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5)
- 2023(7314)
- 2022(6060)
- 2021(5981)
- 2020(4622)
- 2019(10886)
- 2018(10364)
- 2017(17960)
- 2016(10871)
- 2015(11940)
- 2014(12120)
- 2013(10856)
- 2012(9983)
- 2011(9324)
- 2010(9686)
- 2009(8441)
- 2008(8415)
- 2007(7714)
- 2006(7118)
- 2005(6478)
- 学科
- 济(28826)
- 经济(28789)
- 业(25777)
- 管理(25675)
- 教育(20024)
- 企(18050)
- 企业(18050)
- 中国(16178)
- 农(14528)
- 农业(10306)
- 理论(9745)
- 财(9689)
- 方法(9403)
- 策(8345)
- 数学(8111)
- 教学(7993)
- 数学方法(7846)
- 业经(7823)
- 学(7506)
- 地方(7381)
- 发(6863)
- 制(6811)
- 技术(6598)
- 收入(6148)
- 贸(6124)
- 贸易(6121)
- 易(5990)
- 及其(5981)
- 发展(5705)
- 政策(5695)
- 机构
- 学院(137984)
- 大学(137528)
- 研究(50638)
- 济(48826)
- 管理(47371)
- 经济(47355)
- 理学(40128)
- 理学院(39592)
- 管理学(38743)
- 管理学院(38427)
- 中国(33095)
- 教育(31125)
- 京(30241)
- 范(29425)
- 师范(29297)
- 科学(28204)
- 财(25877)
- 所(24585)
- 师范大学(23752)
- 江(23629)
- 中心(22574)
- 研究所(21945)
- 技术(20634)
- 职业(20303)
- 北京(20292)
- 财经(18978)
- 院(18542)
- 农(18466)
- 州(18346)
- 经(17148)
- 基金
- 项目(85580)
- 研究(74007)
- 科学(69682)
- 基金(57478)
- 家(48310)
- 国家(47667)
- 社会(43476)
- 教育(42669)
- 社会科(40908)
- 社会科学(40899)
- 科学基金(40814)
- 省(35782)
- 编号(34109)
- 划(31791)
- 成果(30739)
- 基金项目(28666)
- 课题(27770)
- 自然(23692)
- 年(23591)
- 资助(23194)
- 自然科(23111)
- 自然科学(23107)
- 自然科学基金(22690)
- 规划(20799)
- 重点(20768)
- 部(20623)
- 发(20580)
- 项目编号(19905)
- 性(19800)
- 教育部(18448)
共检索到225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素素 孙黎
职业教育是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实施职业教育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加强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对接,能够帮助贫困人口树立积极的脱贫致富观,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常态化的窘状。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着社会性歧视、基础条件薄弱、办学与招生体制滞后、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难以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长效保障。鉴于此,应加强优化外部环境,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社会氛围;加大资源投入,提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能力;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与招生体制,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聚焦;重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夯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基础;创新扶贫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深度耦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胜勇
职业教育是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关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也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落实"诊改"难度不小。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是每个贫困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助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利器。只有厘清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加快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对接,才能使扶贫工作走出困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有效对接 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丽 彭怀雪
“后扶贫时代”,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为治理相对贫困、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效路径。以“全周期管理”视角揭示二者耦合机理后发现: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在行政力量推动和系统需求的双向驱动下,借助非遗产业得以实现的。参与主体退出、资源支持中断、利益协调失败等会影响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选择相对成熟的非遗产业项目、推动地方政府由“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角色转变、建立多元主体需求导向下的激励机制、强化利益协调机制等有助于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项目的良性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小春 曾会华
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关联度高、紧密性强,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对象具有内在兼容性,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内容具有深层适应性。而当前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还存在着一些羁绊,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遭遇广泛歧视而导致效能不足、职业教育缺乏基础条件而导致能力不足、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畅而导致制度滞后、职业教育管理多头并出而导致保障滞后。而要清除这些羁绊,促进职业教育高效对接精准扶贫,就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资源投入,优化制度建设和重塑管理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职教体系 关联 出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鹏 朱成晨 朱德全
职业教育是关注民生的"平民教育",也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排头兵"。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可以精确聚焦到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及贫困个人。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贫困个人可以获得经济性资本收益、符号性资本收益以及缄默性资本收益,进而实现职业教育直接性扶贫、发展性扶贫和补偿性扶贫。当前职业教育在增加贫困个人的经济性资本、符号性资本以及缄默性资本方面成效显著,但囿于职业教育在办学与招生体制、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局限,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在精准聚焦、拔根除贫和长效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客观困难。因此,要积极推动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柏林 杨乃彤
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理应成为精准扶贫的主力军之一,其机理主要涵盖从宏观到精准转变扶贫对象、从给予到自主赋予的扶贫路径和从个体到群体逻辑的扶贫过程。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正面临着办学体制机制与精准聚焦的供需矛盾、人才培养能力与彻底脱贫的供需矛盾、职业教育管理与资源整合的供需矛盾的困境,而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造血再生,就要聚焦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切实完善职业教育管理。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扶贫机理 扶贫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颖
职业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贫困群体的民生教育,它以教育成本低廉、接受教育门槛较低等特点成为贫困群体接受教育的首选,也因而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可以帮助贫困个体获得经济型资本收益、符号性资本收益及缄默性资本收益,表现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就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直接性、发展性和补偿性扶贫。当前我国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上进展良好,但也存在不用程度的问题,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作用机制出发,阐述了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概述了个体收益的几种类型和职业教育在个体收益增值上所产生的助益;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出发,探究了精准扶贫的三种路径;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所面临的问题困境出发,总结出了通过推动职业教育招生、办学机制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等方式,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定前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作用机理 实践反思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房风文 邵苗苗 王向太
针对贫困地区,我国出台了诸多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推出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内地中职班、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为贫困地区教育公平、民生改善、教育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仍受到较多内外因素制约,影响精准扶贫效能发挥。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要统筹谋划,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关键词:
贫困地区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发脱贫动力关键在于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
关键词:
职业教育和培训 价值追求 精准扶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广军 邵瑛 邓彬彬
文章分析了包括职业教育扶贫在内的湖南教育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了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视域,从政策支持、法治保障、责任落实、精准扶助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精准扶助对策主要包括精准扶弱扶基、精准培训培养、精准技术支撑、精准资助招生、精准放权增效、精准宣传发动、精准组合施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吴茜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议程设置中,存在着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股动力源流。一系列指标形式的变化和现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使问题源流凸显。政策共同体即政府官员、两会代表和学者专家提出政策备选方案的意见和主张,进一步形成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作为主导因素对精准扶贫议程状态又起了促进作用。当问题、政策建议和政治汇合时就会打开"政策之窗",进而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变迁和溢出效应的产生。我国在精准扶贫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政治结构对源流起着主导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小兰 朱媛
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增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提升人力资本、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重要路径。科学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明确其目标定位、群体定位、区域定位以及服务内容定位。要综合运用"奖、助、贷、补"相结合的奖助模式,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与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对口帮扶模式,以增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还要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扶贫联动机制,形成扶贫工作合力,增加职业教育扶贫经费投入,开展产教联合扶贫和"造血"式智力扶贫,实施定向的技能型教育扶贫,实现人才的精准培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定位 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爱国 李宁
推进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要瞄准扶贫对象,聚焦重点人群,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文章建议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精准招生";完善资助政策,实现"精准资助";推进教学改革,实现"精准培养";加强技能培训,实现"精准培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精准就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技能培养 条件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明强 许汉泽
党建与扶贫需要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相互促进是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层及基层的共识。基于湘西茶乡的个案研究发现,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之间相互嵌套所形成的治理机制蕴含着不同于既有理论的新模式。通过强化党员责任、党员干部输入以及"党支部+合作社"的基层实践策略,基层在扶贫领域形成了政党主导式扶贫,在党建领域建构了实践型党建,两者之间产生双向再生产的新型耦合秩序。相对于"国家—社会"关系范式,这种新型耦合秩序在宏观层面更契合"政党—国家"的制度环境,在微观层面更符合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的日常工作实际。从农村基层治理供给侧改革的角度讲,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之间的新型耦合秩序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治理结构,成为农村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
新耦合治理 精准扶贫 基层党建 双重推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怀瑞 田思钰 邓国胜
以分配正义为方法论策略,从风险分配正义和能力正义两个进路分别探讨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对贫困户贫困风险的消除和转移作用及对其可行能力的提升作用,并采用准实验法对比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种作用上的区别,最终将二者进行了理论意义上的统一,建构出"风险-能力耦合"策略框架。这一框架在避免贫困的恶性循环、实现"风险转移-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方面作用显著。在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风险-能力耦合"的扶贫将成为解决这一痛点和难点的有效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