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5)
- 2023(15073)
- 2022(12782)
- 2021(12097)
- 2020(9644)
- 2019(22418)
- 2018(22518)
- 2017(41390)
- 2016(23346)
- 2015(26492)
- 2014(26925)
- 2013(25987)
- 2012(24267)
- 2011(22311)
- 2010(22592)
- 2009(20331)
- 2008(19478)
- 2007(17478)
- 2006(15691)
- 2005(13784)
- 学科
- 济(92136)
- 经济(92042)
- 业(59302)
- 管理(57807)
- 企(44075)
- 企业(44075)
- 农(35521)
- 方法(35371)
- 中国(32338)
- 数学(30178)
- 数学方法(29827)
- 地方(25904)
- 农业(23679)
- 教育(23499)
- 业经(23382)
- 学(21109)
- 财(20047)
- 理论(17593)
- 发(16877)
- 制(16614)
- 技术(15458)
- 贸(15084)
- 贸易(15070)
- 银(14667)
- 银行(14628)
- 易(14525)
- 环境(14492)
- 融(14224)
- 金融(14223)
- 和(14210)
- 机构
- 大学(325419)
- 学院(324754)
- 管理(123342)
- 济(121817)
- 经济(118712)
- 研究(114661)
- 理学(105994)
- 理学院(104659)
- 管理学(102842)
- 管理学院(102216)
- 中国(81111)
- 京(71965)
- 科学(70722)
- 所(57693)
- 农(55362)
- 财(54691)
- 范(53726)
- 师范(53343)
- 研究所(52389)
- 中心(51409)
- 江(50039)
- 业大(47905)
- 北京(46560)
- 师范大学(43290)
- 财经(42962)
- 农业(41924)
- 院(41245)
- 教育(41097)
- 州(40766)
- 经(39003)
- 基金
- 项目(217359)
- 科学(171423)
- 研究(167777)
- 基金(152578)
- 家(131352)
- 国家(129970)
- 科学基金(110907)
- 社会(102776)
- 社会科(96819)
- 社会科学(96797)
- 省(87614)
- 教育(82027)
- 基金项目(81034)
- 划(74319)
- 编号(72288)
- 自然(69272)
- 自然科(67591)
- 自然科学(67579)
- 自然科学基金(66326)
- 资助(61556)
- 成果(60832)
- 课题(52430)
- 发(50914)
- 重点(49337)
- 部(48430)
- 创(45122)
- 项目编号(42906)
- 年(42642)
- 教育部(41828)
- 创新(41653)
共检索到497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建明 张理剑
随着国家城乡融合和农村三产联动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已不仅是涉农职业院校的任务,也成为所有职业院校的使命。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联系虽日益加强,但职业教育难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较低,其根源在于共生环境营造不足、共生模式演化不强、共生单元联动割裂。因此,需贯通国家战略与产业结构,营造共生环境;互通校地比较优势,优化共生模式;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联动共生单元,使双方充分共享协同共生的溢出效应,满足乡村振兴全面需要和自身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文勇
从共生的视角审析,农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共生性质的生态关系。然而,在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角色的迷失与错位;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供需对接脱节;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保障环境缺失等生态之殇。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应正确定位,回归农村职业教育"为农而教"的价值本体性;立足需求,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的供需对接;强化于境,营建"软、硬"兼具的共生发展保障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乡村振兴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等建议,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官燕 林克松
县域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理应型塑顶层共生、底层融合的互嵌关系。然而,在实践场域,贫困县域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遭遇认知脱嵌、能力脱嵌、结构脱嵌等多重脱嵌困局。新时期,要切实提升贫困县域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效,需从观念再嵌、资源再嵌、制度再嵌入手,实现贫困县域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性再嵌,达成共同演进的良性互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伯启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旅游职业教育一直承担着培养适应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也提升到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研究乡村旅游人才需求及从业人员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长效机制建设,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乡村旅游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元海 闫广芬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包括乡村学校职业教育、乡村职业培训和乡村社会职业教育等形式,通过对这三种形式的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需求,探寻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即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统筹发展乡村学校职业教育、乡村职业培训和乡村社会教育三种形式的乡村职业教育,全方位服务于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经济 乡村振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8年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产业振兴、人才振
关键词:
职业教育服务 教育融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永君 钟楚原 罗剑朝
通过构建“产权-经营-治理”的关联性分析框架,本文以闽北、川西、鄂南典型村庄实践为例,研究农地规模经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运行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地权整合性塑造乡村产业振兴的产权基础,经营嵌入性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社会基础,地权整合性、经营嵌入性与乡村产业振兴成效密切关联;第二,从历史变迁来看,合作化时期、大包干时期以及市场化时期的农地规模经营模式呈现不同的地权整合性和经营嵌入性,且市场化背景下的农地入股模式最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第三,提升不同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地权整合性和经营嵌入性,是实现经营主体有效性、规模经营有效性以及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上述结论表明,夯实农地规模经营的产权基础及社会基础,能够在实现“主体有效”的基础上让“经营有效”成为可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丽颖 王秉政 李潘坡
职业院校、村镇、乡镇企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践行主体,其利益共生、协作互动关系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影响。“校村企”融合发展模式是职业院校对服务产业兴农、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的路径探索。基于政策需求和现实困境,文章分析了“校村企”三方合作互动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搭建“校村企”融合发展长效机制、探索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增强职业院校对乡村产业的人力供给能力、创新乡村产业应用技术与智库服务、强化乡村振兴人才职业培训等五方面策略,以期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校村、校企合作共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敏
目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即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建设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认知观念陈旧、自身办学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问题。只有进一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体系、提升新时代农村职业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喻琨 李佩佩 詹茜华
文章基于系统耦合、教育经济学等理论,从产教融合的共生理念出发,围绕乡村振兴的需求,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耦合机理,将顶层设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最后提出了坚持四轮驱动助推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胜
乡村振兴战略是带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打开、经济发展提速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改革发展必须要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有效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实现专业与产业有机对接、人才供给需求深度匹配、发展动力与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优化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高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从容应对百年变局,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有利于精准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成飞 朱德全 王凯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亦是乡村振兴的结果。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生态振兴的必然追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应建构生态和谐"5G"共生模式:一是构建绿色育人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办学,秉持"以农为根""以生为本"的价值追求,遵循"和谐共生"的育人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搭建绿色育人体系,通过搭建绿色育人结构体系、内容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终身教育"模式;三是提供绿色技术,通过有效数据治理、培养治理人才、普及治理技术和治理标准,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营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涵养绿色文化生态,通过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提升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提高乡村文化生态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