)
2022(15281)
2021(14281)
2020(12026)
2019(27383)
2018(27038)
2017(50495)
2016(28392)
2015(31811)
2014(31638)
2013(30245)
2012(27374)
2011(24774)
2010(24478)
2009(21649)
2008(20786)
2007(17792)
2006(15209)
2005(12776)
作者
(80528)
(67073)
(66536)
(63381)
(42387)
(32349)
(30245)
(26408)
(25700)
(23505)
(22892)
(22475)
(21069)
(20944)
(20832)
(20616)
(20401)
(20026)
(19159)
(19128)
(16839)
(16324)
(16234)
(15303)
(15028)
(14880)
(14808)
(14735)
(13534)
(13393)
学科
(100896)
经济(100793)
管理(75683)
(70985)
(58234)
企业(58234)
方法(51365)
数学(45431)
数学方法(44766)
中国(30370)
(27598)
(25764)
(25520)
教育(23590)
业经(22399)
理论(19953)
地方(19250)
农业(18691)
技术(18613)
(18368)
贸易(18361)
(17824)
(16756)
财务(16681)
财务管理(16652)
环境(16491)
企业财务(15692)
(15649)
(15362)
(14027)
机构
大学(390396)
学院(386789)
管理(148163)
(141838)
经济(138605)
理学(130639)
研究(129132)
理学院(129058)
管理学(126240)
管理学院(125544)
中国(88241)
科学(85109)
(83471)
(68428)
(64838)
业大(64094)
(61860)
研究所(60190)
(58586)
中心(58422)
师范(57949)
(55138)
农业(54311)
北京(52074)
财经(51495)
师范大学(47460)
(47266)
(47152)
技术(46315)
(44396)
基金
项目(279548)
科学(220085)
基金(201105)
研究(200118)
(178401)
国家(176877)
科学基金(150889)
社会(123977)
社会科(117395)
社会科学(117366)
(110693)
基金项目(107042)
自然(101322)
自然科(99027)
自然科学(98999)
教育(98823)
自然科学基金(97197)
(95732)
资助(82413)
编号(81778)
成果(65040)
重点(64161)
(61836)
(59336)
(58428)
课题(58428)
创新(54385)
科研(54177)
教育部(52930)
计划(52366)
期刊
(140258)
经济(140258)
研究(110086)
中国(74038)
学报(69493)
教育(66955)
科学(60159)
(59805)
大学(52644)
管理(50734)
学学(48745)
(45778)
农业(41933)
技术(38171)
(24008)
金融(24008)
业经(23905)
财经(23844)
经济研究(22880)
(21822)
(20416)
科技(19691)
图书(19461)
(19419)
业大(18930)
问题(18467)
职业(17898)
技术经济(17537)
资源(17226)
统计(16775)
共检索到538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将环境因素纳入TFP测度中,运用空间纠正系统GMM法实证分析发现,各层次职业教育公共投入、非公共投入与TFP均存在空间自相关,TF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全国和三大地区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各自公共投入与非公共投入均提高了TFP,两类职业教育非公共投入的作用均较小,高职教育两类投入对TFP的正面影响是互补的,且互补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突出,中职教育两类投入对TFP的正面影响在东部地区是前者挤出了后者,在全国和中西部地区两者是互补的,且只有西部地区两者对TFP的影响大于其高职教育相应投入;全国和三大地区初职教育两类投入均不利于TFP提高,前者负面影响较大,并且前者挤出了后者,这种挤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突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采用准倍差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均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异质性,在两类教育发达的地区越能促进TFP增加。分区域看,两类教育扩招对东部地区TFP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西部地区TFP促进作用最不明显,且东部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对TFP的促进作用高于高等职业教育扩招。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类教育扩招对TFP的边际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两类教育扩招对TFP的边际影响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开始显著逐渐增加,2007年两者边际影响均达到最大,此后开始逐渐下降。对比来看,2004-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对中国TFP的边际影响小于高等职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夏文豪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SBM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和门槛模型检验了中国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在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弱西强”的特征。进一步回归发现: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基于环境规制和技术吸收能力的单一门槛效应。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发现,FDI对不同分位点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为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行东  孙良柱  鲁志国  
城市化发展,城市蔓延问题日渐突出,城市面积扩大的速度远高于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带来城市的拥堵等都导致严重的效率损失。西方国家提出紧凑城市的理念,建设功能紧凑、规模紧凑和结构紧凑的现代城市。通过对20062012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城市紧凑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东部、东北地区尤为明显。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建设紧凑城市的同时,应着力于解决拥挤问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行东  孙良柱  鲁志国  
城市化发展,城市蔓延问题日渐突出,城市面积扩大的速度远高于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带来城市的拥堵等都导致严重的效率损失。西方国家提出紧凑城市的理念,建设功能紧凑、规模紧凑和结构紧凑的现代城市。通过对2006~2012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城市紧凑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东部、东北地区尤为明显。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建设紧凑城市的同时,应着力于解决拥挤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伟  冯树清  
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分析了31个省份2003-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发现整体上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2%,技术进步是主导因素,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依次下降。进一步的面板模型回归显示,人才培养质量、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实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经费投入、教育结构、人口变迁、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约束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倩肖  李丹丹  
文章利用2002-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水平的微观数据,采用Levinsohn and Pertrin法(简称LP半参数法)系统分析和测算中国31个省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情况,同时比较跨地区生产率差异并分析其差异原因。结果表明,中国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大差异,其中环渤海和东南地区及中部地区的TFP均值相对较高,其次是东北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TFP均值最低。因此,要改善中国不同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政府需要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地区边界效应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延明  王建东  
在我国服务业的研究中缺乏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很多学者仅仅关注于服务业的区域差异,但研究发达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更具有实质意义。文章应用DEA的Malmguist指数法对广州服务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环境变化进行深入的战略分析,以给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熊俊  
经济增长的直接来源包括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方面。需求不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也必然会通过制约这两方面的增长而形成。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一方面,需求不足对实物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的投入会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而对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两种要素投入影响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但在总体上会抑制这四种要素综合投入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需求不足会制约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综合两方面看,需求不足会明显地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经济理论和经验数据分析需求不足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机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王佳莹  
财政分权对绿色增长的有力支持是实现新时代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文章选择2000—2015年29个省(自治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全国及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西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2)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李德山  
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速最大,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更明显的促进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恒  李璐  赵茂  
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BM—GML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2011—2019年,技术效率提升拉动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加;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服务覆盖广度的扩大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建议采用政策鼓励和资金引导的方式提高技术效率对绿色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绿色普惠金融,提高绿色普惠金融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李德山  
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速最大,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冉桃桃  
1998-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低谷期、大发展时期、转型期等不同的阶段,借助Malquist指数方法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变化,可以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效率推动,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有限。同时,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作用并不明显。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冉桃桃  
1998-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低谷期、大发展时期、转型期等不同的阶段,借助Malquist指数方法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变化,可以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效率推动,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有限。同时,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作用并不明显。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