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4)
2023(17246)
2022(14871)
2021(13834)
2020(11575)
2019(26831)
2018(26495)
2017(50421)
2016(27794)
2015(31322)
2014(31395)
2013(30153)
2012(27627)
2011(24994)
2010(24988)
2009(22394)
2008(21264)
2007(18562)
2006(16365)
2005(14337)
作者
(75362)
(62846)
(62575)
(59708)
(40052)
(29970)
(28515)
(24640)
(24158)
(22418)
(21381)
(21208)
(19871)
(19759)
(19599)
(19088)
(18687)
(18557)
(18022)
(17987)
(15745)
(15378)
(14984)
(14492)
(14114)
(14053)
(13828)
(13699)
(12643)
(12244)
学科
(121976)
经济(121859)
管理(75667)
(69230)
(56979)
企业(56979)
方法(54104)
数学(47926)
数学方法(47332)
中国(32835)
(27884)
(27340)
(25470)
地方(25354)
业经(24188)
教育(23497)
理论(20599)
农业(19133)
(18303)
贸易(18293)
(17658)
(17622)
技术(17238)
(17147)
(17081)
财务(17077)
财务管理(17039)
环境(16682)
企业财务(16158)
地方经济(15204)
机构
大学(386459)
学院(381838)
(156069)
经济(152811)
管理(148914)
理学(129853)
理学院(128413)
研究(127892)
管理学(126012)
管理学院(125297)
中国(89779)
(81948)
科学(76445)
(69640)
(62185)
中心(57667)
(57432)
师范(57015)
研究所(56694)
财经(56626)
(55405)
(53655)
业大(53369)
北京(52001)
(51680)
经济学(48254)
师范大学(46572)
(46455)
(44461)
经济学院(43367)
基金
项目(261460)
科学(208003)
研究(196766)
基金(189157)
(163027)
国家(161596)
科学基金(140082)
社会(124091)
社会科(117607)
社会科学(117578)
(101806)
基金项目(99468)
教育(96716)
自然(89550)
自然科(87505)
自然科学(87486)
(86980)
自然科学基金(85911)
编号(81775)
资助(78537)
成果(67205)
(59512)
重点(59093)
课题(57681)
(56108)
(54070)
教育部(52389)
国家社会(50662)
项目编号(50456)
人文(50258)
期刊
(166503)
经济(166503)
研究(119573)
中国(74492)
教育(66038)
学报(56009)
管理(54072)
(52923)
科学(51194)
(46896)
大学(44352)
学学(40206)
技术(39228)
农业(32633)
(28976)
金融(28976)
财经(28020)
经济研究(27901)
业经(25301)
(24010)
图书(21616)
问题(21091)
技术经济(19156)
统计(18552)
职业(17823)
理论(17782)
(16423)
科技(16345)
(16289)
论坛(16289)
共检索到561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本文提出了职业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2004-2007年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各地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0.23%,其中职业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05%,通过促进就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18%。研究结论同样表明,如果职业教育的发展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则会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军  李立国  
利用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996-2009年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年均拉动GDP增长0.46个百分点,对GDP年均增长的贡献率为4.11%;研究生教育或者说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忽略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将会导致高估物质资本而低估人力资本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弱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晔  黄承键  
本文利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1996-1999、2000-2006年2个时间段、东中西3个不同区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其贡献率高于固定资产的贡献率;2、在1996-1999年与2000-2006年2个时间段内,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3、分区域来看,教育产出弹性呈现出由东到西递减的过程。本文对上述实证结果给予了解释,并在增加教育总支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迎春  王大鹏  
在E F Denison和A Maddison算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比较区域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有1.267%,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兴华  
运用加入自然资源的CD生产函数和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西部各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西部自然资源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结论,西部省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而西部自然资源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或者超过8%。政策建议是需要建立东部对西部自然资源利用的补偿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杜帆  
本文采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基于1996-2016年的全社会就业人员数中研究生学历就业人口,测算出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研究生学历毕业生经过人力资本货币化后,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推动,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4%。研究生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很大的空间。既需要稳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需要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来提高研究生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  
在经典增长理论框架下,将1952-2011年以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为节点划分为三个时期,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估算了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率,并对增长方式进行了判定。结果发现:整个时期各区域发展中资本的贡献率均最高;随着经济环境及政策等的改变,不同阶段各区域发展中要素贡献率有所变化;整个时期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均属高度粗放型。各区域需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继续维持资本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并不断加大教育及科技投入,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邱亚利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开拓眼界的主要方式之一,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入境旅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是旅游问题研究者和政府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就入境旅游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这样的正相关关系比较显著且是长期性的影响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均衡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入境旅游与国民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星  马树才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从"九五"到"十二五"期间31个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讨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性,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不同时期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时期北京、上海和浙江的贡献率较高,西藏和黑龙江的贡献率较低;"十五"和"十二五"期间各地区的贡献率之间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以"高-高"和"低-低"集聚特征为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毅  谭界忠  
针对崔玉林"排除法"和杭永宝"权数分配法"这两种计算模型存在的不足,文章提出用"指数增量法"作为确定各类教育占总教育指数年均增长率百分比的权数改进计算模型。用改进模型计算2001~2008年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敏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并深陷增长困境,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却逐年提升。通过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的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得益于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国内的再生产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进而提振世界经济;外商投资流入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得出中国需要秉持正确的义利观,扎实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完善新时代对外开放布局;扩大国内市场的再生产,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俊强  李大胜  
通过对2000年到2005年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份广义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广义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贡献最大,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减现象。规模经济报酬递减与农业本身分工困难有关。因此,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应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经济报酬递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学礼  张茜  张超  
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行业增加值占比、投资增长率和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探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区域特征,分析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这三个指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最终依据实证结果,分析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房地产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的可能原因。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引发了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关系、"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兆良  田淑英  王展祥  
生态退化制约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投资生态资本能否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要理论命题。为此,在一个增广MRW模型框架下,分析生态资本、人力资本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理论逻辑;进一步,构建多维度生态资本指标体系,借助2004-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生态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资本能够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是生态资本产生经济增长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生态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通过生态资本的外部性特征得以实现。对应的政策含义是,加大对生态资本投资,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骥  
本文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对我国2006-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R&D活动对于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的冲击作用,东部地区更高的开放性水平与人力资源水平为承接国际贸易带来的国际R&D溢出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提高了劳动力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开放性程度和人力资源水平以及R&D投资存量不足使得R&D活动对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为负的冲击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